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0)
2023(10681)
2022(9549)
2021(9048)
2020(7446)
2019(17530)
2018(17408)
2017(33382)
2016(18050)
2015(20348)
2014(20294)
2013(20110)
2012(18545)
2011(16543)
2010(16500)
2009(14940)
2008(14435)
2007(12321)
2006(10905)
2005(9456)
作者
(51978)
(43019)
(42384)
(40542)
(27548)
(20556)
(19367)
(16855)
(16421)
(15174)
(14966)
(14366)
(13524)
(13397)
(13208)
(13030)
(12812)
(12781)
(12173)
(12168)
(10560)
(10432)
(10194)
(9768)
(9549)
(9462)
(9459)
(9429)
(8547)
(8389)
学科
(72859)
经济(72760)
管理(51617)
(48718)
(40704)
企业(40704)
方法(33213)
数学(28553)
数学方法(28236)
中国(21644)
(18459)
(16491)
(16241)
地方(16088)
业经(15398)
理论(12638)
农业(12338)
(12019)
贸易(12013)
(11968)
(11736)
(11590)
环境(11576)
技术(10894)
教育(10314)
(10202)
财务(10139)
(10118)
财务管理(10118)
(9849)
机构
大学(257037)
学院(252986)
管理(104775)
(98680)
经济(96306)
理学(91183)
理学院(90122)
管理学(88562)
管理学院(88099)
研究(85361)
中国(61469)
(55824)
科学(53733)
(43852)
(42200)
研究所(38573)
中心(37964)
(37724)
业大(37622)
北京(35567)
财经(35539)
(35419)
(35109)
师范(34843)
(32355)
(31363)
农业(29417)
(29169)
师范大学(28599)
经济学(28532)
基金
项目(178233)
科学(140490)
研究(130626)
基金(129719)
(113153)
国家(111904)
科学基金(96506)
社会(81755)
社会科(77341)
社会科学(77317)
基金项目(70031)
(68409)
自然(63607)
自然科(62106)
自然科学(62094)
自然科学基金(60958)
教育(59204)
(58217)
编号(53481)
资助(52831)
成果(43062)
重点(39009)
(38910)
(37306)
(36768)
课题(36234)
创新(34161)
科研(33776)
教育部(33457)
大学(33240)
期刊
(107401)
经济(107401)
研究(77467)
中国(44916)
学报(39183)
管理(37799)
科学(37196)
(33928)
(31207)
大学(29535)
教育(28942)
学学(27459)
农业(23842)
技术(21249)
(18833)
金融(18833)
业经(16990)
财经(16446)
经济研究(16291)
图书(15742)
问题(15492)
(13895)
理论(13282)
科技(12937)
实践(12386)
(12386)
技术经济(12091)
现代(12072)
(12018)
资源(11386)
共检索到365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闫小培  陈忠暖  
城市通勤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从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关系角度对西方国家的城市通勤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涉及到城市通勤的理论与模型、通勤行为的影响因素、过剩通勤和空间失衡等,在简单回顾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展望,认为应该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从居住—就业的空间关系研究城市通勤量大规模增加的原因,并重视研究居住—就业的空间失衡所造成的社会空间后果,为社会福利政策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维新  杨志林  
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企业营销管理的历史回顾 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是较晚的,银行等金融企业长期来处于“朝南坐”的地位。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教授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面无笑容地把借款人安排在大写字台前比自己低得多的凳子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孤立无援的客户身上,该人努力地正诉说着他借款的理由,而冰冷的银行大楼则宛如希腊神殿”。直到50年代,美国一些金融企业开始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个别竞争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定惠  朱超洪  杨永春  
城市通勤是城市交通、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我国地理学者对于城市通勤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对居住郊区化的关注。作为理解城市空间重构和制度转型的重要视角,地理学领域的城市通勤研究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从研究内容、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通勤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认为应该拓展城市通勤研究区域范围、加强研究内容的深度,提升理论化成果、注重多学科方法的交叉应用,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人本主义方法的运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红梅  张远航  张春玲  
针对城市上班族“通勤难”的问题,考虑到交通拥堵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动态视角研究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通勤车动态路径优化问题,同时将停靠点选址问题作为其影响因素优先进行分析。建立以行驶路径最短为目标的初始路径优化模型,并重新制定路线更新规则,将路口交叉点作为新的关键点引入更新策略。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动态优化后无拥堵状态下的通勤效率可以提高35.7%,存在拥堵的状态下通勤效率可以提高40%,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昶  宋慧玲  左绿水  黄健柏  
金属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资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本文从内涵机理、驱动因素、评估方法、战略与政策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国家金属资源安全涵盖供给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主要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战略性金属的关键性评估方法包括关键性矩阵、关键性指数和未来供需定量分析等;金属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趋势外推法、自下而上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国家金属资源市场势力和定价权评估方法主要有勒纳指数、HHI指数以及均衡博弈模型等。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金属资源安全保障战略和政策工具。未来应加强在国家金属资源非常规安全机理、新技术革命对金属资源供需的冲击、国际贸易规则以及重大战略实施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昶  宋慧玲  左绿水  黄健柏  
金属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资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本文从内涵机理、驱动因素、评估方法、战略与政策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国家金属资源安全涵盖供给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主要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战略性金属的关键性评估方法包括关键性矩阵、关键性指数和未来供需定量分析等;金属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有趋势外推法、自下而上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国家金属资源市场势力和定价权评估方法主要有勒纳指数、HHI指数以及均衡博弈模型等。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光宇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分析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推动下,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城市研究的动向,重点阐述了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媛  
