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5)
2023(13375)
2022(11644)
2021(10925)
2020(9254)
2019(21292)
2018(21236)
2017(40639)
2016(22456)
2015(25427)
2014(25455)
2013(25313)
2012(23388)
2011(21145)
2010(21197)
2009(18963)
2008(18698)
2007(16509)
2006(14626)
2005(12340)
作者
(67177)
(56040)
(55745)
(52856)
(35741)
(26863)
(25226)
(21973)
(21433)
(20076)
(19424)
(19014)
(17970)
(17693)
(17248)
(17221)
(16908)
(16435)
(16122)
(15978)
(13975)
(13912)
(13641)
(12865)
(12549)
(12485)
(12473)
(12336)
(11247)
(11210)
学科
(86552)
经济(86390)
管理(62148)
(57507)
(47427)
企业(47427)
方法(39839)
数学(34261)
数学方法(33845)
(24996)
(22771)
中国(22481)
(20369)
地方(19676)
业经(19584)
农业(16470)
理论(15029)
(14855)
(14684)
环境(14604)
(13969)
贸易(13962)
技术(13867)
(13469)
(12615)
(12572)
教育(12571)
财务(12479)
财务管理(12456)
企业财务(11801)
机构
大学(319112)
学院(315896)
管理(124494)
(116202)
经济(113364)
研究(109085)
理学(108179)
理学院(106817)
管理学(104707)
管理学院(104145)
中国(79184)
科学(73046)
(70241)
(57561)
(56289)
业大(52518)
(52496)
研究所(51999)
中心(49557)
(47296)
农业(45412)
(44954)
师范(44475)
北京(44227)
财经(42116)
(40066)
(38407)
(38349)
师范大学(36253)
技术(34685)
基金
项目(224083)
科学(174951)
基金(160935)
研究(160267)
(142436)
国家(141244)
科学基金(119856)
社会(97662)
社会科(92167)
社会科学(92141)
(87979)
基金项目(86828)
自然(80942)
自然科(78974)
自然科学(78954)
自然科学基金(77500)
(75545)
教育(73917)
编号(65909)
资助(65567)
成果(53462)
重点(50952)
(48698)
(47466)
(46143)
课题(45943)
科研(43410)
创新(43029)
计划(42189)
大学(40844)
期刊
(127373)
经济(127373)
研究(89529)
中国(63766)
学报(56543)
(51454)
科学(51343)
管理(43366)
大学(41383)
教育(38926)
学学(38601)
(37979)
农业(36058)
技术(26916)
(22755)
金融(22755)
业经(21082)
图书(20340)
财经(19224)
经济研究(18839)
(18460)
资源(17428)
问题(16670)
科技(16505)
(16310)
(15682)
理论(15126)
业大(14931)
技术经济(14502)
实践(14066)
共检索到459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建兴  韩申山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影响、土地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了建设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5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水平和障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绩效指数从2006年的0.189 9涨到了2015年的0.795 1,年均增长12.26%,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显著。从影响因素看土地利用效益的绩效指数增长最为显著,生态环境影响的绩效指数增长最小。2006年土地利用效益是影响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阻碍的因素,障碍度达到了36.52%,到了2015年,生态环境因素变成了最大阻碍因素,障碍度达到了73.37%。研究认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今后提升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树蓉  周晓唯  
本文从现有农民工参保率低的文献研究出发,采用利益相关方的视角,研究西安市建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率低的问题。本文充分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其对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影响,以解释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低参与率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根据详实的问卷和访谈进行数据分析的定性研究,本研究认为占主导地位的利益相关方,即包括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努力确保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公平机会,这是农民工参保率低的重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积极鼓励农民工去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变建筑企业通过二级合同分包来雇佣工人的用工方式,以及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树蓉  周晓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王慧敏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环境绩效的建设用地供应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水平,判定影响绩效水平的障碍因子。[方法]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5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及因子障碍度进行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绩效呈波动式上升,经济绩效贡献度降低,公平绩效有所提升,环境绩效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结构障碍度平均达到58.44%,其后依次是经济障碍度、公平障碍度、环境障碍度,均值分别为14.84%、13.66%和11.24%。[结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旧处于中级水平。结构与经济是制约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的主要方面,而公平与环境则对土地供应绩效贡献度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凯  赵强军  
土地利用协调性分析是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子系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根据协同发展理论,构建了衡量土地利用协调性的评价方法,利用西安市2002~2009年间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子系统的数据资料,对西安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在2006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土地利用效益和协调度逐年提高,到2009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有序度为0.692,土地系统协调度为0.035,土地利用处于较高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张慧敏  
本文运用熵权法构造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并将其纳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模型(DEA)中,在考虑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了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基本有效,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面积出现的冗余比较高,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萍  支晓娟  
