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0)
2023(11983)
2022(10572)
2021(10383)
2020(8603)
2019(20279)
2018(20667)
2017(39327)
2016(22407)
2015(25486)
2014(25881)
2013(25052)
2012(23297)
2011(21255)
2010(21663)
2009(19566)
2008(19163)
2007(16930)
2006(15153)
2005(13453)
作者
(63400)
(52000)
(51984)
(49570)
(33388)
(24871)
(23797)
(20407)
(19982)
(18868)
(17993)
(17450)
(16475)
(16417)
(16217)
(16008)
(15764)
(15458)
(14972)
(14916)
(13197)
(13029)
(12573)
(12046)
(11865)
(11770)
(11692)
(11602)
(10449)
(10403)
学科
(79049)
经济(78946)
管理(57324)
(52833)
(42644)
企业(42644)
方法(37252)
数学(32226)
数学方法(31827)
中国(27630)
教育(22764)
(22249)
(20475)
(20453)
业经(17026)
理论(16824)
地方(16073)
(15968)
(14990)
贸易(14983)
(14567)
农业(14481)
(13513)
(13392)
银行(13350)
技术(13314)
(12775)
环境(12511)
(12378)
金融(12376)
机构
大学(320089)
学院(313321)
管理(119151)
(115836)
经济(112915)
研究(107489)
理学(103066)
理学院(101799)
管理学(99951)
管理学院(99356)
中国(75099)
(70280)
科学(66768)
(56009)
(54664)
(50929)
师范(50586)
研究所(49873)
(47297)
中心(46747)
(45966)
北京(45605)
业大(45023)
财经(44747)
师范大学(41450)
(40548)
教育(39875)
(38613)
(37729)
农业(37203)
基金
项目(207607)
科学(162997)
研究(158532)
基金(146899)
(126946)
国家(125772)
科学基金(106248)
社会(95552)
社会科(90063)
社会科学(90040)
(81299)
教育(78476)
基金项目(78272)
(70793)
自然(68112)
编号(67989)
自然科(66426)
自然科学(66407)
自然科学基金(65190)
资助(60427)
成果(58705)
课题(48815)
(47507)
重点(47221)
(44867)
(42823)
项目编号(41801)
教育部(40911)
(39689)
创新(39658)
期刊
(127368)
经济(127368)
研究(102130)
中国(63019)
教育(62775)
学报(48105)
科学(44235)
(42866)
管理(42258)
(39265)
大学(36836)
学学(33137)
农业(30494)
技术(28861)
(25313)
金融(25313)
财经(21140)
业经(20647)
经济研究(19680)
图书(18561)
(17834)
问题(17245)
理论(16097)
(15024)
实践(14871)
(14871)
职业(14815)
科技(14305)
(14002)
论坛(14002)
共检索到463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莉  姜照雯  
地方化教育是西方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意味着社区及学校层面教育实践领域的新转向。地方化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启示建立在二者互通性和差异性基础之上。互通性是启示的可行性基础,差异性是启示的价值性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社区教育应首先应以人对社区的归属感为核心重构人与社区关系;其次社区教育应立足全球化背景,倡导开放、积极、包容与动态的社区发展意识;最后社区教育应加强学校、社区组织与个人的合作,倡导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耀宗  
世纪之交的最近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校管理新体制基本确立,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展,其中地方高等教育承担了规模扩展的主要部分,但也带来了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持续恶化,省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差异不断加大,这些表现与全球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出现的财政危机具有相同的趋势。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财政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彬  
一、教育地方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地方化是指教育权责的一种下移趋势或曰教育分权化趋势.它包括把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权责由中央交给地方,使地方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统筹权并相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要求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本地区发展进步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状况.实行教育地方化,不仅是解决教育经费匮缺状况的权宜之计,更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尤其是总结建国后教育发展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战略的抉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麒麟  
我国古代与当代的引文著录规范都不乏研究,但学界对我国近代引文著录规范的演变缺少关注。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从引文著录意识、引文著录项目、引文出处编排和引文标注4个研究视角分别考察了民国时期我国引文著录规范的西方化转型过程,认为其经验对当下仍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包括立足国际视野、扎根本土传统和坚持标准化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华友  王缉慈  
在全球化浪潮中,经济活动的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一直交织在一起,影响全球制造业的空间秩序。目前企业去地方化的研究以欧美国家为多。欧美的研究主要运用全球商品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多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生产或制造业的移动。文章基于欧美文献综述的视角,首先对去地方化概念进行辨析,分析地方化的空间尺度;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去地方化与区域发展:一是区域竞争力,二是产业升级,三是社会影响;然后,结合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发展的实际,提出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既要重视全球视角下的去地方化与产业升级问题,也要重视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去地方化所引起的社会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武洁水  叶飞霞  
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文化整合和居民心理认同的关键力量,也是提升社区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北欧、美国和日本几个国家和地区社区教育的特色,从社区教育理念、政策支持以及灵活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亚婉  
美国社区教育的雏形源于20世纪初叶,刚刚发展时仅有25所社区学院。初始的社区学院被确认为是中学后教育的一种形式。随着工业时代社会发展对培养具备多种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社区教育有了较大的跨越,开辟了职业教育的领域。然而社区学院真正形成规模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据有关统计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永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态,西方现代社区教育在同社区的关联度和结构功能上存在着重要差异。首先,它是为了社区的教育,以社区需求和终身学习为导向;第二,它是属于社区的教育,强调社区参与与公民精神;第三,它是通过社区的教育,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的启示在于:我国社区教育应着眼于我国社区发展的特殊需求,重视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避免产生新的教育分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梦军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地域特色办学,既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又有利于促进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针对职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对于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形式和手段进行研究,创造机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了强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应该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元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文  
农垦的"块状分布"与"多重管理"造成地方的"支离破碎"与"区域失衡",理顺"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辨析相互间利益关系,以农垦地方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将是"省部共建"型农垦未来发展的核心议题。农垦地方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健全责任主体、构建协调模式、改变价值观念及重视运行保障等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魏静  魏延辉  
高等教育职业化与地方化是高等教育系列改革的两个重要导向,两者与新城镇化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从高等教育角度出发,探析了高等教育职业化、地方化与城镇化三者间相互重叠,彼此交互的三螺旋协同关系,并从组织维度揭示了与其相对应的隐性三螺旋结构。建立了三者的三螺旋协同模型,从战略、组织、管理和文化层面提出了其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多项改革规划与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提供新的探究视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彪  吴晓萍  
社区建设最先出现于欧美。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传统社会中那种亲密和谐及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孤独和无助以及部分贫困人口的出现。最早的社区建设针对于此提出了复兴社区 ,以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社会中的问题。早期的社区建设以“扶贫济困”为其要 ,及至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区建设才以培育区内居民自治自立自强之精神为其重。基于此 ,我国的社区建设亦应区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之差异 ,于发达地区侧重居民自治自立自强精神之培育 ,于落后地区“扶贫济困”则应位列社区工作之首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银平  
本文试图对儒家心性学与西方情商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东西方文化的认同和差异,让东方原有的人格心理学、人性理论与实践同西方现代的情商教育相结合,以此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新课改及特殊教育,以期对其有所助益。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瑜  常永才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跨文化接触的理论方法及影响跨文化适应结果的诸多因素等展开论述,探讨借鉴西方的跨文化适应相关理论,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