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943)
- 2022(10817)
- 2021(10046)
- 2020(8010)
- 2019(18267)
- 2018(18015)
- 2017(31970)
- 2016(18524)
- 2015(20878)
- 2014(20947)
- 2013(20058)
- 2012(18832)
- 2011(16906)
- 2010(17576)
- 2009(16141)
- 2008(16203)
- 2007(14772)
- 2006(13263)
- 2005(12488)
- 学科
- 济(67787)
- 经济(67676)
- 管理(53724)
- 业(50402)
- 企(40130)
- 企业(40130)
- 财(30231)
- 中国(29071)
- 农(21948)
- 教育(21092)
- 地方(21067)
- 制(20132)
- 方法(19526)
- 业经(17485)
- 数学(16123)
- 数学方法(15903)
- 学(15612)
- 银(14811)
- 银行(14783)
- 农业(14665)
- 务(14497)
- 财务(14464)
- 财务管理(14415)
- 财政(14351)
- 行(14169)
- 企业财务(13746)
- 融(13718)
- 金融(13714)
- 体(13447)
- 理论(13368)
- 机构
- 大学(252879)
- 学院(250761)
- 济(98056)
- 经济(95727)
- 研究(94556)
- 管理(85703)
- 理学(71588)
- 理学院(70614)
- 管理学(69431)
- 管理学院(68939)
- 中国(68444)
- 财(56832)
- 京(56028)
- 科学(55000)
- 所(48229)
- 研究所(42734)
- 范(42349)
- 江(42111)
- 师范(42009)
- 中心(41700)
- 财经(39958)
- 农(39710)
- 北京(36714)
- 教育(36005)
- 经(35969)
- 师范大学(34123)
- 院(33996)
- 州(32825)
- 业大(32777)
- 农业(30399)
- 基金
- 项目(155653)
- 科学(123709)
- 研究(122834)
- 基金(108883)
- 家(94177)
- 国家(92844)
- 科学基金(78453)
- 社会(76572)
- 社会科(72263)
- 社会科学(72246)
- 省(63303)
- 教育(62150)
- 基金项目(56145)
- 划(53930)
- 编号(51827)
- 自然(46760)
- 成果(46244)
- 自然科(45609)
- 自然科学(45598)
- 自然科学基金(44759)
- 资助(43306)
- 课题(40058)
- 发(39114)
- 重点(36761)
- 部(35470)
- 制(33988)
- 创(33034)
- 性(33026)
- 年(32766)
- 发展(31898)
共检索到42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泽云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美、日、德、法、英五国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制度及其对我国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借鉴作用。文章首先介绍各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然后归纳了义务教育管理的两种基本类型,最后概括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四种模式,并以日本为例探讨了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变迁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袁连生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经费 ,政府经费以地方负担为主 ,居民义务教育负担城乡有别。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着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地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着举办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解决在贫困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财政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向飞丹晴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案设计;二是建立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在不同的财政体制和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下 ,日、美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模式 ,前者为总量一次性补助与专项配套补助组合 ,而后者则为专项一次性补助与专项配套补助搭配。透过两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纷繁复杂的外表 ,可以发现 ,两种模式具有很多内在一致性 ,这些内在规律对建立我国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先德
启示之一:政府职责的合理界定是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前提。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都建立在各级政府间职责明确划分的基础上,转移支付制度普遍考虑了中央和地方职责划分及地方政府既有财力状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各级政府间职责划分越清晰,政府间财政收支矛盾就越少,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效率就越高。启示之二:法治化的制度体系是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基础。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其转移支付制度普遍具有较为明确的法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宇航 陈永正
转移支付制度是发达国家用于均等化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它主要通过影响地方财力来影响地区间公共服务的水平。选取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通过基尼系数和最大最小比值两个指标的分析发现,采用不同转移支付制度的三个国家,实现了不同的地方财力均等化程度:美国的地区间财力均等化程度最低,德国居中,澳大利亚最高。利用服务提供比率这一衡量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指标发现,上述发达国家地方财力均等化和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两种关系。其中,美国由于地区间财力均等化程度低极大地影响了财力薄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导致州际较大的公共服务差距;澳大利亚长期高度的财力均等化也并未导...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地方财力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需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完善 农村义务教育 转移支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张少春 张磊 孟祥银 吕炜 顾然 吕嘉
义务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在于它同国民教育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互为依赖。近代国家公共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财政的发展,而教育财政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又有效地促进了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构建过程中,一般都会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为了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如何在政府与个人负担之间实现合理划分。二是为实现教育负担的公正性, 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负担。关于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国际比较,许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但研究的重点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强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大了财政保障力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常万新 黄育云
公平与效益既具有矛盾性 ,又具有一致性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 ,这二者是统一的。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效益的角度 ,都应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教育和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转移支付 公平 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斐然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实际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应该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政府来负担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对策,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财力最为雄厚,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只有让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熏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新良 肖军虎
本文依据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利用财政转移支付中“差额补助”计算法的设计思想,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量化分析的数学模型,旨在解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技术缺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继军 张新平
分税制改革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成为补足与均等省以下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手段。伴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省以下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况有所改善,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地方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较大、转移支付均等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作用有待加强、使用及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失衡有关。对其进行改进,需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省以下转移支付 财政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