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2)
- 2023(7135)
- 2022(6048)
- 2021(5435)
- 2020(4166)
- 2019(9593)
- 2018(9575)
- 2017(17513)
- 2016(9779)
- 2015(11047)
- 2014(11496)
- 2013(11313)
- 2012(10836)
- 2011(10083)
- 2010(10439)
- 2009(9467)
- 2008(9428)
- 2007(8806)
- 2006(8113)
- 2005(7787)
- 学科
- 济(43780)
- 经济(43736)
- 管理(24823)
- 业(24194)
- 企(17911)
- 企业(17911)
- 地方(17374)
- 中国(16996)
- 农(13710)
- 业经(11748)
- 银(11353)
- 银行(11342)
- 行(10967)
- 制(10569)
- 融(9731)
- 金融(9730)
- 地方经济(9701)
- 方法(9602)
- 农业(9572)
- 发(9442)
- 财(8893)
- 学(8141)
- 贸(7635)
- 贸易(7623)
- 理论(7509)
- 易(7266)
- 数学(7255)
- 环境(7247)
- 数学方法(7157)
- 和(6969)
- 机构
- 学院(138868)
- 大学(133650)
- 济(54420)
- 经济(52882)
- 研究(51741)
- 管理(46486)
- 中国(43129)
- 理学(37096)
- 理学院(36577)
- 管理学(35925)
- 管理学院(35654)
- 京(30981)
- 科学(30926)
- 所(27348)
- 财(27316)
- 江(25237)
- 中心(24427)
- 研究所(23890)
- 农(23349)
- 范(21533)
- 师范(21317)
- 州(21153)
- 北京(20748)
- 财经(19783)
- 省(19028)
- 院(18802)
- 技术(17818)
- 业大(17772)
- 农业(17619)
- 经(17606)
- 基金
- 项目(78277)
- 研究(62903)
- 科学(59782)
- 基金(50981)
- 家(43471)
- 国家(42941)
- 社会(36960)
- 科学基金(35721)
- 社会科(34852)
- 社会科学(34847)
- 省(33517)
- 教育(28931)
- 编号(28224)
- 划(27034)
- 基金项目(26276)
- 成果(24201)
- 发(23726)
- 课题(21278)
- 资助(21004)
- 自然(20489)
- 自然科(19929)
- 自然科学(19925)
- 自然科学基金(19531)
- 发展(19464)
- 展(19091)
- 重点(18000)
- 年(17870)
- 创(16386)
- 性(16356)
- 项目编号(16289)
共检索到245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国强
西方国家储蓄机构是指储蓄银行、储贷协会、住宅协会和信用社之类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一样,储蓄机构的主要业务按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也划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储蓄机构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其业务种类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构成了西方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一、负债业务的发展。负债业务是形成储蓄机构资金来源的业务。和商业银行相同的是,形成资金来源的主要负债是存款,和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存款构成不一样。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一半是活期存款,而储蓄机构所吸收的存款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国强
西方国家储蓄机构自19世纪初建立以来,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其间经历了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西方储蓄机构正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鼎盛时期转而进人困难时期,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本文拟对西方国家储蓄机构由盛而衰的过程及其原因作一肤浅的探讨,以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借鉴。一、西方储蓄机构的发展西方储蓄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初——二次大战)。这是西方储蓄机构初创及缓慢发展阶段。其中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曾有过较大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生田 王新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超群
走出争设储蓄机构的误区谢超群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香港等地的银行多过米铺而啧啧称奇。才几年时间,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专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办事处、储蓄所肩并肩、面对面地设立起来了,出现了众多的金融一条街,其设置密度令人称奇。因为这并不是金融业发达的标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学英
长期以来,邮政储蓄机构和邮政局混业经营,人员兼职,财务混合,邮政储蓄机构是存款类银行机构的属性被淡化,管理的严谨性、内控的有效性、经营的安全性远远达不到要求。本文从邮政储蓄机构中间业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入手,提示了风险隐患,剖析了风险成因,揭示了体制缺陷,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绍辉 高圣英 覃世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波
邮政储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转存款利率确定不合理、一些地方的邮政储蓄部门违规经营现象严重、邮政储蓄部门吃利差型的经营模式给县域经济发展和央行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监管部门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等值得注意的矛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除了合理确定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水平、用“三步走”的方式逐步切断邮政储蓄资金与人民银行的联系之外,还要在严禁违规下达存款指标、改革现行的邮政汇兑资金清算体制、强化对邮政储蓄部门的监管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邮政储蓄 转存款利率 邮政储蓄银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克任 谢俊士
本文从核算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数据出发,经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相比之下,结构调整和优化明显滞后,其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非均衡发展,货币性资产占了过大比重,资本性发展严重不足。作者认为,化解高企的银行存款的一条可行途径是发展金融资产、拓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途径。
关键词:
居民储蓄 金融资产 储蓄分流 投资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太
我国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1991年底,存款总额已达315.32亿元,以1986年为基期,1987至1991五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邮政储蓄存款额的日益增大,使得邮政储蓄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不断地加强。以往我们在谈论邮政储蓄时,只强调其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和引导消费的职能,将其与专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职能相提并论,而忽略了邮政储蓄另一个特有的职能,即作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手段的职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正东
一、广西邮政储蓄发展现状 自从1986年广西邮政部门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以来,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邮政储蓄发展更加迅猛。表现在:①邮政储蓄存款占全区储蓄存款的比例逐年提高,1999年为6.32%,2000年为7.059%,2001年为7.71%。特别是在县一级,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更快,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据调查,在南宁地区马山县,2002年3月邮储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秋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逐步得到发育。迄今已推出国库券、重点建设证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金融债券、特种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几十种证券,全国发行数量累计达2000多亿元。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证券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繁荣,特别是随着企业债券、股票发行的增多,证券交易将更趋活跃。那么,证券业务的发展会给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