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5)
- 2023(5412)
- 2022(4527)
- 2021(4117)
- 2020(3584)
- 2019(7893)
- 2018(7973)
- 2017(14702)
- 2016(8272)
- 2015(9200)
- 2014(9480)
- 2013(9053)
- 2012(8352)
- 2011(7560)
- 2010(7528)
- 2009(7093)
- 2008(6914)
- 2007(6193)
- 2006(5507)
- 2005(4887)
- 学科
- 济(32901)
- 经济(32849)
- 管理(21247)
- 业(17476)
- 企(13215)
- 企业(13215)
- 方法(12378)
- 地方(10632)
- 农(10144)
- 数学(9662)
- 数学方法(9575)
- 中国(8528)
- 学(7625)
- 制(7281)
- 业经(7058)
- 财(6940)
- 农业(6907)
- 理论(6529)
- 体(6281)
- 环境(5185)
- 融(4975)
- 金融(4968)
- 地方经济(4961)
- 银(4838)
- 银行(4824)
- 行(4700)
- 贸(4265)
- 贸易(4265)
- 发(4235)
- 和(4179)
- 机构
- 学院(114645)
- 大学(111556)
- 管理(42365)
- 研究(40275)
- 济(40080)
- 经济(39003)
- 理学(35656)
- 理学院(35165)
- 管理学(34410)
- 管理学院(34189)
- 中国(30529)
- 科学(26702)
- 京(25356)
- 农(21993)
- 所(20413)
- 财(19522)
- 中心(19177)
- 江(19086)
- 研究所(18491)
- 业大(18052)
- 范(17998)
- 师范(17766)
- 农业(17156)
- 北京(16027)
- 州(15448)
- 院(15158)
- 财经(15003)
- 省(14314)
- 师范大学(14230)
- 技术(13601)
- 基金
- 项目(78232)
- 科学(61056)
- 研究(56079)
- 基金(55349)
- 家(48747)
- 国家(48334)
- 科学基金(41215)
- 社会(35205)
- 社会科(33267)
- 社会科学(33257)
- 省(32218)
- 基金项目(30175)
- 自然(27029)
- 划(26933)
- 自然科(26355)
- 自然科学(26346)
- 自然科学基金(25836)
- 教育(25766)
- 资助(22961)
- 编号(22853)
- 成果(17946)
- 发(17889)
- 重点(17498)
- 课题(17109)
- 部(16212)
- 创(15591)
- 科研(14831)
- 计划(14794)
- 创新(14641)
- 发展(14134)
共检索到17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赟敏 马耀峰 刘军胜
以入境游客、旅游企业、居民、政府4个利益主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的22项关于旅游供需协调的测量条款数据,采用均值和方差分析法,对西安市旅游供需协调的感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大利益主体对旅游吸引物要素中的城市风光、旅游景区价值和类型以及民俗风情感知度普遍较高。(2)入境游客与旅游企业、居民间的感知差异较显著。(3)四大利益主体对旅游接待设施的感知差异较小。(4)旅游企业与居民在市内交通和景区内部交通感知差异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白凯
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
关键词:
耦合模型 旅游产业 城市化 西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若凝 孙刘伟 朱玉芳 刘艳萍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发商收益过高,收益与保护责任不对等,当地居民收益相对较低,居民与旅游资源开发冲突等问题产生。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风景资源 旅游开发 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左冰
收益分配问题绝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的"正义"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旅游发展现实的大量观察和前人对于中国社会问题丰富的研究成果,把宏观制度研究与微观行为分析结合起来,将影响旅游收益分配的政治过程内生化、模型化,展现了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政治精英、商人利益集团、社区农民为实现各自的目标价值,在制度激励和约束下就利益的分配进行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本文指出,旅游收益不平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偏重于增长而未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仅仅依靠金钱
关键词:
旅游 分配正义 利益集团 社区增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刘丹 刘军胜
东道主和游客是旅游环境中的两个关键群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将对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陕西西安为例,运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东道主、游客对城市旅游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进而探讨旅游环境、居民与游客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环境感知质量正向影响居民好客度、友好意愿与游客满意度;居民好客度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游客行为影响旅游环境,但对居民好客度不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发现旅游环境、东道主的态度和游客的意向与行为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的逻辑路径。最后从主客交往视角,为城市旅游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钢 刘丹 刘军胜
东道主和游客是旅游环境中的两个关键群体,他们之间的互动将对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陕西西安为例,运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东道主、游客对城市旅游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进而探讨旅游环境、居民与游客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环境感知质量正向影响居民好客度、友好意愿与游客满意度;居民好客度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游客行为影响旅游环境,但对居民好客度不具有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发现旅游环境、东道主的态度和游客的意向与行为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的逻辑路径。最后从主客交往视角,为城市旅游环境感知质量与评价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牟红
长江三峡旅游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巨大的开发系统,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合理布局,发挥区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形成点、线、网、面的整体功能。根据长江三峡地区的旅游开发现状,设计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开发模式,形成共同利益的旅游开发合力。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利益协调 整合开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 李德荃 秦婷婷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越来越明显。如何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指出,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环保意识都不强,环保组织的能量远未达到足以制衡其他各方的程度,因此我国不存在所谓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制衡局面。这就需要建立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求能把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诉求与环境保护的大义切实有效地协调统一起来。进而本文论证:环境保护与获取经济效益并非绝对对立。只要树立起长远发展、永续享用的理念,旅游企业和游客也能成为环保的践行者。保护生态环境与旅游企业获取长远经济利益高度正相关,于是所谓森林生态旅游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利益主体 利益协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磊 陆林 杨钊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多元利益主体冲突已经成为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旅游规划是协调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温泉旅游规划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识别了温泉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主体,总结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探讨各利益主体在温泉旅游规划中的功能作用,提出调控不同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方法,并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对利益冲突问题实施监督,最终形成温泉旅游规划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安徽省温泉旅游有序发展,促进温泉旅游发展成果共享,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燕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及协调问题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从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单次博弈入手建立模型,并通过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探索实现利益协调的路径。提出完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机制和构建收益均衡分配机制,解决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协调问题。
关键词:
旅游企业 社区居民 博弈 利益协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宇
对一个由地接社和组团社所组成的旅游供应链在完全信息决策环境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采取了分散定价和合作定价两个定价协调模型。通过对分散定价和合作定价下旅游供应链的利润水平变化分析,得出旅游供应链在合作定价下的利润水平要高于分散定价下的利润水平,而地接社和组团社的利润分配取决于地接社的报价水平,最后为了减少旅游供应链中地接社的利益博弈行为,采用了shapley值法对旅游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协调。
关键词:
旅游供应链 利益分配 产品定价 协调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李振亭 高楠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持在0.7以上,对城市自然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弱,路径系数保持在0.5左右,旅游安全因子上升程度最大,提高了0.16;(3)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入境游客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值为0.357、0.226。研究结果对把握入境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加深对西安市旅游供给结构的认识,以及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