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8)
2023(7491)
2022(6311)
2021(5800)
2020(4933)
2019(10916)
2018(11040)
2017(20603)
2016(11670)
2015(13216)
2014(13656)
2013(13177)
2012(12064)
2011(10774)
2010(10984)
2009(10420)
2008(10814)
2007(9722)
2006(8414)
2005(7920)
作者
(33112)
(27684)
(27275)
(26594)
(17601)
(13039)
(12604)
(10555)
(10497)
(10122)
(9487)
(9376)
(9019)
(9011)
(8952)
(8383)
(8248)
(8202)
(8018)
(7849)
(7196)
(6932)
(6738)
(6383)
(6335)
(6239)
(6210)
(6048)
(5541)
(5539)
学科
管理(40345)
(39114)
经济(39033)
(32917)
(29797)
企业(29797)
(17846)
方法(15353)
(14933)
数学(12950)
数学方法(12830)
(12438)
财务(12399)
财务管理(12370)
企业财务(11594)
(11054)
中国(10832)
(9904)
(9874)
银行(9851)
(9745)
业经(9557)
(9107)
(8839)
金融(8832)
理论(8372)
体制(8291)
(7170)
贸易(7162)
(7015)
机构
学院(162377)
大学(161668)
(64444)
经济(62864)
管理(57640)
研究(54496)
理学(48149)
理学院(47661)
管理学(46879)
管理学院(46593)
中国(46065)
(39949)
(34204)
科学(31048)
财经(29263)
(28404)
(26729)
(26238)
中心(25657)
(25555)
研究所(24608)
业大(21917)
财经大学(21491)
北京(21458)
(20763)
经济学(20360)
农业(19950)
(19831)
(18915)
师范(18634)
基金
项目(101024)
科学(78511)
研究(75281)
基金(72465)
(63048)
国家(62519)
科学基金(53042)
社会(47323)
社会科(44843)
社会科学(44838)
(39583)
基金项目(37546)
教育(35477)
自然(33239)
(33205)
自然科(32460)
自然科学(32447)
自然科学基金(31890)
编号(30751)
资助(30255)
成果(27394)
(24165)
(23109)
重点(23069)
课题(22536)
(21089)
(20979)
(20281)
教育部(19983)
创新(19795)
期刊
(74450)
经济(74450)
研究(52172)
中国(38852)
(37936)
学报(26146)
(23735)
管理(23216)
(22719)
金融(22719)
科学(21881)
大学(20124)
学学(19085)
教育(18631)
财经(15694)
农业(15256)
会计(14686)
技术(13691)
(13331)
经济研究(11934)
财会(11788)
业经(10845)
问题(9353)
(9057)
(8436)
理论(8053)
通讯(7959)
会通(7931)
(7853)
(7579)
共检索到26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一、储备会计体系西方储备会计体系有两种,一是即期的储备体系(Thecontemporaneousreserverequire-mentsystem;CRR),储蓄机构在平均储备会计期间之内,维持平均储备余额等于或大于平均法定储备,即根据当期储蓄保持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扬  邱兆祥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扬  邱兆祥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针对牙买加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国际学术界多有抨击。例如英国的格雷罕姆·伯德(GrahamBird)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由人为设计和经过专门的补充、修改组成的拼凑之作。①美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曼莫汉·阿加瓦尔  邹静娴  
CRA的治理架构应急储备安排(Contingent Reserve Arrangement,CRA)的治理结构由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组成,每个成员国都在这两层机构中设有代表。尽管理事会可以批准新成员国的加入,但尚不明确的是新成员国是否能代表理事会或常务委员会,同时也没有清楚说明哪些国家有资格申请成为成员国。就新成员国的出资情况,这一点对于新发展银行(NDB)而言已有协议明确说明,但在CRA中则需交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协调工作由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承担,这也意味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步步恶化,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创造世界货币的建议。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秀惠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张添娇  杨阳  
全球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个纬度探究外汇储备、私人投资流动和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国家经常项目均衡的影响。构建的跨国资产组合模型发现储备货币持有国的官方储备和外部私人投资流入对经常项目均衡有负效应,储备货币需求对储备货币提供国的经常项目也是负影响。使用1989—2013年58个储备货币持有国数据和1995—2011年7个储备货币供应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改变当前的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正元  
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联储必须借助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通过对中间目标的调节而影响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是联储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地选择中间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前提条件。因此,联储对货币政策中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林乐亭  
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  董静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美元目前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货币,美元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路径应重点放在储备资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以降低个体和系统性风险,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卢砚坡  翟晨曦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的诸多弊端,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美国依靠信用发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方式应该受到约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需求看,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方向应由主权信用货币进化为"锚本位",其变革过程将是"独霸"—"一主多元"—"多元/统一"的三阶段演变;建议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应主动、战略性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中国由于持有巨额美元储备资产而深陷"美元陷阱"中,这使得其改革诉求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因此中国的改革立场将是渐进与谨慎的。在短期中国应督促各方加强对美元的约束与监督,同时推动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在中期应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向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