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
- 2023(1704)
- 2022(1549)
- 2021(1772)
- 2020(1355)
- 2019(3482)
- 2018(3200)
- 2017(4609)
- 2016(2859)
- 2015(3655)
- 2014(3710)
- 2013(3596)
- 2012(3734)
- 2011(3522)
- 2010(3522)
- 2009(3235)
- 2008(3149)
- 2007(2456)
- 2006(2293)
- 2005(2371)
- 学科
- 业(9315)
- 企(8599)
- 企业(8599)
- 济(7815)
- 经济(7810)
- 管理(7688)
- 中国(4801)
- 镇(4334)
- 乡(4253)
- 乡镇(4252)
- 乡镇企业(4252)
- 中小(4235)
- 中小型(4235)
- 小型(4235)
- 小型企业(4235)
- 财(3593)
- 方法(2872)
- 教育(2661)
- 数学(2581)
- 数学方法(2476)
- 制(2291)
- 务(2189)
- 财务(2186)
- 财务管理(2180)
- 企业财务(2123)
- 农(2076)
- 学(2026)
- 银(1930)
- 银行(1929)
- 地方(1916)
- 机构
- 大学(35144)
- 学院(33869)
- 研究(15262)
- 济(12493)
- 中国(12323)
- 经济(12117)
- 管理(10717)
- 范(9242)
- 师范(9213)
- 教育(9051)
- 科学(8667)
- 理学(8631)
- 京(8494)
- 理学院(8424)
- 管理学(8163)
- 管理学院(8082)
- 所(7886)
- 中心(7851)
- 师范大学(7513)
- 研究所(6911)
- 财(6845)
- 江(6567)
- 北京(6001)
- 院(5391)
- 州(5357)
- 部(5196)
- 技术(4765)
- 农(4757)
- 省(4733)
- 财经(4311)
共检索到7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西安市正积极探索"县管校用"的中小学教师管理模式,所有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后,由区县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盖阔
教师工作强度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场域特征要素之一,客观体现并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适度的工作强度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教师专业职责的基本要求。过高的工作强度则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对教师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基于31个省市48 87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总体水平偏高,各内容维度存在差异,随职业发展阶段呈“倒U”型变化趋势。面临的挑战表现为:工作结构“教学与非教学”专业性倒置,教学性工作投入相对较低;工作内容隐性投入高,绩效考核存在主观盲区;工作要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中青年教师普遍身心透支;工作价值工具性倾向明显,亚健康症状被常态化忽视;工作边界被无限扩张,教师专业角色日益泛化。以专业标准规约工作强度,以学校文化解困工作强度,以自我调节纾解工作强度,以舆论引导调控工作强度,是有效进行教师工作强度调适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强度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永红 王莉 左滨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构建教师交流制度对教师交流意愿影响作用的假设模型。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某区的29所中小学抽取13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检验假设并分析了中小学交流制度(包括支持性交流制度与规制性交流制度)通过满足教师交流的自主、归属需要,进而影响其交流意愿。最后从健全教师交流制度优惠政策细则、基于教师意愿和需求来改进规制性和支持性的交流制度、加强流出校和接收校的交流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交流意愿的建议。
关键词:
教师交流制度 教师交流意愿 基本心理需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新翠
本研究通过对1140名中小学教师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总体较高,女教师工作投入显著高于男教师,西部地区教师工作投入最高,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最高,农村地区教师工作投入最高,未评职称教师工作奉献水平最高,20年以上教龄教师工作投入最高,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先降低后提升。工作投入与工作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投入 工作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教师绩效评价是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英美两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系统发展完善且颇具成效。本文比较分析了两国在教师绩效评价理念、绩效指标设计、评价实施方式、评价运作流程方面的具体特征。文章认为:英美教师绩效评价系统在理念上兼具有管理问责与专业发展的双重取向,凸显专业发展本位;绩效指标具有整合性特征,统合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量;评价制度设计完善,注重开发核心的评价技术;整个评价流程体现为一种沟通、合作和分享的互动历程。据此,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强 唐志文 胡新霞
目的:旨在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和压力应对方式,为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教师共339人,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结果:性别、任教年级、学校类型和婚姻状况都与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相关,教师对工作压力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结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来自不同的方面,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且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压力源 应对方式 中小学教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詹小平 李茂平
我国免费师范教育时存时废,时盛时衰,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总体上看,免费师范教育具有公费教育、定向就业、定期服务等基本特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基于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差、师范生的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培养计划,从基本制度、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免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六年制免费师范教育的招生录取和学生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免费师范教育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 六年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 实践反思 实践性知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俊杰
中小学教师职务结构初探●朱俊杰在职称改革中建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已经实施十年了,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的确立和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各级教师职务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为教师队伍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中小学教师薪金的国际比较八十年代末,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处于困境的中小学教师问题,由教育部教育调查和改进办公室出面,组织专家考察并撰写了《教师薪金的国家比较─—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尽管报告涉及的基本上是发达国家,且提供的数据限于八十年代中初期,但透过这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研究多是限定性、事实期望性和问题解决性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吃透和尊重事实,然后才更利于研究可能和解决问题。口号性要求、愿望性要求和自以为是,使中小学教师研究僭越或偏离了事实,造成了研究的不成熟、不科学和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原因是人性使然、研究不彻底和研究目标的过度诱导。要想改变现状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彻底吃透和尊重事实,必须审慎思索与考究可能,必须讲证据、遵规律和别轻易下结论。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研究 事实 可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海朋 郭成 程平 李振兴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谭菲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以价值定位、目标设计、指导原则、内容结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为结构模块,形成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为提升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入职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层级具化、逻辑展开、环环相扣的设计与实践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大特征,可为改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初任教师 入职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由于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术界的研究心存疑惑,对自己是否需要做研究也不甚明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这一议题。第一,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最需要形成超越理论与实践二分、具有高度反思性的"实践性知识"。第二,如果教师以一种"研究"的心态从事工作,将有利于生成和发展其"实践性知识"。第三,最适合教师的研究取向是行动研究,教师可以采用质性方法,与外来研究者跨界合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进而提高反思意识和能力、丰富实践性知识、获得专业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