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7)
2023(13313)
2022(11687)
2021(10955)
2020(9208)
2019(21188)
2018(20973)
2017(40785)
2016(22298)
2015(25162)
2014(24997)
2013(24450)
2012(22380)
2011(19996)
2010(19999)
2009(18571)
2008(18413)
2007(16146)
2006(14288)
2005(12891)
作者
(62930)
(52195)
(51783)
(49218)
(33491)
(24996)
(23543)
(20348)
(19803)
(18625)
(17905)
(17497)
(16532)
(16518)
(16195)
(15934)
(15543)
(15482)
(14892)
(14878)
(12888)
(12802)
(12489)
(11897)
(11637)
(11551)
(11526)
(11523)
(10390)
(10178)
学科
(84345)
经济(84197)
管理(72783)
(68422)
(59958)
企业(59958)
方法(38700)
数学(32821)
数学方法(32461)
(28450)
(22416)
中国(21596)
(20951)
业经(20221)
(19240)
财务(19173)
财务管理(19137)
企业财务(18283)
(18253)
地方(15381)
(14921)
理论(14672)
(14577)
贸易(14569)
农业(14368)
(14339)
(14178)
技术(13908)
环境(13899)
(13746)
机构
大学(318137)
学院(313416)
管理(127689)
(123683)
经济(120947)
理学(110699)
理学院(109516)
管理学(107847)
管理学院(107277)
研究(102456)
中国(76011)
(67665)
科学(61570)
(61457)
(50526)
财经(48704)
中心(45996)
(45878)
研究所(45660)
(45018)
业大(44847)
(44218)
北京(42861)
(40723)
师范(40364)
(37245)
经济学(36841)
财经大学(36478)
(36372)
农业(35645)
基金
项目(214064)
科学(168809)
研究(159173)
基金(156319)
(135535)
国家(134139)
科学基金(115638)
社会(100588)
社会科(95175)
社会科学(95149)
基金项目(83269)
(82105)
自然(74588)
教育(72832)
自然科(72782)
自然科学(72767)
自然科学基金(71471)
(69282)
编号(64986)
资助(63857)
成果(53950)
(48121)
重点(47259)
(44667)
课题(44140)
(44105)
(42853)
教育部(41791)
创新(41650)
国家社会(41047)
期刊
(136666)
经济(136666)
研究(94773)
中国(58617)
(49109)
学报(48355)
管理(47815)
科学(44550)
(42226)
大学(37433)
教育(35185)
学学(35082)
农业(29187)
(26886)
金融(26886)
技术(25484)
财经(24079)
业经(21308)
经济研究(20743)
(20331)
问题(17546)
图书(16119)
理论(16046)
科技(15218)
(14832)
(14734)
实践(14689)
(14689)
现代(14370)
财会(14156)
共检索到459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德明  
企业治理机制的好坏是企业能否有效运营的重要关键。如果仅从形式上建立起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到经理层的股份制治理结构,实际上旧的治理机制仍在起作用,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很可能出现对经营者监管不力,优秀经营人材上不去,不称职者安居其位,企业效率低下的局面也就很难改变。外国很多企业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建立起多种类型的、卓有成效的企业治理机制,保证了企业的高效运营。借鉴外国经验,设计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有效监督经营者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我国国企改革的成败。本刊特辟“企业治理机制国际比较”专栏,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加,为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摆脱困境,献计献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谭融  
对英美法德官僚制的比较研究,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论题。美国比较公共行政学家费勒尔·海迪将法德国家官僚制归为"古典"官僚制,将英美国家官僚制归为"公民文化"背景下的官僚制。伴随20世纪后期的行政改革,西方各国官僚制的内涵、角色、关系结构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在世界日益官僚化的趋势中,政府高级文官的地位日益显著。如今,国家仍然是秩序、安全、社会和谐与信任的保护者,仍需要精干、高效、低消耗的官僚机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峰  
美国公司法首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并在公司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绩效。依据我国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其法律人格丧失,其法律责任免除,公司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后果转由他人或社会承担,这显然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精神。为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有效追诉犯罪,有必要在今后我国公司法中引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毓圭  
财务目标理论是财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界正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需要的财务理论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财务理论,包括财务目标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就西方国家公司财务目标理论的演变作一概略介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永福  王清远  
西方国家文化管理体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分权管理,即政策、决策、执行三个环节相分离;注重间接管理,即权力下放并在资金分配上遵循"一臂间距"原则;注重绩效管理,即在绩效评价上强调结果。西方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治理也形成了相应的特点,如在服务供给上,追求全面覆盖和普遍均等;在管理主体设置上,普遍采取理事会制;在经费投入上,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在治理评价上,普遍强调结果为重。西方国家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特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媛  
在当代西方国家城市治理之中,城市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程度日益加强,城市社区与城市议会的治理功能日益突出,城市与区域之间联合治理的趋势不断凸显。通过放松管制,运用顾客导向的和企业化治理工具,城市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并在治理结构上产生了市场式、参与式、弹性化和解制型四种类型政府。管理模式、社团模式、支持增长模式和福利模式是四种西方国家较为典型的城市治理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启云  
1、消费调控目标.在主要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中,含有消费调控目标,即实观消费供需平衡.因为在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消费占的比重较大,如果消费供需不能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也就不能平衡,经济就不能协调发展.美、德、法、日四国的消费调控目标虽然都是实现消费供需平衡,但战后真正把消费供需平衡作为消费调控目标的只有德国和法国.德国和法国一直担心通货膨胀,所以都把反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夏义堃  
以西方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定价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信息资源定价问题的形成和复杂性,梳理人们支持或反对公共信息资源定价的理由,对影响信息定价的因素和如何进行定价进行总结。同时,从资金支持、市场激励、效益发挥和用户获取等视角深入探讨成本回收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的利弊,进而从不同定价模式的实践效果比较中,指出边际成本定价或免费正在成为当前公共信息资源定价的首要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建军,邱玉成  
公司治理制度是当前企业改制的重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冲突日益尖锐 ,应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在职工参与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来给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祥松  
美国、德国、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股权结构、治理制度、治理手段以及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的特点不同。这些不同特点反映在公司持股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力度、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宇南  
上世纪80年代,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摆脱财政负担过重、经济资源制约以及传统官僚体制的低效,在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下,西方各国相继兴起了一场强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这场改革使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向"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它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张广涛  李志宏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转变过程中成为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大突出现象:即国内失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国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典型的"二元就业体制"。因此,通过研究借鉴西方国家公共部门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于深化我国"二元就业体制"改革,探讨国有部门就业与非公有制部门就业的关系,对于降低失业率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