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382)
2022(7922)
2021(7443)
2020(6180)
2019(14095)
2018(13949)
2017(26184)
2016(14433)
2015(16321)
2014(16370)
2013(16358)
2012(15412)
2011(14335)
2010(14440)
2009(13921)
2008(14011)
2007(12495)
2006(11323)
2005(10953)
作者
(39894)
(33209)
(33055)
(32019)
(21409)
(15839)
(15016)
(12836)
(12714)
(11989)
(11559)
(11192)
(10951)
(10798)
(10743)
(10455)
(9857)
(9762)
(9742)
(9118)
(8779)
(7942)
(7833)
(7675)
(7544)
(7511)
(7448)
(7156)
(6607)
(6521)
学科
(63748)
经济(63642)
管理(46114)
(39501)
(34164)
企业(34164)
方法(26948)
数学(23155)
数学方法(22973)
中国(20244)
(18985)
(18876)
(15025)
(14970)
贸易(14956)
(14685)
(14292)
银行(14287)
业经(13842)
(13764)
(12859)
金融(12857)
(12317)
(11293)
(10818)
财务(10793)
财务管理(10766)
理论(10419)
体制(10352)
企业财务(10267)
机构
大学(215809)
学院(209566)
(100836)
经济(99006)
管理(77984)
研究(76411)
中国(65589)
理学(65480)
理学院(64793)
管理学(64068)
管理学院(63656)
(51413)
(46219)
财经(39602)
科学(39056)
(37346)
(36135)
中心(35367)
经济学(34024)
研究所(33070)
(31793)
经济学院(30400)
北京(30305)
财经大学(29700)
(27526)
(26844)
(26110)
师范(25915)
(24879)
业大(23570)
基金
项目(128115)
科学(103240)
基金(97934)
研究(97208)
(83928)
国家(83302)
科学基金(71903)
社会(66732)
社会科(63458)
社会科学(63450)
基金项目(49712)
教育(45257)
(44389)
自然(42843)
自然科(41875)
自然科学(41861)
资助(41332)
自然科学基金(41200)
(38773)
编号(37075)
成果(33030)
(31930)
(30046)
国家社会(29473)
重点(29079)
教育部(28575)
中国(28027)
人文(26569)
(26556)
课题(26419)
期刊
(113566)
经济(113566)
研究(74751)
中国(46516)
(41208)
管理(32355)
(31676)
金融(31676)
科学(27363)
学报(27331)
(25701)
教育(22545)
大学(22408)
财经(21926)
学学(20706)
经济研究(19087)
(18935)
农业(16425)
技术(16420)
(15593)
问题(15232)
业经(13976)
国际(13948)
世界(13203)
理论(10745)
技术经济(10018)
(9241)
经济问题(9106)
现代(9087)
实践(9073)
共检索到342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鸣  
本文对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西方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分析了我国信用传导机制的现状与特点,阐述信用渠道是目前我国货币调控的现实选择。同时提出,要提高货币政策效用,归根结底,必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充分发挥利率政策的传导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松成  吴培新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货币政策指标、信心指标、通货膨胀及真实经济产出增长率的SVAR模型,运用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方法获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促进产出增长,然而一旦企业家信心的桥梁作用被移除,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提升效果则大幅下降。这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增强企业家信心,其最终调控目的将难以实现。有意思的是,基于同一调查问题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度量方式、企业定价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结果均保持稳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欣  孔艳丽  景国昌  张捷  贾伟  勾京成  梁叔翔  宋新红  庄岁林  李玲  董翠玲  孙长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特别是一些环节受阻。因此,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尤其是减少货币政策执行中误导环节,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畅通工程,不仅是基层央行面临的任务,更是中国央行总、分行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东  
简单地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以及所实施影响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不同目标的货币政策都会寻找到一个包含有多种传导渠道的机制组合来为其服务。从理论上采讲,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来实施,而这些渠道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存在要求,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不尽一致。本文将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这些渠道进行重新梳理,并给出笔者的看法。这项工作对探讨中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可能途径显然是很有益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降,国际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给货币调控带来了诸多挑战。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2012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不可控性增强,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来源的流动性过剩格局也出现根本逆转,货币供应机制出现较大变化。在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运行机制均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回顾不同阶段我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变化及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具体效果,分析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艾莲  
本文通过对信用渠道的理论分析以及银行信贷渠道和广义渠道的探讨,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同样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信用渠道会逐渐成为辅助性的传导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富胜  张栋  
基于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现实 ,在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途径上 ,西方学者提出了货币传导的信用机制理论 ,包括信用可得性理论、金融中介机构理论、流动性约束理论和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就发展中国家而言 ,信用传导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祁玉清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比,2000—2021年中国的M_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偏差的波动性更大;从M_2/GDP看,2000—2022年,中国M_2/GDP的值从1.34增加到2.2,平均值为1.78,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美国(0.64)、日本(1.63)和欧盟(0.88)。中国货币政策指标相对宽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生产结构延长、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本深化,不断叠加的货币政策价格影响的滞后效应,存量资产交易影响等。中国利率走廊区间相对较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特征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传导渠道通畅,但实际作用还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对货币政策利率不敏感,存贷差大制约贷款利率下降空间。优化货币政策,需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对利率的长期扭曲和干扰,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经济发展演变态势,健全与LPR改革相适应的FTP体系,提高投资对当期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