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9)
- 2023(12890)
- 2022(11136)
- 2021(10758)
- 2020(9097)
- 2019(21421)
- 2018(21616)
- 2017(40713)
- 2016(23226)
- 2015(26702)
- 2014(27265)
- 2013(26102)
- 2012(24331)
- 2011(22202)
- 2010(23075)
- 2009(21168)
- 2008(21282)
- 2007(19592)
- 2006(17298)
- 2005(15667)
- 学科
- 济(87840)
- 经济(87743)
- 管理(62380)
- 业(59143)
- 企(48260)
- 企业(48260)
- 方法(42395)
- 数学(37596)
- 数学方法(36893)
- 中国(28343)
- 农(25864)
- 财(23985)
- 教育(22468)
- 学(20027)
- 理论(18987)
- 业经(17461)
- 贸(17313)
- 贸易(17305)
- 地方(17002)
- 制(16959)
- 易(16802)
- 农业(16381)
- 策(14587)
- 银(13746)
- 银行(13716)
- 和(13576)
- 务(13503)
- 财务(13446)
- 财务管理(13396)
- 技术(13323)
- 机构
- 大学(327662)
- 学院(325550)
- 济(125643)
- 经济(122522)
- 管理(121207)
- 研究(110394)
- 理学(103489)
- 理学院(102232)
- 管理学(99970)
- 管理学院(99339)
- 中国(79587)
- 京(70673)
- 科学(66612)
- 财(61083)
- 所(56502)
- 江(52570)
- 范(51449)
- 农(51381)
- 师范(51073)
- 研究所(50820)
- 中心(50521)
- 财经(47137)
- 北京(45721)
- 业大(45658)
- 经(42523)
- 州(41921)
- 师范大学(41019)
- 农业(40168)
- 教育(40071)
- 院(39422)
- 基金
- 项目(204645)
- 科学(160828)
- 研究(156362)
- 基金(143526)
- 家(123937)
- 国家(122481)
- 科学基金(103971)
- 社会(94267)
- 社会科(88940)
- 社会科学(88915)
- 省(81812)
- 教育(79688)
- 基金项目(73942)
- 划(70084)
- 编号(68318)
- 自然(66264)
- 自然科(64724)
- 自然科学(64706)
- 自然科学基金(63532)
- 资助(61231)
- 成果(58985)
- 课题(49646)
- 重点(46880)
- 部(46529)
- 发(44257)
- 创(42052)
- 项目编号(41031)
- 年(40665)
- 教育部(40344)
- 性(40173)
- 期刊
- 济(141839)
- 经济(141839)
- 研究(104351)
- 中国(72914)
- 教育(66561)
- 财(48552)
- 学报(46929)
- 农(46192)
- 管理(43700)
- 科学(43293)
- 大学(36477)
- 技术(33938)
- 学学(32671)
- 农业(30980)
- 融(28798)
- 金融(28798)
- 业经(23577)
- 财经(23049)
- 经济研究(22431)
- 经(19798)
- 图书(19151)
- 职业(18276)
- 问题(18133)
- 统计(17344)
- 业(17089)
- 坛(16119)
- 论坛(16119)
- 技术经济(16006)
- 策(15701)
- 贸(15435)
共检索到502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志妍
西方国家在其教育世俗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对宗教与公共教育关系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从而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四种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激进的排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温和的分离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积极的包容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协调的伙伴模式。对于西方国家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应对这一问题的有益经验,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学习和吸收。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宗教 公共教育 关系 政策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伟
宗教与哲学都是人借以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宗教哲学依赖哲学的成果实现宗教信仰的合理化。古代希腊时期不存在宗教哲学,但是却提供了宗教哲学发展的模式。随着基督教的产生与确立,西方宗教哲学才应运而生。中世纪,理性是信仰的奴婢,哲学是宗教的工具。近代哲学虽然把理性从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却又使宗教认同于哲学。随着现代哲学对传统宗教信仰的批判和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宗教哲学也发生了理论模式的转换,即从对理性与非理性认识的依赖转换为对人的生活实践的依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翔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成了全社会的一个研究重点,想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就需要开展老年教育工作。西方国家开展老年教育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机制,可借鉴西方发展经验,通过完善老年教育的机制体制、加大老年教育的投入、重视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教材建设,逐步推进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老年教育政策 老年事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翔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成了全社会的一个研究重点,想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就需要开展老年教育工作。西方国家开展老年教育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机制,可借鉴西方发展经验,通过完善老年教育的机制体制、加大老年教育的投入、重视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教材建设,逐步推进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老年教育政策 老年事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杰
加强质量监控,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高等教育政策所呈现的强势话语。从理论根基看,是主导公共部门行政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和体现。从政策的价值取向看,主要表现为竞争,效率、效益和效能,绩效责任以及政府资助方式的改变的市场取向。其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正、负两个层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监控 政策分析 新公共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为了探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作用,文章首先在货币主义理论框架下建立了结构性理论模型,借此考察了货币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动态变化的机制。随后,基于199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统计数据,采用量化手段测量了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立场,分离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动态变化的共同成分,通过机制转换协整以及门限协整等非线性协整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共同成分与全球流动性过剩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以及非对称调整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潘凌飞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发展困境,如何在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协调社会与家庭资源,使养老服务走向效率化、可持续化,是西方国家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西方居家养老和自助养老模式具有节约公共支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上的双重优势,对我国现有养老保障服务改革整体布局、服务设计、服务落实和制度保障等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龄化 居家养老 自助养老 发达国家经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滕志妍
宗教问题一直是引发加拿大文化冲突和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着民族政策、文化政策的演变,加拿大积极探索了应对教育中宗教问题的策略。本文以加拿大西部数省为重点,概述加拿大教育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背景,梳理现行政治和法律对加拿大学校教育中宗教多样性的规定,展现加拿大教育目前在宗教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并介绍学者们对学校体制与宗教关系的可行性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维
为了更好地处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分税制,并辅之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主要模式如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立法、同源分享、自上而下的资金补助模式;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税收、税种共享,横向补助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纵向补助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财权集中、事权分散、税种让与、专项补助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琮
西方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相同,但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经济模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式是固定的、僵化的,水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相反,各国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局部的、渐进的,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变化则是相当显著的。自从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西方国家都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某种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某种调整,通过这种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恩众 张永强
国有企业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手段 ,国有经济的存在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客观现象。虽然各发达国家的国有企业在企业性质、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带有不同的特点 ,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规律。国有企业可以与私人企业长期共存 ,比重大小因势而变 ;国有企业既要关注社会效益 ,也要重视经济利润 ;国有企业只有在控制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才有利于发挥其作用 ;对国有企业不分性质、大小 ,采取同一种模式进行高度中央集权式的管理 ,既影响企业效率 ,也增加管理成本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负面效应不容低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管理模式 企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