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9)
2023(12399)
2022(10300)
2021(9547)
2020(7841)
2019(18170)
2018(18203)
2017(35240)
2016(19416)
2015(21797)
2014(22003)
2013(21557)
2012(19406)
2011(17312)
2010(17048)
2009(15507)
2008(14933)
2007(12964)
2006(11412)
2005(10003)
作者
(55913)
(46195)
(45900)
(43833)
(29523)
(22187)
(20807)
(18245)
(17698)
(16495)
(15897)
(15459)
(14684)
(14532)
(14406)
(14060)
(13789)
(13731)
(13297)
(13108)
(11527)
(11317)
(11089)
(10481)
(10385)
(10277)
(10267)
(10207)
(9321)
(9121)
学科
(77617)
经济(77535)
管理(55200)
(50926)
(41415)
企业(41415)
方法(34396)
数学(29604)
数学方法(29289)
(22612)
中国(21319)
业经(18688)
地方(18315)
(17856)
(17012)
环境(15587)
农业(15153)
(13034)
理论(12764)
(12647)
(12119)
贸易(12112)
技术(11897)
(11789)
(11688)
(11073)
(10846)
财务(10779)
财务管理(10763)
教育(10369)
机构
大学(270632)
学院(269236)
管理(109230)
(103311)
经济(100960)
理学(95042)
理学院(93964)
管理学(92262)
管理学院(91800)
研究(90270)
中国(65437)
(59059)
科学(58425)
(44851)
(44762)
(43995)
业大(42349)
研究所(41309)
中心(40804)
(38783)
北京(37374)
(37125)
师范(36810)
财经(36691)
农业(34300)
(33417)
(33377)
(32155)
经济学(29943)
师范大学(29938)
基金
项目(192217)
科学(150860)
研究(140453)
基金(138584)
(120646)
国家(119639)
科学基金(103082)
社会(87625)
社会科(82920)
社会科学(82898)
(75170)
基金项目(74690)
自然(67508)
自然科(65852)
自然科学(65838)
自然科学基金(64617)
(63483)
教育(63461)
编号(57790)
资助(56067)
成果(45883)
重点(42771)
(41387)
(41187)
(39502)
课题(39478)
创新(36797)
科研(36555)
国家社会(35483)
大学(35217)
期刊
(113724)
经济(113724)
研究(77755)
中国(49851)
学报(43583)
科学(40507)
(40305)
管理(38829)
大学(32647)
(31749)
教育(30816)
学学(30624)
农业(28451)
技术(23138)
(20432)
金融(20432)
业经(19776)
经济研究(17149)
财经(16747)
图书(15478)
问题(15354)
(14334)
(14167)
科技(14112)
资源(13776)
理论(13759)
实践(12828)
(12828)
技术经济(12774)
现代(12752)
共检索到384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淑茹  贺萍  
在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下,西安市的工业生态化转型已是刻不容缓。为明确其工业生态化发展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将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对工业产值的弹性脱钩值作为动态指标,建立工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安市2001—2015年的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工业烟粉尘去除率、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能源消耗情况与污染排放情况在主成分中有较大载荷,是影响工业生态化得分的主要因素;研究期内西安市的工业生态化主成分综合得分逐年上升,工业经济虽与资源消耗逐步实现脱钩,但并未与工业污染排放实现脱钩;进而在分析西安市工业生态化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健全补偿政策、建立生态导向的发展规划体系、推动区域工业生态化转型等方面提出促进西安市工业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璞周  卫海燕  杨芳  
以西安市为例,对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其对城市资源产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卫海燕  王莉  方皎  宋雪娟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1991—2007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与缓解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卫海燕  王威  杨芳  吴璞周  惠俊刚  
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城市资源压力的加大,为了找出它们之间定量的数字特征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近1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资源压力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缓解城市资源压力和协调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梦桃  周忠学  王明  韩晔  
都市农业景观受城市化作用日益显著,揭示城市化水平对都市农业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规律对科学规划都市农业用地、协调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西安市南郊为例,运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GWR模型,通过测评城市化水平、都市农业景观生态质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了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13年西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投资情况以及综合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均表现出从主城区向远郊区降低的递减格局。2城市化导致区域都市农业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下降,都市农业景观生态质量由城市核心区向外围乡村地域上升,表现出与城市化空间格局相反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伟  李广志  
工业用地在城市化新增建设用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原因,西安工业用地存在布局混乱、产出效益低等问题,随着土地价格市场化,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利用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实地调研资料和统计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缓冲区分析和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圈层分析、扇区分析和环交通线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工业空间圈层和扇区特征明显,工业用地呈郊区化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集聚"与"扩散"同在,前期以"扩散"为主,后期以"集聚"为主导,同时表现出对铁路依赖的减少和对城市快速路的青睐。最后,从加快工业集聚和促进工业郊区化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西安工业用地布局的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西安市热力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是承担西安市集中供热的专业化公司,筹建于1983年,并于1985年冬季正式对外供热。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热力、电力的生产、供应;热力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技术咨询服务;粉煤灰综合利用;保温材料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为热力、电力的生产供应。公司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由各供热站生产的高温热水、工业蒸汽通过热力管道向各用热、用汽用户供应热媒介,用以工业蒸汽及冬季取暖、洗澡和夏季的热制冷。公司现有职工700余人,所辖三个基层单位,两个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爱萍  
本文是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调查(详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全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已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蓉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安市水资源供给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将愈加突出。西安市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利用中对水环境破坏严重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下 ,使原本很少的水资源更为短缺。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构建了西安市水资源利用的外部约束机制 ,并从现实出发探索了水资源利用的内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庆  邢姝媛  
[目的]面对人地关系紧张、粮食安全严峻的形势,走集约挖潜、生态兼顾的耕地利用模式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协调好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构建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分析西安市1999~2014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程度的时空分异。[结果]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协调发展度整体上逐年增加,协调发展等级由最初的轻度失调转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但近年来协调发展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从空间上看,西安市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高陵县、灞桥区的变化较显著。[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市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实现耕地生态集约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馨  裴成荣  
文章以西安为例,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理想解法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991—2015年的测度值都呈现出局部波动、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继续上扬的趋势,而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测度值都表现出收敛的趋势。综合评价的测度值从1991年的0.069增加到2015年的0.835,增长了12倍,并且自然因素影响最大,文化因素的作用开始显现。基于定量分析,探讨了处于遗址片区的城市,在特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改善应当努力的方向,从而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成为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敬儒   岳邦瑞   兰泽青  
城市扩张造成秦岭北麓生态交错带环境发生显著退化,如何针对生态交错带特征开展区域生态修复,成为亟待研究的规划技术问题。文章借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一般方法,结合秦岭北麓人工自然交错带、山地平原过渡带的生态特殊性分析,选择西安市鄠邑区为对象开展研究,提出适宜人工自然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分析4步骤,包括: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识别、交错带景观资源整合,并基于此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交错带修复的基本思路与分区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荆治国  周杰  詹涛  齐丽彬  张昌盛  
在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最终能源足迹概念。即地球上消耗的能源最终由太阳辐射提供,而能源生态足迹就是消耗能源所需的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建成地面积。相应的,不再使用化石能源地概念。同时,将海洋提供的生态资源,纳入内陆居民人均生态承载力范畴。以西安市1997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本文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上述调整后的方法对10年间西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传统生态足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赤字由1997年的1.07hm2,逐渐增加至2006年的1.40hm2,始终处于生态赤字状况。而调整后生态足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西安市一直处于生态盈余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其人均生态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