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3)
2023(12220)
2022(10781)
2021(10132)
2020(8493)
2019(19579)
2018(19435)
2017(38026)
2016(20808)
2015(23414)
2014(23346)
2013(22888)
2012(20750)
2011(18570)
2010(18482)
2009(17191)
2008(16944)
2007(14806)
2006(13071)
2005(11743)
作者
(58396)
(48319)
(48035)
(45695)
(30872)
(23120)
(21777)
(18917)
(18337)
(17293)
(16564)
(16161)
(15273)
(15271)
(14922)
(14754)
(14384)
(14349)
(13840)
(13753)
(11885)
(11870)
(11566)
(10999)
(10817)
(10690)
(10673)
(10640)
(9645)
(9404)
学科
(78361)
经济(78229)
管理(70057)
(64436)
(57055)
企业(57055)
方法(36716)
数学(31273)
数学方法(30945)
(27144)
(20307)
(20004)
中国(19428)
业经(19040)
(18834)
财务(18767)
财务管理(18733)
企业财务(17913)
(16465)
地方(14343)
(14335)
理论(13743)
(13416)
环境(13301)
技术(13048)
农业(13009)
(12933)
贸易(12926)
(12845)
(12565)
机构
大学(295108)
学院(291685)
管理(120152)
(113874)
经济(111303)
理学(104415)
理学院(103335)
管理学(101781)
管理学院(101250)
研究(93090)
中国(69433)
(62456)
(57082)
科学(56060)
(45475)
财经(45289)
中心(41834)
(41654)
(41597)
业大(41531)
(41094)
研究所(41015)
北京(39383)
(37251)
师范(36948)
(34012)
(33894)
财经大学(33885)
经济学(33613)
农业(32256)
基金
项目(199772)
科学(157707)
研究(148774)
基金(145918)
(125563)
国家(124518)
科学基金(108130)
社会(93848)
社会科(88836)
社会科学(88814)
基金项目(78142)
(77029)
自然(70039)
自然科(68336)
自然科学(68323)
教育(68131)
自然科学基金(67096)
(64678)
编号(61077)
资助(59397)
成果(50315)
(44731)
重点(43948)
(41781)
课题(41360)
(40904)
(40516)
教育部(38951)
创新(38938)
项目编号(38560)
期刊
(125751)
经济(125751)
研究(87539)
中国(53685)
(45860)
管理(44888)
学报(44014)
科学(40765)
(38205)
大学(34147)
教育(32101)
学学(32060)
农业(26386)
(24878)
金融(24878)
技术(24064)
财经(22371)
业经(19972)
经济研究(19020)
(18825)
问题(16081)
理论(15296)
图书(14703)
实践(14064)
(14064)
科技(14058)
财会(13516)
现代(13510)
(13490)
技术经济(13315)
共检索到42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冷  
根据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当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时,就存在代理人问题;而根据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无法通过契约来保证企业经理和管理层完全根据企业投资者的利益来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当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德明  
企业治理机制的好坏是企业能否有效运营的重要关键。如果仅从形式上建立起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到经理层的股份制治理结构,实际上旧的治理机制仍在起作用,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很可能出现对经营者监管不力,优秀经营人材上不去,不称职者安居其位,企业效率低下的局面也就很难改变。外国很多企业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建立起多种类型的、卓有成效的企业治理机制,保证了企业的高效运营。借鉴外国经验,设计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有效监督经营者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我国国企改革的成败。本刊特辟“企业治理机制国际比较”专栏,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加,为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摆脱困境,献计献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敏  刘增学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关键是要重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反映全体股东的利益;重视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发挥两权分离的经营优势,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爱青  刘智勇  
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同激励机制一样,是公司治理体系实现有效制衡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保障。约束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实施有效约束强度实现利益保全的过程,而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则是一个通过对败德行为的收益和损失进行权衡后,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公司治理有效约束的目标是公司利益的零损失,且有效约束要实现公平条件和充分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陈刚  
基于2008金融危机的背景,本文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及我国于2009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剖析了内部控制制度演进路径,认为,内部控制沿着内生的自律向法律要求的"合规"再到"创新"阶段的螺旋式路径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强制性公司治理和构建自主性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创新路径,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波  
本文认为 ,公司治理问题实质上是决定公司价值的两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结合问题 ,即签约问题 ,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就是要设计使两大要素的结合成本或签约成本最小化 ,从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增先  
根据自由现金流理论,资本结构可以刺激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效率,促使负债经营公司成为更为有效的组织形式。本文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进行经验研究,分析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财务杠杆)能够强化管理层报酬对公司业绩的敏感程度,并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激励结构优化。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负债经营公司的债务约束机制能够减少公司管理层控制的闲置自由现金流以及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德利  周建  
如何使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治理效应一直以来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话题。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公司治理改革的深入,外部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以我国2007年~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三种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晓英  曾德明  
西方各国 (美、英、日、德 )及中国规范公司治理的有关法律与规章制度各有特点 ,我国法律和规章制度应汲取各国立法之长 ,以期完善相关立法 ,使中国企业改造更健康、更快地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刘小元  于伟  
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有效监督管理层需要各种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利用2002年~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竞争、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4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性。这一研究结论为继续深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需要理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严若森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宜晖  廖永威  
公司外部治理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的监督,即来自"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滥用其权力。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外部治理可以让目标公司的股东从中获益,但这种方式对公司的治理效果却受制于不同国家的股权分散状况。我国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但对其激活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效果还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因为"一股独大"的格局不一定能因此而被打破。逐步、有序的投资渠道多样化,或许能为打破"一股独大"现象提供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武双燕  
从国内外公司治理实务的现状出发,文章提出公司治理可以向公共治理借鉴的观点。国外政治领域中用来控制和规范政府官员的制度可以给我们一些如何改进公司治理的新见解。最后,从三个具体方面论述建议:公司内部分权、高管薪酬和高层职位的继任规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管亚梅  
近年来,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审计合谋案件仍然屡禁不止。基于此,笔者提出建立无影灯效应治理机制来治理审计合谋问题。无影灯效应原理的核心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问题,既要客观,又要全面,以期得到更加完整的结论。利用无影灯效应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四维空间治理机制,更加有效地治理审计合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新建  南凤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或其他政府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成。其公司治理存在:股权高度集中、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监事会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投资决策的透明度和专业化水平低、经理服务市场缺乏和激励约束机制扭曲等共性问题。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可以从降低股权集中度;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人才、激励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