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4)
2023(8038)
2022(6834)
2021(6433)
2020(5525)
2019(12127)
2018(12155)
2017(22737)
2016(12087)
2015(13666)
2014(13171)
2013(12902)
2012(11751)
2011(10352)
2010(10870)
2009(10275)
2008(10754)
2007(10297)
2006(9383)
2005(8859)
作者
(32959)
(27113)
(26808)
(25708)
(17606)
(12812)
(12202)
(10358)
(10272)
(10020)
(9301)
(9297)
(8984)
(8801)
(8495)
(8452)
(8154)
(8073)
(8032)
(7662)
(6942)
(6610)
(6461)
(6366)
(6259)
(6231)
(6126)
(6017)
(5417)
(5358)
学科
管理(52579)
(49464)
(46509)
企业(46509)
(39193)
经济(39150)
(19931)
银行(19786)
技术(19736)
(18374)
(18339)
(17333)
方法(16266)
技术管理(13120)
中国(12714)
(12642)
财务(12613)
财务管理(12581)
(12433)
金融(12433)
数学(12431)
数学方法(12300)
企业财务(12049)
业经(11636)
(11418)
制度(11415)
业务(10821)
理论(9624)
(9390)
银行制(9232)
机构
大学(160250)
学院(159728)
管理(68097)
(64971)
经济(63267)
理学(54720)
理学院(54222)
管理学(53694)
管理学院(53324)
中国(49661)
研究(49023)
(37461)
(34596)
(29253)
财经(27001)
科学(26314)
中心(26127)
(25613)
银行(24584)
(24381)
(23807)
(23804)
(22892)
北京(22459)
(21089)
研究所(20541)
财经大学(20034)
经济学(19028)
商学(18884)
(18771)
基金
项目(93856)
科学(74938)
研究(73072)
基金(67233)
(56842)
国家(56290)
科学基金(50130)
社会(45995)
社会科(43783)
社会科学(43769)
(37777)
基金项目(35005)
教育(34159)
自然(31311)
(30865)
自然科(30604)
自然科学(30601)
自然科学基金(30135)
编号(29396)
资助(26966)
(26517)
成果(24662)
创新(23698)
课题(21050)
重点(20770)
(20650)
项目编号(19302)
(19195)
(18888)
国家社会(18778)
期刊
(79156)
经济(79156)
研究(56291)
中国(44101)
(35823)
金融(35823)
(34075)
管理(33467)
教育(22592)
科学(19500)
技术(18503)
学报(18289)
(18261)
大学(15098)
财经(14313)
学学(13557)
(12292)
业经(11551)
经济研究(11299)
技术经济(10742)
科技(10459)
农业(10300)
(10140)
论坛(10140)
会计(10073)
图书(10005)
财会(9963)
理论(8849)
问题(8609)
现代(8344)
共检索到282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国强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掀起了一股以风险转移、监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浪潮,其中产生于80年代后期的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因其风险涵盖的丰富性、风险衡量的精确性和模型结构的完备性代表了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趋势。虽然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来看,期限管理法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遇  
国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与借鉴吴遇一、国际商业银行近年资产负债结构的现状及说明为了较为全面地考察国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我们选择了数十家国际大的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由于数据大多,这里只选择了西方8家大银行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负债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乔志敏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大专业银行正努力探索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路子,力图实现企业化经营。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经济正迅速地转变为市场导向的、动态的经济,银行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相应加大,因此,如何控制风险,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是我国专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可资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淑娟  刘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丹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方法中国银行营业部付丹西方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方针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基于对"三性"经营方针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西方商业银行认为;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爽成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孙爽成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是根据银行资金运动的内在要求,提出的一套比较完善的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资金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刚  
本文分别从净收入和市场价值的角度探析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并对其中的会计模型和经济模型进行分析。一、资产负债管理战略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保持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利率变动频繁,且变动的幅度在不断扩大,尤其是8...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叶楠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决定银行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看,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面临严监管、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快等因素增多,另一方面是负债成本管理、低成本资金渠道开发和创新产品设计等需求剧增,同时还面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和宽松政策退出等衍生风险,可能会对银行金融机构负债成本管理、风险应对等带来更大的挑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洪  
本文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正日趋严重。商业银行这种“短存长贷”现象,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在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债券业务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通过债券业务创新,有助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能力偏弱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利率风险,增强了资产管理的灵活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世杰  蒋波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文化等创新管理,比较和借鉴国外主流银行的创新管理经验,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晓君  
在金融改革不断推进、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变化的多重影响下,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金融创新以及与非传统金融实体间的金融活动为银行资产和负债配置逻辑带来了变动。本文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变动特征、成因及影响的分析,就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隽豪  
美国快速加息形成利率曲线倒挂诱发银行业危机,利率风险管理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的微观视角出发,分别从期限错配程度和利率期限结构分析净息差的变化机理,通过手工采集数据构建微观层面期限错配程度对我国上市银行2015—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净息差与期限错配程度呈现相反关系,出现“期限错配之谜”,信用风险承担渠道和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倾向则是可能的解释;利率期限结构对净息差影响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方向相反,本质上与资产负债利率重定价周期错位有关;期限错配程度较高的银行利率风险敏感性更小,并非是其利率风险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结果,反而暴露出我国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现状;全国性银行相较地方性银行利率风险敏感性也更高,短期“船大难调头”特征明显。为牢牢守住我国金融体系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应当提高跨周期风险管理能力、重视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以及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庆云  吴庆跃  袁梦美  
2021年3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负债质量管理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在负债质量管理方面的监管发展以及结构变化的分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近年来,与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有关的金融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的中小银行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在外部互联网渠道高息揽储,冲击了存款利率市场的秩序,提高了资金成本,不利于市场主体获得更低廉、更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因此,提升对商业银行的负债质量管理十分必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车士义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近几年贷款需求结构变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影响,商业银行期限错配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表现和面临的流动性和系统性风险,多角度剖析了期限错配的原因,并从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