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1)
- 2023(5876)
- 2022(4765)
- 2021(4923)
- 2020(3918)
- 2019(9353)
- 2018(9579)
- 2017(15868)
- 2016(10091)
- 2015(11624)
- 2014(12081)
- 2013(11192)
- 2012(10370)
- 2011(9613)
- 2010(10283)
- 2009(9650)
- 2008(10108)
- 2007(9709)
- 2006(9006)
- 2005(8394)
- 学科
- 管理(32643)
- 济(29079)
- 经济(29031)
- 业(25096)
- 企(24448)
- 企业(24448)
- 教育(20528)
- 中国(14229)
- 理论(13934)
- 方法(12530)
- 财(11944)
- 学(11562)
- 制(8211)
- 数学(8172)
- 务(7933)
- 财务(7899)
- 财务管理(7874)
- 数学方法(7863)
- 教学(7701)
- 业经(7664)
- 企业财务(7452)
- 策(7431)
- 和(7268)
- 银(6499)
- 银行(6492)
- 农(6266)
- 行(6063)
- 划(5911)
- 发(5768)
- 融(5623)
- 机构
- 大学(147166)
- 学院(138491)
- 研究(48528)
- 管理(47556)
- 济(44938)
- 经济(43307)
- 理学(37677)
- 理学院(37081)
- 管理学(36285)
- 管理学院(35939)
- 中国(34924)
- 京(34681)
- 教育(31109)
- 范(30219)
- 师范(30128)
- 科学(27932)
- 财(27332)
- 师范大学(24819)
- 江(24710)
- 所(24657)
- 北京(23439)
- 研究所(21830)
- 中心(21133)
- 州(19826)
- 财经(19792)
- 技术(18090)
- 经(17697)
- 院(17076)
- 职业(16725)
- 农(15004)
- 基金
- 项目(73860)
- 研究(63590)
- 科学(58702)
- 基金(49036)
- 家(40788)
- 国家(40247)
- 教育(38214)
- 社会(36186)
- 社会科(33673)
- 社会科学(33660)
- 科学基金(33619)
- 编号(29660)
- 成果(29602)
- 省(28710)
- 划(26876)
- 课题(23943)
- 基金项目(23666)
- 资助(20879)
- 年(20708)
- 自然(19380)
- 自然科(18897)
- 自然科学(18894)
- 项目编号(18633)
- 自然科学基金(18552)
- 部(18324)
- 重点(17972)
- 性(17689)
- 规划(17558)
- 教育部(16597)
- 研究成果(15779)
共检索到243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锦明 胡平凡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启示与局限并存:现象直观论肯定和强调组织中个体主观价值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它和教育管理理论化学派一样局限于从管理学视角来探讨教育管理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批判和克服自然科学范式主导下的教育管理理论的泛滥,但其借鉴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格林菲尔德提及的操作层面的教育管理研究手段和方法有数种,但未作出进一步的交待或示范。应加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并重视其推广应用,当务之急应倡导实证方法的运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慧玲
中世纪后期,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复兴带来了西欧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并使之逐渐发展成具有较为规范和制度化的学制、学位制度、院系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传统的旨在进行理智训练的教育机构,而且对于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传统、冲破中世纪神学一统天下以及启迪欧洲人的心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14世纪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人文主义传统 中世纪大学 复兴 思想自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燕 武忠远
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假设的探索,从最初的经济人,到现在的文化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出现均预示着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创新。西方管理实践活动始终没有离开人性假设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影响,这对构建中国式管理方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管理理论 管理方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层林 王景发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以群体为价值主体,价值取向是责任和义务。西方则以个体为价值主体,价值取向是个人的权利。中西方人本思想对图书馆服务、管理和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
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 图书馆管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文章通过考察西方“人文主义”一词的演变,揭示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哲学价值观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并从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存在的事实出发,探讨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教育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扈中平
教育既具有科学性 ,又具有人文性 ,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必须同时运用科学的方式和人文的方式 ,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思想。教育学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但不能自然科学化 ,否则就意味着教育学的死亡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科学性 人文性 科学人文主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照明
伴随着当代空间问题的凸显和空间思想的发展,空间批判理论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发展视角构建总体性的当代空间批判理论,才能够真正释放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彻底的革命立场和批判精神。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构建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实践中,缺少后发展的视角,多数拘泥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话语权"尤为重要的当今世界,从后发展视角构建独立自主的科学空
关键词:
空间批判 后发展 方法论 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问世算起,西方教育学至今已走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其间,理论的更替、学派的兴衰,几乎构成了西方教育学发展最鲜明的外显特征。本文试图运用当代科学哲学中“范式”这一概念来规范并描述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期望能在方法论层次上为发展和繁荣我国教育学理论提供某些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辉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大多表现为描述式研究、思辨式研究、实证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缺乏批判性研究的基础。建立在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批判研究因其独特的立场、价值取向、方法论特点和研究途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学应当建立起批判研究的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批判话语和研究范式。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匮乏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结合现实提出若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批判研究的对策思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者应致力于批判性研究的本土化和创造"实践的理论",以免陷入过于知识化的误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批判理论 批判性研究 方法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祝刚 徐国兴 林琦 史可媛
国际教师专业学习受“过程—结果”线性论、理论应用型等“树状思维”的宰制,集中表现为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困境。德勒兹后批判人文主义理论提出的聚集、块茎思维与线喻理论为重构教师专业学习思维与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打破教师专业学习的二元对立、静止、割裂的思维模式,寻求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多元化、异质性。教师专业学习因此面临三方面的视角转变:在本体论层面,教师专业学习被视为一种涉及多种要素的、高度中介的“人类共存主义”活动;教师专业学习活动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生成,具有政治性和情境性特征;规避克分子线的束缚,运用分子线和逃逸线进行教学活动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国旺
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借鉴当代西方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在于,批判实在论以马克思为思想先驱,同时从异端经济学中提炼方法论合理内核,因此能够为我们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提供新的视域。必要性在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异端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彰显隐含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兆锋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人提出旨在超越重科学轻人文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提出此一教育模式的内在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和人文并非从来就是分裂与对抗的,两者都应以人作为最终的目的,以理性作为自己的手段,两者的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是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相互需要。故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文;它把科学作为工具和手段,以人文保证目的和方向。它的最高宗旨,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当中促进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
关键词:
科学 人文主义 教育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琳
“诺斯悖论”现象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具有局限性,对它的批判需要追溯到方法论本身,即揭示个人主义方法论在进行制度分析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二重性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阐明了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国家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一致程度。“诺斯悖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悖论。国家二重性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和细化,对认识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