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9)
- 2023(4367)
- 2022(3789)
- 2021(3678)
- 2020(3236)
- 2019(7372)
- 2018(7212)
- 2017(12812)
- 2016(7245)
- 2015(8557)
- 2014(8328)
- 2013(7705)
- 2012(7279)
- 2011(6680)
- 2010(7164)
- 2009(6717)
- 2008(6905)
- 2007(6532)
- 2006(6000)
- 2005(5552)
- 学科
- 济(26197)
- 经济(26151)
- 管理(17234)
- 业(16065)
- 企(13780)
- 企业(13780)
- 中国(9300)
- 方法(8780)
- 教育(7876)
- 农(6985)
- 理论(6831)
- 学(6807)
- 数学(6713)
- 数学方法(6487)
- 财(5920)
- 制(5144)
- 关系(5086)
- 贸(5052)
- 贸易(5045)
- 业经(5000)
- 易(4900)
- 教学(4816)
- 融(4758)
- 金融(4758)
- 农业(4270)
- 银(4245)
- 银行(4235)
- 地方(4234)
- 策(4090)
- 行(4066)
- 机构
- 大学(105953)
- 学院(96922)
- 研究(38037)
- 济(36125)
- 经济(35179)
- 管理(32330)
- 中国(27323)
- 理学(27038)
- 理学院(26587)
- 管理学(25685)
- 管理学院(25487)
- 京(24203)
- 科学(22744)
- 所(19476)
- 财(17917)
- 研究所(17425)
- 范(17384)
- 师范(17241)
- 中心(16808)
- 农(16382)
- 江(16175)
- 北京(16040)
- 师范大学(14121)
- 教育(13985)
- 业大(13738)
- 财经(13646)
- 院(13630)
- 农业(12709)
- 州(12613)
- 经(12410)
- 基金
- 项目(59473)
- 科学(46348)
- 研究(45270)
- 基金(42037)
- 家(37601)
- 国家(36776)
- 科学基金(30190)
- 社会(27505)
- 社会科(25738)
- 社会科学(25727)
- 教育(23158)
- 省(22361)
- 基金项目(21005)
- 划(19781)
- 自然(18906)
- 编号(18700)
- 自然科(18485)
- 自然科学(18478)
- 成果(18434)
- 自然科学基金(18131)
- 资助(17931)
- 课题(14182)
- 大学(14129)
- 重点(13788)
- 部(13479)
- 创(12036)
- 发(12023)
- 年(11970)
- 性(11932)
- 教育部(11747)
共检索到17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
国家与政府始终是大学兴衰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和政府不断干预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干预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其特点,显示了国家与大学之间存在自由与控制、合作与抗争的基本矛盾,过程干预、目标干预和选择性干预是其三种国家干预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依其办学历程可分为古典大学和创办于19世纪之后的现代大学。古典大学通过教育理念的革命而获得新生,后发的现代大学继承古典大学的合理传统,并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而实现了迅速崛起。在两类大学发展成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式,即强制性理念变迁与自主性理念变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演进受社会环境、时代潮流、领袖人物、学校传统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教育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 演进方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本文从历史和国际视野审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话题,探讨其中蕴含的制度和组织意义。大学是一种受制度环境影响明显的组织形式,国家与大学之闽的关系构成大学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办学行为和绩效。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视角提出四个命题,利用文献资料予以阐述:第一,国家监督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容易产生分化,兼顾规模和质量目标;相反,国家控制型高等教育系统在将公平目标作为优先选择时,不得不以牺牲效率甚至质量目标为代价。第二,精英大学容易存在于国家监督模式以及持精英主义政策下,不易存在于持平等优先主义的国家控制模式下。第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承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距离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与教育投入存在必然联系,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继续加大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同时高等院校也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投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重要论断再次鲜明指出了高校的政治属性和目标任务。中国高校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深深扎根中国大地,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全面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舞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对19世纪德国大学和20世纪美国大学的兴起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是指在国家危机中催生的、一种比既往模式更能有效运作的知识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因此是大学组织在制度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发展中国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吗?瞿振元【编者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力争到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人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贵
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中 ,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支撑 ,学校教育实力的目标定位是本国或本地区的一流水平 ,学校建设的逻辑步骤是根据一流办学目标 ,建设一流教师队伍、进行一流教学和科研、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我国在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中 ,当前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加大教育投入
关键词:
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形成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辉 贺随波
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方面,更体现在它的符号意义,它像"理性神话"一样影响着其他大学组织,甚至是政府的行为。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发挥"理性神话"的方式是合法性机制。具体而言,世界大学排名的兴起,并日益受到重视,界定了何为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强化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认知合法性;研究型大学的垄断地位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规范合法性;各国兴起的"世界一流大学运动"赋予了世界一流大学以政治合法性,并逐渐形成文化—认知层面的合法性;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扩散一方面传播并强化其规范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社会认知合法性,这又与那些有留学背景的学者和大学管理者直接相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涛 高炜红 吴剑平
本文对现有的7个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并选取其中不同年度的10个排行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入选10个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的入选频次的统计,得到在众多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并从入选频次角度来考察世界大学的分类和定位。同时分析了我国各高校在10个排行榜中的情况。
关键词:
全球性大学排行榜 入选频次 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学良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伍红林
认为尊重学术的传统,与时俱进的改革,吸引与培养一流人才,追求个性与卓越,先进办学理念与使命的导引,激烈的竞争,缜密的制度及优秀的校长等因素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这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必须尊重大学的学术逻辑与相对独立性,提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构建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态环境及改革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