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0)
2023(2367)
2022(1853)
2021(1883)
2020(1536)
2019(3319)
2018(3268)
2017(5286)
2016(3411)
2015(4175)
2014(4097)
2013(3562)
2012(3197)
2011(3022)
2010(3133)
2009(2748)
2008(2758)
2007(2522)
2006(2261)
2005(2019)
作者
(9251)
(7709)
(7665)
(7452)
(4925)
(3802)
(3498)
(2998)
(2997)
(2772)
(2704)
(2663)
(2580)
(2479)
(2413)
(2394)
(2355)
(2299)
(2256)
(2222)
(2074)
(1910)
(1909)
(1883)
(1789)
(1771)
(1755)
(1748)
(1591)
(1576)
学科
(7956)
经济(7947)
教育(5321)
管理(5253)
中国(4618)
(4538)
(3941)
(3300)
企业(3300)
理论(3037)
(2954)
教学(2802)
(2732)
税收(2538)
方法(2520)
(2505)
思想(2386)
政治(2255)
思想政治(2154)
政治教育(2154)
治教(2154)
德育(2149)
数学(2040)
农业(2000)
数学方法(1999)
(1918)
研究(1837)
业经(1832)
(1819)
学校(1704)
机构
大学(48805)
学院(42068)
研究(17606)
(12523)
管理(12246)
经济(12067)
科学(11699)
中国(11368)
(10721)
理学(10411)
理学院(10175)
管理学(9729)
(9714)
管理学院(9658)
师范(9647)
教育(8968)
(8884)
研究所(8272)
师范大学(8039)
(7675)
中心(7653)
(7301)
北京(6975)
(6810)
业大(6732)
(6703)
农业(5993)
(5576)
研究院(5495)
财经(5276)
基金
项目(29128)
科学(23107)
研究(22275)
基金(20110)
(17809)
国家(17627)
科学基金(14444)
社会(13069)
教育(12361)
社会科(12161)
社会科学(12157)
(11474)
(10727)
基金项目(10594)
编号(9602)
成果(9481)
自然(9362)
自然科(9134)
自然科学(9133)
自然科学基金(8952)
大学(8021)
课题(7756)
资助(7614)
重点(7416)
(6693)
(6527)
(6143)
(6131)
(6029)
项目编号(5867)
期刊
研究(17779)
教育(16740)
(14173)
经济(14173)
中国(12813)
学报(9005)
大学(8047)
科学(7555)
(6902)
学学(5944)
农业(4778)
(4642)
高等(4105)
管理(3976)
图书(3588)
高等教育(3498)
职业(2783)
资源(2740)
书馆(2701)
图书馆(2701)
财经(2673)
(2668)
(2616)
技术(2445)
(2375)
金融(2375)
(2340)
科技(2308)
(2304)
成人(2184)
共检索到70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振海  贺国庆  
19世纪初,随着科研职能在西方大学的确立,以李比希学派为代表的一批学派在大学里开始产生。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大学学派开始从最初的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二战结束以来,在大学科研活动日益密集化、专业化的趋势下,大学学派在各学术领域的活动更趋活跃,成为推动所在大学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依托大学而产生的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大学学派在核心人物与学术团队、学术活动等方面呈现出高度内聚性。我国大学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引入"学派意识",培育学术核心人物的综合领导力,构筑以学术认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朝运  
制度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出现不同流派 ,它们对制度变迁的认识和理解存有差异。本文考察了旧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兴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变迁思想 ,对其进行归纳、比较和评议 ,并追踪其发展趋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云凤  闫志利  
1949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从补贴到近于回归免费等政策变迁历程,政府投资层级逐渐下移,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体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中职教育投资表现出政府投入总量不足、比例偏低以及不同区域间投入不平衡等现象,以及社会投入规模较小、个人投资热情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投资体制,需要提升政府投入级别,扩大政府投入总量,积极鼓励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中职教育,并适度减免中职教育学习者的投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其方法论主要有三大"基石"构成,即,主观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演进理性主义。它对于其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渲化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宇  曹淑江  
新制度学派是组织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流派,而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学派中最重要的机制,它为分析组织中的趋同现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文章简要阐述了合法性机制的内涵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并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勇  柳佳炜  刘静  
