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8)
- 2023(14982)
- 2022(13028)
- 2021(12207)
- 2020(10187)
- 2019(23544)
- 2018(23465)
- 2017(45100)
- 2016(24743)
- 2015(27866)
- 2014(28259)
- 2013(27867)
- 2012(26100)
- 2011(23801)
- 2010(24130)
- 2009(22405)
- 2008(22103)
- 2007(19628)
- 2006(17721)
- 2005(16066)
- 学科
- 济(116810)
- 经济(116677)
- 管理(70791)
- 业(65512)
- 企(55257)
- 企业(55257)
- 方法(47858)
- 数学(40517)
- 数学方法(39941)
- 学(28727)
- 中国(27157)
- 农(26705)
- 地方(25457)
- 财(25393)
- 业经(24164)
- 理论(19626)
- 制(19235)
- 农业(18045)
- 和(17794)
- 贸(17305)
- 贸易(17297)
- 环境(16874)
- 易(16673)
- 银(16015)
- 银行(15963)
- 融(15932)
- 金融(15930)
- 务(15692)
- 财务(15617)
- 财务管理(15579)
- 机构
- 大学(371272)
- 学院(366719)
- 济(148951)
- 经济(145611)
- 管理(141114)
- 研究(129397)
- 理学(121283)
- 理学院(119829)
- 管理学(117593)
- 管理学院(116937)
- 中国(94613)
- 科学(81920)
- 京(80064)
- 财(68285)
- 所(67298)
- 研究所(61275)
- 农(60410)
- 中心(56592)
- 财经(54522)
- 江(54471)
- 业大(54455)
- 北京(51049)
- 范(51009)
- 师范(50555)
- 经(49322)
- 农业(47258)
- 院(46364)
- 经济学(45149)
- 州(44417)
- 师范大学(41141)
- 基金
- 项目(243773)
- 科学(190650)
- 研究(176386)
- 基金(175772)
- 家(154030)
- 国家(152756)
- 科学基金(129563)
- 社会(110512)
- 社会科(104541)
- 社会科学(104507)
- 省(95002)
- 基金项目(92854)
- 自然(84507)
- 自然科(82465)
- 自然科学(82441)
- 自然科学基金(80941)
- 教育(80796)
- 划(80340)
- 资助(73334)
- 编号(70973)
- 成果(59536)
- 重点(55098)
- 部(53571)
- 发(52168)
- 课题(49948)
- 创(49512)
- 科研(46458)
- 创新(46240)
- 教育部(45531)
- 国家社会(44980)
- 期刊
- 济(171602)
- 经济(171602)
- 研究(113157)
- 中国(67647)
- 学报(61172)
- 科学(56112)
- 农(54679)
- 管理(52220)
- 财(51782)
- 大学(45288)
- 学学(42492)
- 教育(41358)
- 农业(37721)
- 融(31057)
- 金融(31057)
- 技术(30978)
- 财经(27674)
- 经济研究(27159)
- 业经(25633)
- 经(23753)
- 问题(22289)
- 图书(19511)
- 技术经济(19097)
- 业(19011)
- 理论(17952)
- 版(17175)
- 科技(17055)
- 统计(16702)
- 资源(16598)
- 现代(16357)
共检索到54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红蓉
可持续性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和应用型经济学科。尽管西方经济学界对可持续性经济学从概念、特征、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制度背景等诸多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认识,但可持续性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础和重要指导。通过对西方可持续性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可以揭示西方在该学科领域一些关键理论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性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后雪峰 陶伟
生计概念因消除农村贫困和促进农村发展而产生,农村生计始终伴随着生计研究并始终是生计研究的中心。农村生计思想和实践起源于西方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最典型的是以国家干预为导向的农村援助性生计、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户能动性生计以及基于权利的可持续性生计。西方农村生计思想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农村生计的概念化和生计方法的兴起,强调行动者能动性的可持续生计方法增强了人们对农村生计的理解和实践;而另一方面,可持续生计方法因过度物质化、层次化和忽视社会结构而饱受批评,从结构、时间和空间对其进行修正已成为农村生计研究的重要方向。政治经济学的生计方法有效规避了可持续生计方法的缺陷,融合了结构和行动双重属性而为构建包容性的农村生计提供了可能。政治经济学的生计方法为我国农村生计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对我国当前迈向全面乡村振兴阶段的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保平
《中国 2 1世纪议程》发布 10年以来 ,中国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 ,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反思、实现途径、实现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对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理论基础 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伟庆 郝翠 李洪远 鞠美庭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8—2007年能值流量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并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天津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2007年总能值用量中有89%是不可更新资源,实际人口为其承载人口的1.56倍,超过了402万;近10年中,天津市能值自给率从0.70下降到0.45,能值产出率从3.69下降到2.37,环境负荷率从1998年的4.33上升到2007年的14.45,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8年的0.85下降到2007年的0.16。系统高度依赖于反馈能值的投入,区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对提高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炎 陈昆亭 乔晓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仍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而资本的质量和结构是决定现代经济生产力水平的第一要素。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有效提升本国资本的质量和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财富逐步极化的内生不可逆趋势和供需结构的内生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深层矛盾的根源,由此造成长期增长的不可持续;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资本具有规避这些矛盾的潜在优势,因而公有资本的充分积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发展优势的根本所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如何共同协调发展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长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展开综合研究,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层面,讨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供需结构矛盾的根源以及大力发展公有资本以规避供需结构矛盾的机制和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珠 陈家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指导生态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南。尽管20多年来,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为解决具体的生态经济问题提供了思路。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相关理论问题,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关键词:
经济系统 可持续性 三角模型 大庆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振武 黄祚万
文章基于当前建筑项目可持续性不足的突出矛盾,从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视角研究了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注入修正,进而重点分析了大型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经济评价体系。在对大型建筑项目与一般项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大型建筑项目的突出特点和可持续性经济评价的目标及原则,进而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维度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大型建筑项目经济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型建筑项目 可持续性 经济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荣福 魏海丽
文章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ELECTRE-IV的大型工程项目可持续性经济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了定量二元关系来对方案高于关系进行排序,有效解决了权重确定的问题。应用实例表明:大型工程项目可持续性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基于ELECTRE-IV机关研究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桑燕鸿 吴仁海 周文军 陈新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学义
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核心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体内容,并针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指出了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区域性研究应把握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以经济可行性为前提,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本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农户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经济人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相应地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及项目组的调研数据,对我国24个省(市)在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地区在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文章指出,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经济人 评价 国家 农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在设计福利水平的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时,一些评价福利水平的指标忽视了可持续性,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则忽略了当前的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试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水平两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不将两方面的内容完全综合为一个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应用两个方面的测度指标。本文首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以ISEW为例进行述评;其次,述评第二方面的不同建议;再次,提出将真实储蓄率作为可持续指标,并以此来评判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福利 人类发展指数 真实储蓄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渊 陈继勇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重要风险,因而成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国际机构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重点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可持续性及其调整。论文从汇率弹性视角、储蓄投资视角、全球资产组合视角、国际分工视角和统计失效视角探讨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介绍了有关可持续性的两种不同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综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路径及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成因 可持续性 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