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3)
2023(9730)
2022(8279)
2021(7678)
2020(6615)
2019(15654)
2018(15618)
2017(30708)
2016(16813)
2015(19463)
2014(19776)
2013(19696)
2012(18382)
2011(16572)
2010(16773)
2009(15680)
2008(15580)
2007(14240)
2006(11998)
2005(10776)
作者
(50400)
(42183)
(42027)
(40230)
(26644)
(20321)
(19249)
(16553)
(15791)
(15068)
(14272)
(14166)
(13361)
(13353)
(13274)
(12997)
(12983)
(12520)
(12195)
(12061)
(10539)
(10520)
(10440)
(9543)
(9523)
(9473)
(9336)
(9304)
(8485)
(8480)
学科
(77902)
经济(77847)
(43000)
管理(42805)
方法(38767)
(35143)
企业(35143)
数学(33993)
数学方法(33391)
(20560)
地方(17966)
中国(17762)
业经(16763)
(15236)
(14723)
农业(13371)
(12861)
贸易(12857)
理论(12838)
(12383)
(11963)
(11685)
产业(11218)
技术(10931)
环境(9889)
地方经济(9319)
(9178)
银行(9156)
(9072)
金融(9069)
机构
学院(247558)
大学(245414)
(99399)
经济(97246)
管理(95494)
理学(82731)
理学院(81713)
研究(81383)
管理学(79866)
管理学院(79410)
中国(60158)
科学(52741)
(52669)
(42881)
(42283)
(41804)
业大(38552)
中心(38374)
研究所(38249)
(37679)
财经(34157)
农业(33909)
(33803)
师范(33495)
北京(33109)
(30794)
(30348)
经济学(30217)
(28987)
经济学院(27461)
基金
项目(166128)
科学(130032)
基金(118758)
研究(118386)
(103617)
国家(102805)
科学基金(88110)
社会(73723)
社会科(70034)
社会科学(70010)
(66772)
基金项目(63220)
自然(58225)
自然科(56885)
自然科学(56871)
(56092)
自然科学基金(55842)
教育(55182)
资助(49693)
编号(48857)
成果(38946)
重点(37832)
(36739)
(35940)
(34440)
课题(34056)
创新(32215)
科研(31980)
计划(31202)
大学(30457)
期刊
(108109)
经济(108109)
研究(67094)
中国(46626)
学报(38963)
(38395)
科学(36641)
管理(33504)
(32550)
大学(29102)
学学(27534)
教育(26162)
农业(26111)
技术(23701)
业经(18795)
(18537)
金融(18537)
经济研究(17186)
财经(16585)
统计(15370)
(14971)
问题(14784)
(14357)
(14305)
技术经济(13630)
决策(12827)
(12394)
资源(12345)
商业(12234)
科技(12052)
共检索到356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东前  郭瑞斌  才超  马蓓蓓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聚类分析和洛伦兹曲线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格局、集聚区以及布局模式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视角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总体呈集聚分布,但其分布渐趋均衡;其次,从时间尺度看,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2000—2012年在城墙区集聚区基础上又形成了若干弱集聚区和新型集聚区,集聚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第三,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演化规律表现为由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布局模式,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综合网络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杰  薛东前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鹏  
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钢材交易与流通的区域中心。本文从西安钢材市场存在的布局过于集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入手,从钢材市场的布局原则出发,对西安钢材市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小兰  高颖  
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历史使命,高校的职业技能教育应该直接与社会对接,大力关注社会的供应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首先立足于基本,应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陶瓷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更加广泛的拓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努力搭建学生的陶瓷创意基地,千方百计提供学生们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更早,更快的适应环境、走向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原  马玉娟  
最近,艺术品份额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产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产品推出之初,其价格经历着大涨大跌。针对此现象,本文首先对艺术品份额概念及影响份额价格波动的市场供求、艺术品标的物价值这两个市场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天津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案例,分析其现象背后的成因,并针对当前刚刚起步的艺术品份额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平  
数字内容产业也被称为“创意产业”或“信息产业”,具体来说,是创作、开发、打造和预售信息产业的服务型行业,在科学技术日趋发展的当下,文化艺术产业的数字化逐渐成为社会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对此,有必要展开文化艺术管理体系中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结构体系研究》一书作为华北电力学院的科学研究成果,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系统分析文化艺术管理体系中数字内容产业的成长内因、资源管理等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浩南  
不妨让文化艺术进店堂浩南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艺术已不再是书房里的学问,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明确地要求文化艺术为商业营销活动服务。商业和文化艺术的“联姻”,这不但是商业经营管理和大众消费向高层次、高格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的客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允春  侯哲伟  
以郑州机场周边区域2005-2019年物流企业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在整体分布上逐渐与主要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圈层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运输型“先内后外”、服务型“持续向内”布局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逐渐形成聚集分布且聚集规模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园区聚集型“”龙头带动型”“城镇依附型”聚集特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枢纽机场正由单一航空物流枢纽转变为综合物流枢纽。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既丰富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其他机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娅妮  
我国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展现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植于此的民间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许多民间艺术逐渐走向消亡,使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的情形。寻求促进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在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模式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有些产业开发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山东省民间艺术是齐鲁大地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同时也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为例进行民间产业开发模式研究,对于发展我国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帆  王歆妙  陈孙延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教结合"战略已成为一种制度创新模式,既引领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也指导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支撑和人才引育,产教互动的特征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四所综合型高校的个案研究,试图厘清当前普通高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模式及其产教互动特征。未来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应当形成对共同治理需求的深度共识,探索符合实际的产教融合领导机制;加大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向认同,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的产教融合;推动对关键资源需求的共同理解,完善"人财物"等关键环节的机制保障,真正实现从"产教互动"到"产教融合"的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瑞峰  崇丽娜  
自然与社会环境直接影响文化艺术的形成。作为原始宗教形式,萨满是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很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通过分析萨满艺术的原始本质及现代影响,探讨做大做强以萨满文化艺术为主的地方民族文化产业,从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开发社会经济及文化价值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红霞  王芳  刘阿宝  
本着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与制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为基本要求,创设"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技能与就业方向对接;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知识与未来发展对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勇  闫晓从  
河北区域拥有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燕赵大地上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流传至今,受到了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缺乏时代性的创新,使本来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加速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失去了活力。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化管理,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和开发,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品牌效应和区域特色,以此来促进河北区域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吕蓉  
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大大加快,在8区县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土地流转区域范围得到不断拓展,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向多样化发展,流转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且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重视程度提高,土地流转形式更加规范化。文章在分析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流转特征、以产权改革促进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选取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土地流转"高陵模式"为例,分析其具体的实践策略,总结出"高陵模式"中流转土地建农场、小面积土地流转给园区、不改变流地农业生产性质的三大现象。以土地流转"高陵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参考,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战略意义,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机构、流转机制、配套体系等方面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研究,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