在当代西方国家城市治理之中,城市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程度日益加强,城市社区与城市议会的治理功能日益突出,城市与区域之间联合治理的趋势不断凸显。通过放松管制,运用顾客导向的和企业化治理工具,城市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并在治理结构上产生了市场式、参与式、弹性化和解制型四种类型政府。管理模式、社团模式、支持增长模式和福利模式是四种西方国家较为典型的城市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燕  张钢  
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从字面上理解,有两方面的内容:国家系统(National System);创新(Innova-tion)。实际上,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也是李斯特的“国民体制”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综合。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不仅用到了“国家体制”(原文即为National System)一词,而且清楚地预测了许多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现代理论。而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司浩婷  李晓冬  
国家审计赋能乡村振兴问题引发学界的高度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有必要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新时代五年”(2018~2022年)乡村振兴审计的有关研究成果。为此,首先结合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介绍了核心期刊文献发表的总体概况,发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审计的理论研究并不丰富,但热度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然后对已有文献从乡村振兴审计的基础理论、乡村振兴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及基于不同侧面和视角的乡村振兴专项审计四个方面进行了划分、梳理与回顾,最后在评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审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对国内学者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审计的研究进展有所裨益,同时为审计机关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参考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犁帆  张纯  李赫  王烨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们的就业—居住空间跨度不断扩大。通勤方式的多样化和通勤效率的提高会对就业者的职住状况产生影响。以通勤时间作为通勤成本能从就业者的角度辨析个体的职住失衡状况。本文基于贝叶斯-tobit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市7个街道和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慢行交通、机动车、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4种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的相互关系。同时,引入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对不同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之间原有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慢行交通的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存在负相关性;②机动车、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存在正相关性;③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会弱化慢行交通、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通勤方式与职住失衡程度的原有关系,即在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条件下,慢行交通通勤者的职住失衡度更低,而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通勤者的职住失衡度更高;④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的差异对机动车通勤与职住失衡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能够缓解慢行交通通勤者的职住失衡程度;但对于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通勤者来说,低就业可达性和用地混合度会加剧其职住失衡的程度。此外,机动车通勤者不易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出行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衔春  单卓然  许顺才  洪世键  
为给现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权下放、国家治理能力创新提供国际经验与比较样本,系统回顾西方学术界在城市治理内涵及模式研究中的理论成果与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理论成果,深入分析西方治理研究的最新动态,指出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强化方向。研究发现:西方语境中治理形成的本质在于公私伙伴关系的认知,公私伙伴关系叠合于不同地域尺度形成城市治理和区域治理等概念;城市治理将治理概念具体化,其理论模式较为成熟,现已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框架。西方治理研究的最新方向是协作型治理及治理价值,协作型治理研究已从理论模型构建逐步转向案例实践分析。治理价值研究尚处于价值体系构建阶段,注重合法性与民主责任性分析;我国城市治理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向平  
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是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即顾客价值是所有竞争力理论的整合平台。因此有必要对顾客价值做一番认真的考察。对顾客价值的概念、内涵、特征、层次及其测量进行分析和评述,为企业创造具有竞争力的顾客价值提供思路和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惠来  郭蕊  
将我国城市群研究划分为起步期、渐进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对国内学者使用的诸多城市群区域的相似概念进行辨析;从城市群空间界定、城市群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空间演化、城市群经济联系、城市群规划及其一体化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和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策略6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群研究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群研究在理论的系统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文要素的关注以及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城市群的研究将在交通、生态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继龙  陈有川  牟武昌  
着重对近期城市农业的研究文献从概念探讨、基本功能、生产内容、空间布局,发展空间及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简评,并对未来的城市农业研究做出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