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8)
2023(2895)
2022(2374)
2021(2187)
2020(1763)
2019(3729)
2018(3682)
2017(6661)
2016(3510)
2015(3888)
2014(3253)
2013(3232)
2012(3161)
2011(2886)
2010(2930)
2009(2780)
2008(2941)
2007(2770)
2006(2510)
2005(2349)
作者
(9617)
(7972)
(7761)
(7320)
(4993)
(3721)
(3427)
(2958)
(2890)
(2822)
(2687)
(2668)
(2612)
(2588)
(2414)
(2403)
(2390)
(2345)
(2337)
(2078)
(2066)
(1821)
(1809)
(1778)
(1777)
(1772)
(1765)
(1711)
(1631)
(1556)
学科
管理(16106)
(15709)
(14911)
企业(14911)
(14197)
经济(14184)
技术(10001)
技术管理(8412)
中国(4862)
方法(4567)
业经(4155)
(3955)
(3887)
(3668)
银行(3663)
(3552)
理论(3423)
数学(3341)
数学方法(3298)
(3243)
金融(3243)
(3195)
(2900)
地方(2745)
(2608)
教育(2540)
(2385)
(2278)
产业(2234)
(2190)
机构
大学(49189)
学院(48781)
(22616)
经济(22204)
管理(20016)
研究(16876)
理学(16645)
理学院(16479)
管理学(16301)
管理学院(16185)
中国(13789)
(11305)
(10358)
科学(8814)
(8260)
财经(8207)
(8051)
中心(7594)
(7354)
经济学(7071)
研究所(6991)
北京(6721)
(6517)
(6263)
师范(6229)
经济学院(6205)
(6035)
财经大学(6011)
商学(5839)
商学院(5773)
基金
项目(29384)
科学(24379)
研究(23316)
基金(21342)
(18188)
国家(18004)
科学基金(16211)
社会(16075)
社会科(15299)
社会科学(15294)
(12193)
基金项目(11084)
教育(10276)
(9760)
(9654)
创新(9338)
自然(9211)
自然科(9058)
自然科学(9056)
自然科学基金(8907)
编号(8643)
资助(7633)
(7561)
成果(7298)
国家社会(6964)
(6664)
重点(6550)
(6399)
课题(6396)
(6230)
期刊
(27741)
经济(27741)
研究(19191)
中国(12497)
管理(10240)
(9113)
教育(7122)
(6863)
金融(6863)
科学(6079)
技术(5343)
学报(5319)
(5101)
经济研究(4665)
财经(4477)
大学(4424)
业经(4385)
科技(4324)
(3920)
学学(3915)
技术经济(3807)
(3371)
论坛(3371)
问题(3221)
图书(2909)
农业(2868)
(2858)
会计(2522)
(2510)
商业(2402)
共检索到8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汉洪  
一、引言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西方各国政府的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一问题使曾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理论面临着极大的麻烦。首先,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滞胀这一现实。按...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关于“滞胀”魏加宁“滞胀”(stagflation)是停滞膨胀的简称,由停滞(stagnation)和膨胀(inflation)两个单词拼接而成,用以描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于本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进并存的新现象。一、美国当年是怎样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可兴  
此文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滞胀的形成机制和产生根源,指出经济滞胀是多种经济关系失衡的综合反映,也是资本主义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采取的新的爆发形式;滞胀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周期性,但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重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兴祥  郑巍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快速的全球化和新信息技术传播相应地,特别是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问世,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日益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技术短缺和创新不足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大理论背景下,有关技术获得与创新应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在西方学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参与论争的有市场捍卫者、干预论者和中间派学者。虽然各方迄今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但论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寻求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的成因,发现:从经济基本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有负向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影响以及劳动生产率下滑和实际工资刚性;从政策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是货币波动与价格管制。以此来分析中国,我们认为:从经济基本面看,中国近期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但中长期面临增速放缓与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因此,在政策面上要妥善应对,谨防政策不当引致的滞胀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经济学家桑贾亚·巴罗认为,印度经济已走出5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低谷时期,迈入适度高增长和适度通胀的“增胀”时期.多数印度经济学家似乎都同意了这一观点.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据巴罗分析,印度经济增长率1981—1990年平均为5.5%,高于1960—1980年的3.5%;1981—1990年年均通胀率为7%,稍低于1960—1980年的8%.按照印度的标准,80年代可以算是印度经济的适度高增长与适度通胀并存的时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彩霞  靳玉乐  
西方叙事探究作为方法论旨在通过故事的述说与再现揭示经验与人的意义关系,进而激发读者的共情与经验传递。时间性、社会性与地域空间性是叙事探究的三大共识性特征。六大实践性策略是西方叙事探究呈现的共同思路。认识西方叙事探究的研究旨趣与研究路径有助于加深我国学者对叙事探究及其运用的理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明哲  
上世纪90年代在战略管理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基于资源观点是集众家之大成而形成的,它强调企业应当从自身内部寻求竞争优势来源。伴随着发展,资源的概念几乎扩展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稀缺性、不完全流动性和不完全模仿性三个特性决定了资源能否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资源观点因其自身特点而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毕竟在竞争优势来源上带来了很大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说“隐性滞胀”□杜辉[关键词:滞胀隐性滞胀通货膨胀][杜辉,经济学博士,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大连,116018]滞胀,一般是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出现经济衰退,或在经济衰退中保持着高物价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杜辉  
论“生长型”特种滞胀胡健,杜辉滞胀,曾一度是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头号经济难题。为此.人们普遍认为,滞胀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滞胀,作为一种工业时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疾病,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形式有所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从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研究的总体上看,由于侧重于对封建后期社会及其与东亚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分析,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无疑是他们研究的重点。其中,在对宋以来新儒家学说正统与非正统的划分中,朱熹的教育理想与实践受到特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元  
我国经济可能面临独特的"中国式滞胀陷阱"。该陷阱的主要特点是实体经济中长期停滞不前,虚拟经济不断泡沫化并带动价格全面上涨。与欧美式滞胀相比,中国式滞胀尤其复杂,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收缩和资产泡沫化带来的通胀都具有内生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延缓经济下滑的冲击,防止我国房地产等资产泡沫的形成及在我国资产泡沫破裂中保护商业银行,是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祖葆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咸怡帆  杨虹  
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来看,劳动力商品理论是沟通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桥梁,工资理论则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延伸。由此可见,"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方学者围绕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和工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涉及的主要论题包括: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批评与反批评、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责难与评价、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实际工资问题的论析。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及工资理论的批评或反批评,反映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不同的认识倾向。梳理他们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