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3)
2023(3176)
2022(2843)
2021(2436)
2020(2180)
2019(5008)
2018(4843)
2017(9121)
2016(4952)
2015(6467)
2014(6660)
2013(6597)
2012(5572)
2011(4474)
2010(4637)
2009(4357)
2008(4457)
2007(3858)
2006(3396)
2005(3037)
作者
(14014)
(11462)
(11177)
(10773)
(7485)
(5534)
(5302)
(4355)
(4229)
(4146)
(3838)
(3716)
(3697)
(3668)
(3588)
(3522)
(3471)
(3313)
(3169)
(3132)
(2836)
(2747)
(2691)
(2620)
(2564)
(2559)
(2546)
(2506)
(2315)
(2252)
学科
(19935)
经济(19910)
管理(17935)
(15523)
(14048)
企业(14048)
(11356)
(9224)
财务(9191)
财务管理(9162)
企业财务(8361)
地方(7407)
中国(7296)
方法(7291)
(6551)
贸易(6547)
(6321)
数学(5963)
数学方法(5893)
(4903)
金融(4902)
业经(4707)
(4492)
(3866)
银行(3865)
(3527)
(3515)
(3316)
国际(3297)
(3231)
机构
学院(69134)
大学(65936)
(27607)
经济(27032)
管理(24786)
研究(23113)
理学(20467)
理学院(20228)
管理学(19941)
管理学院(19819)
中国(18850)
(15618)
(14160)
科学(13234)
(11577)
财经(11332)
中心(10655)
(10615)
研究所(10223)
(10105)
北京(9313)
(9282)
师范(9215)
(8942)
(8740)
(8637)
财经大学(8278)
业大(7983)
经济学(7896)
技术(7412)
基金
项目(42319)
科学(32302)
研究(31475)
基金(29345)
(25196)
国家(25038)
科学基金(21341)
社会(19343)
社会科(18539)
社会科学(18531)
(16472)
基金项目(15597)
教育(13966)
(13939)
自然(13428)
自然科(13031)
自然科学(13025)
自然科学基金(12694)
资助(12504)
编号(12307)
成果(10208)
重点(9618)
(9594)
课题(9264)
(8882)
(8200)
(8188)
科研(7955)
国家社会(7877)
大学(7773)
期刊
(31906)
经济(31906)
研究(21654)
(14875)
中国(12901)
技术(8927)
学报(8572)
(8175)
金融(8175)
管理(7879)
科学(7808)
国际(7503)
(6973)
大学(6453)
学学(6046)
(6012)
会计(5978)
财会(5653)
教育(5567)
经济研究(5514)
物流(5264)
财经(4994)
业经(4714)
农业(4709)
(4518)
(4261)
问题(4164)
通讯(3991)
会通(3983)
世界(3569)
共检索到112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兆磊  张雅琪  
物流枢纽辐射范围的测度是有效统计物流枢纽服务量、科学规划设计物流枢纽的前提和基础。在物流枢纽辐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流枢纽辐射范围影响因素,分别基于辐射强度、辐射媒介和互动作用因素对物流枢纽辐射范围进行了测度。最后综合三者得出物流枢纽直接辐射范围、间接辐射范围和泛辐射范围,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对其辐射范围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如要扩大物流枢纽直接辐射范围,必须有效协调物流枢纽的辐射强度、辐射媒介以及互动作用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兆磊  张雅琪  
基于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内涵剖析,结合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从总量效应、结构效应、社会效应3个层面展开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对11个二级指标进行了详细阐释,能够较好地对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进行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尤帅  郑强  高姣  
基于陕西省1993-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和货物周转量的数据指标,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陕西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陕西省对外贸易水平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原因,而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对对外贸易却没有明显的促进关系。因此陕西省着力打造西安"国际港务区"应建立在对外贸易水平提升的基础上,没有贸易水平增长的支撑,单纯的港务区基础建设只会变成"废港"。最后结合当前宏观战略规划、陕西独特城市优势、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指出如何提升贸易水平、促进贸易增长,希望为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建岚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原先的物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成立正是以此为基础,联系东部港口与西部内陆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物流业基础理论分析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出面领导协调、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建岚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原先的物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成立正是以此为基础,联系东部港口与西部内陆的重要平台。本文基于物流业基础理论分析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出面领导协调、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蕾  陈雯  宋正娜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 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妙明  
界定了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运营管理模式、入园企业选择模式以及运营盈利模式三种类型,针对西安国际港务区对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建设阶段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入园企业选择模式,提出港务区入园企业选择的评估指标,分析了该园区的招商状况,最后结合园区发展阶段和园区类型分析了西安国际港务区运营盈利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乐乐  
对西安国际港务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物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客观分析和评价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实际竞争力,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韩烈  张宁  陈阿茹娜  
枢纽辐射航空网络中,航线中转造成的航程延长会减少旅客流量。为了在枢纽辐射航空网络规划时,充分考虑航空运输成本节约和旅客量减少造成的社会净收益变化,融合了交通分布重力模型和p-hub枢纽中位问题,给出一种枢纽航空网络设计的新方法,并以社会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相应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中国15个城市机场为例,应用以上方法求解,分别在不同参数情况下设计出枢纽辐射航空网络。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且实用,可为枢纽网络规划设计应用提供指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民  高妞  陈博文  
以河南省十八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建立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地市的农产品物流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断裂点理论对各地市农产品物流辐射范围进行测算,据此提出河南全省十八个地市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宏观布局策略,为河南全省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布局及农产品物流科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姣娥  焦敬娟  景悦  马丽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各地政府大力推进中欧国际班列运输,试图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运输体系,强化提升新欧亚大陆桥运输作用。然而,设施联通、运输价格、货源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在分析"中欧班列"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实现其高频率常态运营的"轴-辐"运输组织模式。通过构建高、中、低三种运价方案,利用距离—经济成本分析法划分"中欧班列"主要出境口岸的经济腹地范围;并综合考虑各城市的铁路技术指标、集疏运能力和货源—成本等因素,从全国尺度识别出"中欧班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仪彬  吴刚  彭雯秀  陈彦如  
立足于传统空间划分模型中的势能模型,通过建立物流园区综合实力指标体系修正原始模型中"规模"参数,并引入作为物流园区存在前提条件的通达性因素测度"距离"参数,进而运用基于通达性分析的改进势能模型界定物流园区的辐射范围。最后,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物流园区为例,在GIS软件中对改进的势能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乐乐  
通过分析国际港务区在西安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评价了物流通道中的运输通道建设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下运输通道的构建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永平  
物流学是新兴和前沿的学科,而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却不是新近才有的。概念的历史不等于事物本身的历史,必然能从历史中找到酝酿和演变过程。从物流的基本要素来看,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生产活动古已有之,而非物流理论出来以后的产物。对于天津,从明清漕运枢纽到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中,历史的重要性与现实的重要性结合在了一起。这是学术上的逻辑联系,更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必然联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彦博  王遥飞  丁凌云  
通过梳理武汉市的交通区位、经济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现状,分析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从完善物流设施网络布局、构建内联外通的双循环大通道、优化提升物流要素供给水平、做大做强枢纽产业、推动枢纽功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同发展格局等方面,提出武汉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