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5)
- 2023(11769)
- 2022(10281)
- 2021(9762)
- 2020(8044)
- 2019(18746)
- 2018(18893)
- 2017(36695)
- 2016(19834)
- 2015(22518)
- 2014(22634)
- 2013(22496)
- 2012(20592)
- 2011(18790)
- 2010(18782)
- 2009(17160)
- 2008(16714)
- 2007(14751)
- 2006(13065)
- 2005(11416)
- 学科
- 济(84297)
- 经济(84204)
- 业(60704)
- 管理(51819)
- 农(47438)
- 企(40107)
- 企业(40107)
- 方法(35708)
- 农业(31662)
- 数学(30289)
- 数学方法(29951)
- 业经(22416)
- 中国(20448)
- 学(19054)
- 地方(18545)
- 财(17470)
- 制(14867)
- 理论(14286)
- 贸(14193)
- 贸易(14185)
- 易(13761)
- 和(12660)
- 技术(12592)
- 发(12496)
- 环境(12439)
- 策(11906)
- 教育(11636)
- 银(11284)
- 银行(11250)
- 体(11023)
- 机构
- 学院(286205)
- 大学(285787)
- 管理(116658)
- 济(114379)
- 经济(111908)
- 理学(102133)
- 理学院(101028)
- 管理学(99347)
- 管理学院(98845)
- 研究(95896)
- 中国(70850)
- 农(63554)
- 京(60760)
- 科学(60711)
- 业大(49571)
- 农业(48597)
- 财(48130)
- 所(48116)
- 研究所(44070)
- 中心(43756)
- 江(40859)
- 财经(39120)
- 范(38873)
- 师范(38604)
- 北京(38033)
- 经(35702)
- 院(33805)
- 州(33346)
- 经济管理(32512)
- 经济学(32414)
- 基金
- 项目(198756)
- 科学(155867)
- 研究(147789)
- 基金(143456)
- 家(124491)
- 国家(123368)
- 科学基金(105804)
- 社会(92019)
- 社会科(86684)
- 社会科学(86662)
- 省(78038)
- 基金项目(77488)
- 自然(68574)
- 自然科(66853)
- 自然科学(66837)
- 教育(65762)
- 自然科学基金(65612)
- 划(64824)
- 编号(62584)
- 资助(57853)
- 成果(50131)
- 重点(43815)
- 部(43767)
- 发(43119)
- 课题(41320)
- 创(40991)
- 创新(38108)
- 科研(37517)
- 国家社会(37016)
- 教育部(36967)
- 期刊
- 济(130135)
- 经济(130135)
- 研究(82635)
- 农(65585)
- 中国(52709)
- 学报(46362)
- 农业(44753)
- 科学(43705)
- 管理(37757)
- 大学(35640)
- 学学(33619)
- 财(33072)
- 教育(31465)
- 业经(26361)
- 融(24010)
- 金融(24010)
- 技术(23380)
- 业(20560)
- 问题(18143)
- 财经(17864)
- 经济研究(17655)
- 图书(15361)
- 版(15264)
- 经(15072)
- 科技(14410)
- 理论(14328)
- 农业经济(14285)
- 农村(13897)
- 村(13897)
- 资源(13882)
共检索到41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李二玲
文章评述了近年来西方农区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农业地理、农村社区和农户三个侧面均有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出现了社会文化视角、政治经济视角、全球化视角和农村管治等新的视角来审视农区问题。农区地理学在农业区位论、农区变化特点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方面存在着较多争论。中国农区地理学应针对中国的特殊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等方面突出创新,从而为中国实际和国际相关理论做出贡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叶 吴浩波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却鲜有耳闻。经历了早期的“火爆”到“因其局限性而感到失望”的阶段后,约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新经济地理学在反思、完善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依据思想、方法和技巧,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向上:城市与城市体系、异质性、运输成本、标定、与地理学融合,以及公共政策。在这些方向中,城市与城市体系理论、异质性的深化、运输成本内生化、公共政策可以成为未来主攻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枭吟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局限性是过分依赖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等假设条件,大量运用抽象数学模型,缺乏实证检验。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会不断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模型 理论扩展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学兵
保罗·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其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之一,标志着区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近年来,新经济学不仅在理论上深入发展,而且产生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在回顾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实证研究成果,最后在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实证研究困难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演进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悦 王德
行为地理学围绕空间与行为间的关系这一学科核心,不断完善理论基础、深化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议题,逐渐走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论文首先对行为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跨学科基础进行梳理,进而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移动性规划与管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治理3个方面阐述行为地理学与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试图探讨行为主义思想对于地理学和相邻学科产生的影响,厘清围绕行为地理学开展应用研究的学科交叉脉络,进一步推进行为地理学的跨学科发展,探索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威
从空间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方面阐述对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就企业、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经济地理学理论层面的思考;论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矿业城市发展目标的调整,提出矿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学 矿业城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志丁 葛岳静 徐建伟 曹原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地理学对于空间的认识由于受到多学科的影响和启示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理解对地理科学的影响极为深刻。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短短百年历史就经历了数次研究思潮的变迁和学科地位的崛起。这一切都离不开经济地理扎根于空间。空间是经济地理理论创新的源泉。本文通过对地理学中的空间概念与经济地理发展脉络的对应阐释,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同时,本文指出空间不能被沦落到和地方、区位、区域等概念并列的地位,空间包含着后者,须进一步强化空间的第一位性。但是也不能忽略经济地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创新,每一次空间理解的突破都伴随着研究方法的创新,但是方法的创新始终是第二位的。因为方法创新的背后隐含着空间理解的改变。
关键词:
空间 经济地理学 理论构建 方法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效民
90年代后半期以来西方经济地理研究呈现出一种文化研究趋向 ,即重视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着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世界、国家和区域的时空变化 ,强调在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来认识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特征 ,通过认识具体区域的基本特性来把握区域发展的本质 ,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地方多样性和地理差异。本文在简要回顾现代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介绍了经济地理文化研究趋向的产生原因和代表性著作 ,重点阐述了这一趋向的出现给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及其对相关的区域研究和规划理论的较大影响。
关键词:
经济地理 文化研究 趋向 评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安虎森 刘军辉
该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自贸区模型,研究了成立自贸区的影响因素以及自贸区成立对不同国家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自贸区内国家与区外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以及自贸区内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是影响自贸区内国家产业份额与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低时,市场规模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当自贸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较大时,比较优势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清硕
在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和谐论”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研究“和谐论”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大任务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人类活动 和谐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亚东
为了推动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对国际上主流的管理和组织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原创性和应用性两方面总结了现有中国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局限性,并提出了若干特别适用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方法。最后,为了鼓励中国管理学者深入开展管理理论研究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推动其对主流理论的贡献以及加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相关性和价值性,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新的理论视角,包括制度复杂观、大双元理论、合理论、共演理论、中国式追赶理论、新集体主义观、主心骨领导观、动态能力理论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彭新沙 田大伦
随着现代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其他学科的广泛影响和渗透,品牌理论与生态学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品牌理论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品牌生态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对其中的品牌生态系统、品牌生态位、品牌社区的研究现状进行的梳理表明,相关研究在新概念提出、品牌理论深化和研究方法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创新研究涉及面不宽、研究较少关注宏观层面、定量研究和动态研究缺乏等不足之处。中国应在借鉴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确定自身品牌生态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