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0)
2023(5184)
2022(4017)
2021(3822)
2020(3094)
2019(6613)
2018(6618)
2017(11658)
2016(6343)
2015(7119)
2014(6418)
2013(5647)
2012(5084)
2011(4543)
2010(4646)
2009(4260)
2008(4049)
2007(3856)
2006(3299)
2005(2785)
作者
(14433)
(12182)
(11991)
(11302)
(7677)
(5638)
(5374)
(4522)
(4485)
(4327)
(4019)
(4003)
(3889)
(3796)
(3622)
(3593)
(3489)
(3470)
(3423)
(3417)
(2955)
(2855)
(2810)
(2796)
(2745)
(2700)
(2674)
(2665)
(2424)
(2286)
学科
管理(23128)
(23120)
(21727)
企业(21727)
(18156)
经济(18143)
技术(13603)
技术管理(11207)
中国(8254)
业经(6852)
教育(6662)
理论(5608)
方法(5269)
(4760)
产业(4658)
(4491)
教学(4440)
(4401)
(4198)
银行(4193)
(4079)
地方(4051)
(4042)
数学(3731)
数学方法(3689)
(3569)
金融(3569)
(3567)
信息(3533)
总论(3490)
机构
大学(79504)
学院(75866)
管理(31482)
(30138)
经济(29523)
理学(27221)
理学院(26924)
管理学(26507)
管理学院(26332)
研究(24277)
中国(17124)
(16136)
(13460)
科学(12851)
(12396)
(11997)
师范(11939)
中心(10903)
财经(10424)
北京(10284)
(10178)
教育(9925)
(9869)
(9497)
师范大学(9435)
(9427)
研究所(9119)
商学(9027)
商学院(8926)
经济学(8899)
基金
项目(51649)
科学(43030)
研究(42877)
基金(36083)
(29971)
国家(29645)
社会(28202)
科学基金(27163)
社会科(26712)
社会科学(26705)
(22580)
教育(21370)
基金项目(19235)
(18438)
(18308)
编号(17106)
创新(15906)
自然(15608)
自然科(15346)
自然科学(15344)
自然科学基金(15119)
成果(14587)
课题(13267)
资助(12281)
大学(12263)
(11627)
(11626)
重点(11605)
(11588)
规划(11443)
期刊
(34053)
经济(34053)
研究(28193)
中国(22655)
教育(22243)
管理(15368)
(10596)
科学(8923)
大学(8246)
学报(8185)
技术(8027)
科技(7461)
(6889)
金融(6889)
(6800)
业经(6037)
学学(6028)
经济研究(5737)
高等(5493)
财经(5219)
图书(5190)
(4979)
论坛(4979)
技术经济(4863)
职业(4793)
农业(4726)
(4659)
高等教育(4640)
(4013)
书馆(3890)
共检索到122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莹  王大磊  
西方大学转型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章程、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过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划分,西方大学发轫于中世纪,历经两次转型,主要形成了德国研究型大学和美国社会服务型大学两种章程类型。前者的创新体现在国家文化观下对"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制度构建,后者的创新体现在大学职能、层次、学位及课程的制度创建更贴近社会需求。以大学章程创新应对时代、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是当前大学所面临的重要命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世江  阚国坤  
高职院校《章程》建设中,强化理事会设置、发挥理事会作用,既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高职院校的需求,也是行业企业的诉求、教育现代化的追求。从已获江苏省教育厅审核通过的49所高职院校《章程》以及这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看,对理事会的设置与作用,认识有高低、层次有参差、实践有多少。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引领,形成尊崇《章程》的氛围;注重学习借鉴,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加大对理事会的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理事会工作的研究,推动高职院校综合治理能力提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照海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创新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视角;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组织文化视角。总体而言,技术视角将重心放在创新的采纳上,政治视角批判性地分析了创新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组织文化视角则探究了学校文化和行为模式对于创新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深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金洲  王义全  
大学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推进大学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学教师文化为什么需要传承与创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进  徐璟  董珏  郭晶  
针对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在简要阐述发展背景和全面分析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必须以创新为核心,敢为人先,善于突破,坚持泛学科化服务,大胆推行服务转型。然后,围绕融入教学、支持科研、再造空间、传承文化、辅助创新、绩效资源、生态管理七大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创新与转型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判,进而给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玄  
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建设应当在修改中不断完善,既是有效推进内部章程实施的主观需要,也是积极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客观要求。北京大学等1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次修改章程,在修改幅度、修改内容、修改依据和修改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在章程中得到强化;但存在内容重复、违法修改、表达失范、明显错误等问题,大学风格的展现仍显不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建设新常态,章程修改要坚持中国特色与大学风格并重,把握中国特色和大学风格要义并将其转化为章程规则,健全内部修改和外部核准程序,实质性地提升章程质量和权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虽有大学之形却缺大学之实。所谓的"形"是指京师大学堂从日本间接移植了现代大学相关制度、导入相关教学内容,而其"实",却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摆脱旧式官僚养成所的实质。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均体现了这一点。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订的《大学令》,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洪伟力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深远影响的,高潮迭起,而且遍及全球的金融创新浪潮,它波及到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等各个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全球性金融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正在迈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中国金融业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在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上存在一种“部分论”观点,即西方经济学中属于纯粹技术分析的部分和对市场机制进行实证描述的部分是可以接受的,而属于社会哲学和制度分析的部分则是不科学的。这种观点完全割裂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社会哲学、制度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国强  
西方金融创新及其评价戴国强一、西方的金融创新一国的金融体制总是随着金融环境(政治、经济状况、信用制度、金融政策等)的变化而逐渐演变的。这种变化不仅是结构性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六十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就是西方金融业为适应这种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超  
西方金融创新及对我们的启示杜超自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的金融创新可谓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无疑给金融界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创新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弊害之处。在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认真研究西方金融创新的前车之鉴,对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吉发  冯晋  李汉铃  
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考虑企业的行业(产业)要素,将影响企业内外部要素集成到一个系统模型中,可以全面分析企业竞争优势获得的转型路径及创新方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理论上有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通过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第二,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的好处,一是法人治理结构在混合所有制下硬容易健全、完善和发挥作用;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民间资本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资本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改革国有资本配置机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企业家的使命是创新和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