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4)
2023(2341)
2022(1875)
2021(1718)
2020(1441)
2019(3447)
2018(3286)
2017(6237)
2016(3457)
2015(3944)
2014(4079)
2013(3986)
2012(3809)
2011(3513)
2010(3590)
2009(3243)
2008(2959)
2007(2640)
2006(2378)
2005(2274)
作者
(10623)
(8904)
(8867)
(8455)
(5885)
(4388)
(3962)
(3608)
(3360)
(3213)
(3171)
(3101)
(2971)
(2937)
(2906)
(2867)
(2838)
(2537)
(2533)
(2509)
(2184)
(2175)
(2097)
(2083)
(2025)
(1994)
(1985)
(1900)
(1815)
(1769)
学科
(16025)
经济(16015)
地方(7617)
(6938)
管理(6781)
中国(6268)
(5325)
方法(5142)
数学(4739)
数学方法(4701)
农业(4072)
(3753)
企业(3753)
地方经济(3418)
(3414)
业经(2801)
(2665)
环境(2572)
土地(2551)
(2515)
贸易(2510)
(2409)
(2363)
城市(2143)
(1954)
金融(1953)
(1915)
劳动(1915)
资源(1802)
生态(1779)
机构
学院(47954)
大学(47351)
研究(19539)
(19017)
经济(18563)
管理(16896)
中国(14305)
理学(14052)
理学院(13780)
管理学(13438)
管理学院(13343)
科学(12851)
(11554)
(9911)
(9597)
中心(9505)
研究所(9067)
业大(8174)
(8141)
(7977)
(7698)
北京(7689)
师范(7650)
(7432)
农业(7390)
(6836)
(6832)
(6700)
财经(6402)
师范大学(6314)
基金
项目(34445)
科学(26897)
基金(24564)
研究(23957)
(22216)
国家(22032)
科学基金(18434)
社会(15041)
社会科(14186)
社会科学(14181)
基金项目(13437)
(12668)
自然(12640)
自然科(12271)
自然科学(12264)
自然科学基金(12011)
(11954)
教育(10637)
资助(9925)
编号(9518)
(8055)
重点(7869)
(7439)
课题(7262)
成果(7195)
计划(6589)
(6523)
科研(6360)
大学(6327)
发展(6297)
期刊
(23309)
经济(23309)
研究(14840)
中国(12853)
(8522)
科学(8158)
学报(8065)
大学(6013)
农业(5731)
学学(5701)
教育(5700)
管理(5570)
(5433)
(4721)
金融(4721)
资源(4709)
技术(3738)
业经(3472)
问题(3434)
(3371)
(3328)
经济研究(3276)
财经(3001)
城市(2862)
(2646)
现代(2426)
地理(2294)
科技(2282)
(2271)
林业(2187)
共检索到7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悦  李钢  金安楠  黄雨珊  徐蓝青  杨卓  
校外托餐场所作为新型教育辅助设施,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食休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学生在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值得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论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研究区,基于校外托餐场所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调研方法,解析校外托餐场所的基本功能、布局选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校外托餐场所主要服务对象为低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儿童托管需求的家庭,具有育儿辅助和儿童“中转”“寄存”功能,服务类型包括学生托管、餐饮起居、作业辅导等;(2)空间上多分布在雁塔区中部与北部,呈“东—西”走向,与城区空间形态和各街道发展状况相契合,主要开设在传统中多层小区、高层公寓式小区与单位家属院内,集中于1~5层的低楼层;(3)区域人口、教育环境、投资成本和空间位置影响其布局选址,其中中小学数量与分布、小区数量与分布、距中心城区距离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结合需求群体,从城区、街道、门店3个尺度,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并结合“双减”政策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发展政府主导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汉杜陵遗址区域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条创新途径。文章以汉杜陵遗址区为例,对文化产业集群的条件、目标定位、产业定位、集群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政府应尽的重要职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晓君  乔佚  
在城市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研究棚户区改造安置模式选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模式与城市内涵式发展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棚户区改造安置模式选择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西安市为例,选取了作用于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比例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系数、棚改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棚改居民就业水平和货币化安置评估价值上浮比例4个变量,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西安市在安置模式选择中,集中异地安置模式适用于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的区域,可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促进集中异地安置;货币化安置模式适用于需要提升GDP规模且商品住房库存较大的区域,可主要通过提高棚户区居民就业水平来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以提高货币化安置评估价值上浮比例和棚户区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为辅助;在不影响区域整体规划且商品住房库存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可选择集中就地安置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馨  裴成荣  
文章以西安为例,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理想解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991—2015年的测度值都呈现出局部波动、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继续上扬的趋势,而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收敛的趋势。综合评价的测度值从1991年的0.069增加到2015年的0.835,增长了12倍,并且自然因素影响最大,文化因素的作用开始显现。基于定量分析,探讨了处于遗址片区的城市,在特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应当努力的方向,从而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成为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州市吴江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年来,中心围绕"服务和发展民生,稳定并扩大就业"的宗旨,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境外人员入境就业、提供失业保险服务和档案托管服务,指导全区公共职介机构开展工作,搭建区级人力资源市场等。中心优质的服务内容、创新的服务手段、优美的服务环境受到社会各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就业水平高低与经济增长快慢相吻合,扩大就业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管子》就业思想的要点是:提倡侈靡的消费,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提高就业弹性的政策措施是: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就业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西安市热力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是承担西安市集中供热的专业化公司,筹建于1983年,并于1985年冬季正式对外供热。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热力、电力的生产、供应;热力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技术咨询服务;粉煤灰综合利用;保温材料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为热力、电力的生产供应。公司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由各供热站生产的高温热水、工业蒸汽通过热力管道向各用热、用汽用户供应热媒介,用以工业蒸汽及冬季取暖、洗澡和夏季的热制冷。公司现有职工700余人,所辖三个基层单位,两个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漆向东  
优化就业结构能产生扩大就业的结构效应。因为就业结构优化促进了就业质量提高,从而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经营效率提高、对劳动者个体人力资本提升和创造潜能发挥、对国家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都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有效增长,扩大就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治  
~~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月季  
收入分配是影响需求和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市场需求不旺和就业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继续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扩大需求和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启用公平分配政策,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不断扩大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天勇  
未来 10年间 ,如何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难题 ,而且也是一个最重大、最尖锐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扩大就业机会应从战略、策略和政策上认识和处理好十个重大关系 ,包括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和适度技术产业 ;调整企业结构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调整宏观政策取向 ;处理速度、结构与就业的关系 ;加快城市化进程 ;增强人口地区流动 ;安排好社保规模与就业水平的关系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以及处理城市建设与增加就业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勤  王东海  蒋代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唐龙  
受遗产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限制,城郊区大遗址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遗址区内外的经济分化以遗址保护区区划界限为壑,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乡交错区的大遗址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土地制度、政府规制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了城郊区大遗址区保护用地流转存在的制度因素,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