本文探讨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的深层次问题,疏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通道。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国家垄断、对土地市场供应和收入模式产生的冲击和重要影响;讨论现行制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用途限制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界定等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成的制约作用。认为应该对未来城乡土地市场进行重新认识和构建,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规定,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真正纳入到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之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谢媛媛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GIS方法分析武汉市1996~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特征并对其进行障碍因素诊断。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0年武汉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稳步上升。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土地结构表现为汉口—武昌—汉阳—郊区圈层式递减分布特征,生态效益总体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特征,土地集约利用的投入水平呈现以江汉区为核心的圈层式递减分布特征,土地集约利用可持续指标表现为江北片-江南片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障碍因素诊断得出具体影响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学云  
目的:研究西安市学习障碍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方法:选取西安市两所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1-6年级学生,筛选出259名学习障碍学生,对其进行感觉统合评定。结果:学习障碍小学生中,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为31.27%和24.71%;不同年龄组在总体上和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感觉统合失调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女生;基本不存在校际差异。结论:多数学习障碍小学生都存在轻重不一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对于他们,最好方法的治疗是给予感觉统合训练,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汉蓉  
通过对重庆市企业进行实际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障碍因素对企业合作绩效及其维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只有通过宏观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创新, 对研究文化、创新过程、创新方法和人员角色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与重组,才能构筑起符合现代技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杨庆媛  
耕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2个方面分析了实现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耕地划分为四大类,同时,探讨了各种耕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连璞  刘笑明  
非旅游者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要使其潜在的旅游需求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决策,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出游的障碍性因素。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探究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类型城中村居民出游障碍性因素的构成及区别。研究发现:城中村居民的出游障碍性因素较为普遍,不同类型的群体对不同的障碍性因素的敏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城中村居民出游的障碍性因素有多元化特征,经济因素和时间因素仍然是主要障碍性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建议,为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郭继远  
苹果问题是目前陕西广大果农和政府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方面通过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可发现陕西苹果确实有比较优势,但是在新贸易条件下,如果不能改变仅依靠资源求发展的状况,陕西充其量只是苹果产业链条的一个末梢,一个提供原材料的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对陕西苹果产业发展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力求为陕西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实   陈丽捷   洪宇   刘金福   阙翔   李意敏   何东进   赵婧雯  
【目的】根据湿地“碳库”特征,构建湿地碳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以长时间尺度观测数据为基础,评价滨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为相关部门管理湿地碳库提供依据。【方法】以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评价对象,采用DPSIR模型,筛选出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碳储量在内的32个指标;结合专家法、熵权法等构建泉州湾湿地碳库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遥感技术、统计学方法,基于遥感影像、野外实测数据及政府公开数据评价湿地生态安全状况,并借助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影响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2012—2021年泉州湾湿地碳储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碳储量最低,为168 221×10~6 t, 2020年碳储量最高,为654 463×10~6 t。生态始终处于较安全状态,生态安全最低值出现在2012年,为0.399,最高值出现在2021年,为0.451;驱动力指标、影响指标、压力指标、响应指标数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状态指标数值以2015年为分界点,先增加后减少。【结论】利用与保护之间的长期博弈及湿地本身的脆弱性可能是导致泉州湾湿地碳储量和生态安全情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人均耕地面积、地表水资源量、单位GDP电耗、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一产业产值是近年泉州湾湿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一飞  李芳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征询的基础上,列出22个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结构化分析,得到建筑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通过交叉影响矩阵相乘分析,对影响因素按照驱动和依赖要素进行分类,从而找到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和干预的重点。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