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8)
- 2023(3588)
- 2022(3116)
- 2021(2922)
- 2020(2637)
- 2019(6138)
- 2018(6250)
- 2017(13587)
- 2016(7178)
- 2015(8546)
- 2014(8546)
- 2013(8793)
- 2012(8741)
- 2011(7992)
- 2010(8453)
- 2009(8166)
- 2008(8198)
- 2007(7363)
- 2006(6969)
- 2005(6581)
- 学科
- 济(33396)
- 经济(33354)
- 管理(20936)
- 业(19597)
- 企(14841)
- 企业(14841)
- 方法(14799)
- 数学(13007)
- 数学方法(12899)
- 中国(11783)
- 财(9364)
- 贸(9209)
- 贸易(9204)
- 易(9087)
- 制(9084)
- 银(8505)
- 银行(8501)
- 农(8450)
- 融(8287)
- 金融(8287)
- 行(8263)
- 体(5614)
- 税(5610)
- 业经(5551)
- 策(5460)
- 学(5396)
- 税收(5295)
- 出(5261)
- 收(5261)
- 农业(4996)
- 机构
- 大学(117102)
- 学院(114493)
- 济(54729)
- 经济(53691)
- 管理(42621)
- 研究(39969)
- 理学(35857)
- 理学院(35497)
- 管理学(35101)
- 管理学院(34884)
- 中国(32951)
- 财(29010)
- 京(25244)
- 财经(22508)
- 经(20373)
- 所(20167)
- 科学(20141)
- 经济学(17716)
- 研究所(17707)
- 中心(17208)
- 北京(16967)
- 财经大学(16797)
- 经济学院(16117)
- 江(15965)
- 范(14586)
- 师范(14510)
- 院(13884)
- 农(13803)
- 州(13153)
- 业大(12649)
- 基金
- 项目(63394)
- 科学(50015)
- 研究(49481)
- 基金(46747)
- 家(39485)
- 国家(39159)
- 科学基金(32735)
- 社会(32411)
- 社会科(30743)
- 社会科学(30736)
- 基金项目(23948)
- 教育(23326)
- 省(22208)
- 资助(20554)
- 编号(20276)
- 划(19722)
- 自然(19110)
- 自然科(18622)
- 自然科学(18617)
- 成果(18393)
- 自然科学基金(18285)
- 部(15952)
- 课题(14274)
- 重点(14229)
- 教育部(14147)
- 发(13777)
- 性(13673)
- 人文(13473)
- 国家社会(13403)
- 社科(12922)
共检索到183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一国际收支作为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连结一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纽带,因而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所重视。为了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大多数国家都编制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它主要由经常项目帐户、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湘君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难以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而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危害严重,而且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文章首先从我国双顺差的现状、成因及危害完整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况,然后提出我国必须采取自主积极的调控方式应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的影响,并利用蒙德尔—弗莱明的IS-LM-BP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采用的四万亿振兴投资计划的适用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国际收支常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价值的升降、国民收入的增减、以及季节性和偶然性等投机活动的增减变化而出现失衡,有时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顺差,有时收入小于支出表现为逆差。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林芝 周剑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国内外相对价格变化是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调节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这个理论的不足之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明确论证了这一理论的谬误,并指出了真正的调节机制在于资本市场而非商品市场。这对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利息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珠 白东辉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失衡 调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商七一 商晓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际收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情况是良好的,收支总量基本保持了平衡,收支结构变化迅速但发展趋势良好,外汇储备除个别时期外,基本保持了足量储备,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对减少外汇市场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结构的完善,国际收支结构也日趋完善,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志刚
一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方面的问题。内部均衡指理想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但由于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一般以充分就业或通货稳定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标志;外部均衡即指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为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目标,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等可供利用。根据政策产生功能之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靖光 张嗣申 陈黄荣
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 ,也是控制对外开放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分析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手段作一探讨。
关键词:
转轨时期 国际收支调节 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方文
国际比较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有区别。从世界范围看,典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模式有以下几种: 1.成熟的债权国模式。这一模式的国际收支结构是:经常帐户逆差(其中贸易收支大量逆差),服务收支大量顺差,资本收益(指利润、利息收入)的收支大体平衡;金融帐户存在大量顺差。这种模式目前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见表1)。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青云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作为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文章就当前我国区域性的国际收支非均衡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
国际收支 非均衡 问题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吕进中 朱磊
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全球经济发展、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根源,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作为近期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着力点。
关键词:
国际收支不平衡 根源 调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泰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他相关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见图1),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尚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崇正 李涵硕
经常项目大规模顺差构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长期资本流入是造成我国金融账户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货物贸易"、"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和"投资收益"项目对经常账户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整个国际收支账户。扭转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应以从改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引资政策、完善金融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着手。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贸易政策 资本流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