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0)
- 2023(3800)
- 2022(3151)
- 2021(3192)
- 2020(2591)
- 2019(5729)
- 2018(5876)
- 2017(11640)
- 2016(6554)
- 2015(7165)
- 2014(7170)
- 2013(7318)
- 2012(6853)
- 2011(6348)
- 2010(6626)
- 2009(6293)
- 2008(6287)
- 2007(5854)
- 2006(5274)
- 2005(4663)
- 学科
- 农(43636)
- 农业(29053)
- 济(29046)
- 经济(29015)
- 业(25010)
- 业经(11527)
- 农业经济(9735)
- 管理(9390)
- 村(8861)
- 农村(8854)
- 土地(8190)
- 发(7744)
- 方法(7012)
- 制(6966)
- 劳(6852)
- 劳动(6851)
- 中国(6788)
- 发展(6507)
- 展(6502)
- 地方(6470)
- 农业劳动(6275)
- 数学(6251)
- 收入(6181)
- 数学方法(6151)
- 人口(6110)
- 动力(5792)
- 策(5730)
- 劳动力(5727)
- 建设(5706)
- 及其(5699)
- 机构
- 学院(94610)
- 大学(89520)
- 农(41500)
- 济(40579)
- 经济(39769)
- 管理(35154)
- 研究(34059)
- 农业(31334)
- 理学(30202)
- 理学院(29891)
- 管理学(29376)
- 管理学院(29225)
- 中国(28386)
- 业大(22997)
- 科学(21267)
- 农业大学(18997)
- 京(18871)
- 所(18280)
- 中心(16811)
- 研究所(16411)
- 财(15420)
- 江(15349)
- 业(14783)
- 经济管理(13534)
- 范(13469)
- 师范(13403)
- 省(13102)
- 发(12457)
- 科学院(12276)
- 州(11742)
- 基金
- 项目(60728)
- 研究(47744)
- 科学(47045)
- 基金(42701)
- 家(37185)
- 国家(36705)
- 科学基金(30290)
- 社会(29898)
- 社会科(27701)
- 社会科学(27695)
- 农(25439)
- 省(25120)
- 基金项目(23265)
- 编号(22043)
- 划(19828)
- 教育(19728)
- 自然(17959)
- 自然科(17425)
- 自然科学(17423)
- 成果(17392)
- 自然科学基金(17089)
- 资助(16118)
- 发(14911)
- 部(13954)
- 课题(13576)
- 业(13299)
- 重点(13057)
- 性(12838)
- 制(12713)
- 发展(12400)
共检索到14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福田
西方农地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有力的法律基础。本文立足于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系统总结西方,尤其是欧洲农地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法律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政府对农地最终处置权的享有、区域规划的突出地位、农地转让及农场规模的控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是西方农地法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①应加强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关系的研究;②积极探索农地管理的市场机制及其实现形式;③重视我国农地取得方式问题和农地细碎化现象;④及时将农地保护以数量保护为主转变为农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三维保护体系。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土地管理 西方 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雪池 吴次芳
农地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取农地地籍资料、建立农地地籍而实施的一系列地政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的农地私有化改革使农地权利内容和产权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使土地发挥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在进行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同时确立和完善了农地地籍管理。本文认为,现阶段俄罗斯农地地籍是多用途的现代地籍,其构建过程中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技术和人员作保障。
关键词:
俄罗斯 农地 地籍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农地非法入市实质上是一项合理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应尽快将市场机制引入农地非农化,以取代现行的计划色彩浓厚的土地征用制度。
关键词:
农地 非法入市 征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世界小农制国家在推进农地流转中,注重完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样的农地流转形式,鼓励规模经营,为中国农地流转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中国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预备年金 合作组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发达国家 政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斯亮 谭术魁
研究目的:追溯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过程,以代表性案例为基础梳理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推进新型农地流转的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工商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农地流转愈发具有农地投资色彩,防范农地资本化的负面社会效应需要引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其要点体现为全周期实践、突出重点实践和循证实践。研究结论:中国应当结合国情实际,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罗锦涛
对于确权所引致的农地流转效应,政界学界的舆论期待非常高。但是土地确权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吗?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存在"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的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分别是产权理论的解释逻辑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逻辑,二者在"确权与农地流转"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由此认为,有必要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克春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租赁市场 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欣欣
尽管现行法律不允许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抵押,农地金融的实践已波及到全国大多数省份。本文认为,农地金融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在对各地农地金融实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四种主要模式,并对未来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抵押贷款 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贺静 刘慧
发达国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农地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全要素的关系变动。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党和政府对农地流转理论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地流转 三权分置 经验和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21世纪初期的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政策之一,它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构体系,拥有以股金和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即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出了我国未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组织机构 资金来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贺静 刘慧
发达国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农地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全要素的关系变动。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党和政府对农地流转理论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地流转 三权分置 经验和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伟艳 卢大伟 赵志尚 宋彦
运用文献法、归纳法,系统梳理并揭示美国农地保护政策工具所体现的逻辑与策略。研究认为,美国采取一系列政策工具保护农地,包括农村组团区划、税收优惠评估、务农权利法、地役权购买、发展权购买、发展权转移、生态环境服务市场、BMP最优管理实践、绿色缓冲带、农村土地保护体系、土地信托等。这些政策工具体现特征-功能-服务-福利的农地多功能保护逻辑,即通过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等特征农地的保护,达成农地的多功能利用与服务,以增加社会福利。进一步地分析认为,美国农地保护通过空间融合和空间分离的规划管制策略与经济激励策略,激励正外部效益的供应,约束负外部性影响,以强化农地耕作性的核心功能。该研究成果可为指导中国当前...
关键词:
农地多功能保护 政策工具 逻辑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