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1)
2023(12410)
2022(10650)
2021(10060)
2020(8353)
2019(19441)
2018(19198)
2017(37644)
2016(20066)
2015(22677)
2014(22685)
2013(22408)
2012(20715)
2011(18548)
2010(18839)
2009(17718)
2008(16275)
2007(13930)
2006(12289)
2005(10917)
作者
(56798)
(46750)
(46482)
(44084)
(29889)
(22457)
(21245)
(18361)
(17891)
(16641)
(16092)
(15516)
(14836)
(14604)
(14595)
(14211)
(13791)
(13690)
(13313)
(13294)
(11617)
(11321)
(11215)
(10692)
(10505)
(10422)
(10355)
(10281)
(9434)
(9140)
学科
(79420)
经济(79321)
管理(56863)
(55917)
(48150)
企业(48150)
方法(37210)
数学(31179)
数学方法(30830)
(28260)
金融(28259)
中国(26111)
(25420)
银行(25384)
(24525)
(21757)
(19595)
业经(18845)
(17789)
地方(17323)
(16840)
理论(16260)
(15734)
贸易(15722)
(15317)
(14530)
财务(14468)
财务管理(14446)
企业财务(13790)
农业(13551)
机构
大学(285286)
学院(281887)
(113824)
管理(113776)
经济(111277)
理学(98777)
理学院(97733)
管理学(96183)
管理学院(95691)
研究(92483)
中国(74613)
(60332)
科学(55710)
(52868)
(45462)
中心(43365)
财经(42925)
研究所(41616)
(40668)
业大(39927)
(39018)
(38802)
北京(38414)
(36899)
师范(36584)
经济学(34892)
(33422)
(33089)
财经大学(32266)
农业(31827)
基金
项目(192679)
科学(151203)
研究(143770)
基金(139718)
(120266)
国家(119237)
科学基金(102816)
社会(89813)
社会科(85182)
社会科学(85160)
基金项目(74457)
(74428)
自然(66001)
教育(65302)
自然科(64441)
自然科学(64428)
自然科学基金(63249)
(62530)
编号(59356)
资助(57863)
成果(48643)
重点(42734)
(42676)
(41003)
(40417)
课题(40283)
创新(37562)
项目编号(37450)
教育部(37007)
科研(36658)
期刊
(120406)
经济(120406)
研究(85688)
中国(49417)
学报(42018)
管理(40303)
科学(38861)
(38644)
(38189)
金融(38189)
(36324)
大学(32173)
教育(31430)
学学(30142)
农业(25040)
技术(22730)
财经(20626)
经济研究(19145)
业经(18539)
(17504)
理论(15617)
问题(15616)
图书(14888)
实践(14454)
(14454)
科技(13095)
技术经济(12857)
现代(12849)
(12721)
国际(12529)
共检索到411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德  陈同和  
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并且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严重 ,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三代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总结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引起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可概括为 :基本经济状况是否恶化 ,尤其是汇率是否失衡 ;是否有外部冲击 ,特别是国内外利率差是否扩大 ;政府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及维持汇率时选择的政策工具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惠珍  
迄今为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和机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等问题一直是学者、媒体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严重估计不足,没有意识到传染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对国际金融危传染机制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传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危机传染的有效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倩  张志敏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有姣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实质、根本原因、后果和解决办法,对分析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此次危机虽然表现为消费信贷过度,但其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爆发虽然与金融监管缺失有关,但根源仍然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两种表现形式。危机的对策主要有:增加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缓解生产过剩问题;加强政府干预,减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盲目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对经济危机的系统阐述。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恶化,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值此金融海啸一周年之际,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对于认清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和原因,提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华  
西方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从两类假设展开的:一是正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均衡由于外生变量冲击,引致系统偏离均衡状态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二是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即金融危机是系统内生的。基于两类假设的金融危机研究成果丰硕,但就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来看,正统金融危机理论对危机形成机制的解释力以及应对危机措施的有效性均越来越低,而与自由主义思想不同的非正统的金融危机理论更具有解释金融危机的能力,也越来越被学界、政府、监管部门接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春生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严重影响。文章运用经济对外依存度、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数据,说明两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与程度,并对金融危机对两国经济影响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俄罗斯难分上下,而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高于俄罗斯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乃是问题之缘由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界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取得积极进展,主要包括把金融因素系统性地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框架、重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异质性、关注宏观审慎管理以及探索新全球化理论。同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研究也实现了新突破,政策外溢分析从单向维度向双向维度转变,政策外溢影响渠道的分析更加强调预期因素,关于政策协调方式和内容的研究不断扩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界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取得积极进展,主要包括把金融因素系统性地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框架、重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异质性、关注宏观审慎管理以及探索新全球化理论。同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研究也实现了新突破,政策外溢分析从单向维度向双向维度转变,政策外溢影响渠道的分析更加强调预期因素,关于政策协调方式和内容的研究不断扩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点,通过对西方相关经济学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反思,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西方国家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这场危机本身以及在应对危机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素  刘璐  
在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各项经济指标显现出危机已经见底的信号,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时刻,思考这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进一步分析其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马克思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剖析了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并提出后危机时期应着重于制度建设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刘迎秋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既有左翼、右翼之分,又有广义、狭义之别,还呈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三种存在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兴衰均源于危机。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狭义新自由主义对于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因此而证明了它的失败。反思当前这场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其发生原因与机理,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长期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小林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增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本文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主要金融危机与已形成的代表性的金融危机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了新一代金融危机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静  罗伟卿  
在对资本突停进行数量界定的基础上,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期间的资本突停作了分析和探讨,研究了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导致资本突停的宏观影响因素。以1980-2009年间2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二元回归和泊松回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金融贸易业的开放并不必然造成资本流的突然逆转,稳定的汇率体系有助于降低发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可能性,在同等条件下,过大的外债存量和资本流的激增都会加大资本突停发生的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