中国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深受荷兰乌特勒支学派著名学者兰格威尔德及后来北美的学者范梅南的影响。我们既要看到乌特勒支学派对于现象学教育学运动的重要推动与推广,也要看到这一学派在建构现象学教育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基于现象学的方法、立场与精神三个层面对荷兰乌特勒支学派进行适度的批判。首先,对乌特勒支现象学教育学的"方法"的批判。真正的现象学教育学必须要坚持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向体验",而不是乌特勒支现象学教育学派所主张的片面、单一的"直接描述"。其次,对乌特勒支现象学教育学的"立场"的批判。真正的现象学教育学必须回到"直观"的立场而不是以"机智"为中心的立场。最后,对乌特勒支现象学教育学的"精神"的批判。现象学教育学主要不是关注教育的微观而具体的"生活经验",而是要关心作为纯粹先验现象主体的教育的主观的"生活世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留学是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的。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大学史上出现过多次引人注目的留学潮,推动了各国社会的进步及文教的交流和发展。如今,学生的跨国流动已成为衡量大学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青  张玉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信任伴随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经历了从高度政治信任向"逆差序格局"政治信任、政府公职人员信任流失等的历史转变。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政治信任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逆差序格局"政政治信任可能隐藏政治风险,应该积极寻求政治信任和怀疑的合理边界,用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信任,实现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现代性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青  张玉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信任伴随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经历了从高度政治信任向"逆差序格局"政治信任、政府公职人员信任流失等的历史转变。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政治信任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逆差序格局"政政治信任可能隐藏政治风险,应该积极寻求政治信任和怀疑的合理边界,用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信任,实现我国农村政治信任现代性转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明熙  
一、对西方主流学派的公共品定义的质疑在关于什么是公共品的定义上, 西方主流学派的认识是,所谓公共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这样一类物品或服务。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对某一物品或服务,张三消费了但并不同时影响或减少李四对此的消费。比如国防,他们在消费上并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中河  
西方产权学派的理论流变及其评价贾中河产权学派或产权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虽然这一学派的历史可追溯到30年代约翰·康芒斯和罗纳德·科斯等人对经济活动中所有权的研究,但真正使这一这学派初具理论体系、为学术界认同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先荣  
汇率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金属本位制时期,根据休谟提出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汇率在黄金输送点之内围绕铸币平价自行调整并保持稳定;二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实行弱化了的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时期,黄金不再自由流通,先后出现了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和凯恩斯的利率平价取代铸币平价对汇率的决定基础进行解释;三是在七十年代进入纸币本位制之后,汇率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客观基础,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于是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对汇率决定进行分析,这就是现代西方汇率理论中的主流学派——资产市场分析法(the Asset Market Approach)。本文尝试对该理论的来龙去脉和主要内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判断一种经济理论或学派是否具有历史地位,主要标准是它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影响,而能够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或深远影响的经济理论,必然具有内在的思想价值。供给学派继承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思想。在减少税收、增加激励等政策建议的背后,这一学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更深刻和更现实启示是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健康的、可持续的供求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宝义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基础设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基于终端商业和商业本质视角,新商业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融合无形设施和有形设施于一体、以数字商业创新模式为核心、高效支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底层商业系统。新时空经济、新消费行为机制、平台经济效应为新商业基础设施建构奠定理论基础;缩减时空制约、融合服务需求、优化供应链路、迭代商业模式、融合物理空间、协同线上线下、依托数智赋能等是其建构的关键要点;我国部分商业龙头企业围绕新零售逐渐构建起的闭环商业生态体系是其建构的现实典范。新商业基础设施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实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政府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监管机制、优化商业设施布局和提升设施服务水平;企业要重点深化以消费者为中心、数智赋能为依托的建构逻辑,完善从点到面的多层次建构链路,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剑  王艳  Iris XIE  
当前世代大学生偏好的教育活动是个性化服务,电子媒介交互式学习,任务参与型学习甚至自主的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差异巨大。本文指出:随着Internet技术及应用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三个层次,低层次是信息检索技能,然后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IT能力,更高层次是独立思考、认识论认知能力,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能独立满足学生多层次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及当前世代大学生对教育培训的偏好。本文提出信息素养教育五分策略:培养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级,学科专业分类,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并建议从网络课堂、图书馆、学院、学校、教育部、第三方平台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