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
2023(1993)
2022(1688)
2021(1714)
2020(1447)
2019(3369)
2018(3285)
2017(6742)
2016(3258)
2015(3901)
2014(4113)
2013(4002)
2012(3587)
2011(3298)
2010(3409)
2009(3319)
2008(3383)
2007(3171)
2006(2956)
2005(2954)
作者
(10677)
(8568)
(8501)
(8204)
(5494)
(4021)
(4013)
(3363)
(3244)
(3231)
(3085)
(2997)
(2896)
(2845)
(2831)
(2798)
(2576)
(2566)
(2393)
(2208)
(2187)
(2176)
(2082)
(1990)
(1986)
(1972)
(1931)
(1891)
(1881)
(1742)
学科
(16790)
银行(16645)
(15431)
(13070)
(10239)
经济(10231)
业务(9343)
管理(8929)
(8891)
金融(8891)
(8874)
制度(8873)
银行制(8258)
(7685)
(7013)
企业(7013)
方法(5079)
(4529)
体制(4348)
数学(4114)
数学方法(4066)
中国(3803)
(3079)
业经(2728)
(2704)
理论(2441)
组织(2235)
(2099)
财务(2090)
财务管理(2076)
机构
大学(46782)
学院(44938)
中国(22123)
(18227)
(17437)
管理(17430)
银行(17419)
经济(16841)
(16114)
研究(15011)
理学(13413)
理学院(13285)
管理学(13057)
管理学院(12982)
(11220)
(11176)
中心(9233)
(9165)
金融(9046)
科学(8529)
财经(8421)
(8314)
(8294)
人民(8136)
(7674)
(7651)
北京(7466)
(7409)
国人(7203)
中国人(7184)
基金
项目(26634)
科学(20581)
基金(19955)
研究(18144)
(17451)
国家(17325)
科学基金(14893)
社会(11056)
社会科(10563)
社会科学(10561)
自然(10399)
基金项目(10299)
自然科(10151)
自然科学(10150)
自然科学基金(9974)
(9392)
资助(8938)
(8486)
教育(8269)
编号(6925)
重点(6089)
(5918)
成果(5669)
(5397)
科研(5163)
创新(5111)
教育部(5078)
计划(5057)
大学(4971)
(4899)
期刊
(24708)
金融(24708)
(19117)
经济(19117)
研究(17952)
中国(11181)
(9043)
管理(7568)
学报(7028)
(6643)
科学(6332)
大学(5458)
学学(5143)
财经(4680)
理论(4084)
技术(3985)
实践(3858)
(3858)
(3816)
农村(3398)
(3398)
农村金融(3124)
中国金融(2972)
经济研究(2876)
国际(2666)
教育(2627)
农业(2610)
(2566)
上海(2560)
业经(2463)
共检索到85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键钧  
西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督系统尹键钧审慎监督是以法律和法规为基准,由中央银行(有的国家是财政部)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银行(商业银行)所允许承担的风险进行的管制。一、审慎监督的手段对银行进行审慎监督的根本目的是控制银行风险。审慎监督的手段因银行风险种类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芬  
从人民银行监管网络到中央银行审慎监督,是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它标志着中央银行的监管将走向新的里程。一、人民银行监管的现状(一)现行的人民银行监管体制1、金融行政管理和非现场监管及考核。在我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的审批管理机关,1993年后陆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刚  
本文对商业银行新型监督体系的运行流程及系统架构进行了创新设计,认为新型监督体系的运行流程应集风险识别、确认、计量、评估、报告于一体,通过风险监测、质量检测和履职管理三种途径收集风险事件,完成风险的识别确认,通过构建风险计量指标体系实现风险信息的准确量化,通过采用定性、定量等方法实现某机构或业务面临风险的分析评估,并按照规定级次、内容、频率完成风险管理情况的报告;全新的监督系统架构应依托概念模型,从人员流、业务流、信息流三个方面进行统筹设计,支撑起整个新型监督体系的高效运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本轮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逐渐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在金融危机中表外业务监管存在微观审慎监管偏差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缺位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进监管目标、分析、工具以及政策安排等方面来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微观审慎监管者应将表外业务的微观信息传递给宏观审慎监管者,而宏观审慎监管者通过对表外业务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来进行风险预警,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微观审慎监管者。对此,要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来构建表外业务的监管框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阮聪方  
中外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比较阮聪方金融是一国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工作搞得好不好,金融秩序是否稳定有序,金融运行是否稳健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和金融愈发展,愈要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立法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奚金松  耿礼灿  
强化商业银行监督制约机制的设想奚金松耿礼灿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一个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区域性和外资商业银行为补充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强化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定方  
<正>近年来,金融领域案件频发、反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商业银行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商业银行大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大监督体系,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海斌  李静  
本文采集2008-2018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建立一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监督力度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的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持股比例越高,财政监督力度越大,商业银行的绩效越好。由此为财政对商业银行监督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新时代下加强财政对商业银行监督奠定了重要的实证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志江   尹航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本充足率不足、经营效益差、金融刨新与抗风险能力弱、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仍困扰着银行。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实行稳健的会计政策,建立稳健的会计模式,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娟  
在竞争全球化和金融信息化趋势的驱动下,许多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到数据仓库建设中。然而很多数据仓库项目却因各种原由以失败告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从一个理性视角着重分析了数据仓库作为一个IT项目的特征及其开发风险,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对于数据仓库应有审慎的态度、全面的认识、充分的分析、合理的规划,才能使之真正地服务于银行的效益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芝斌  
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作为其运行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算质量管理和操作风险防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工商银行现行监督模式为例,剖析其在监督理念、重点、效率以及人员配置、功能发挥等方面的不足,立足于构建安全型、价值型、成本型风险管理平台的需要,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基层行监督模式由规范操作型向风险管理型、由质量复审型向风险预警型、由职责重叠型向责任互补型、由单一封闭型向合作多样型、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管理型转变的五大转型路径,以期对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推进监督工作转型提供借鉴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