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5)
2023(4624)
2022(3983)
2021(3705)
2020(3139)
2019(6957)
2018(6690)
2017(12640)
2016(6866)
2015(7322)
2014(7047)
2013(7063)
2012(6555)
2011(5838)
2010(5697)
2009(4973)
2008(4909)
2007(4315)
2006(3789)
2005(3283)
作者
(21680)
(18632)
(18476)
(17552)
(11771)
(9185)
(8127)
(7226)
(7096)
(6536)
(6446)
(6415)
(6114)
(5906)
(5876)
(5813)
(5783)
(5513)
(5463)
(5438)
(4735)
(4553)
(4394)
(4280)
(4214)
(4161)
(4101)
(3964)
(3829)
(3783)
学科
(25305)
经济(25267)
(16787)
管理(15850)
(12449)
企业(12449)
方法(10708)
数学(9645)
数学方法(9565)
(8409)
(8372)
地方(7412)
(7056)
(6869)
农业(5907)
中国(5570)
(5226)
业经(5209)
环境(4586)
体制(4387)
收入(3672)
(3538)
(3421)
(3390)
贸易(3388)
城市(3348)
税收(3296)
(3260)
地方经济(3229)
(3197)
机构
大学(95577)
学院(95249)
研究(35874)
管理(35194)
(33593)
经济(32679)
理学(30903)
理学院(30393)
管理学(29665)
管理学院(29516)
科学(26479)
中国(25729)
(22877)
(21533)
(19012)
业大(18688)
农业(18144)
研究所(17799)
中心(17363)
(15059)
(14826)
(14058)
师范(13846)
(13496)
北京(13313)
(13078)
财经(12388)
(12155)
农业大学(12087)
(11898)
基金
项目(73574)
科学(58354)
基金(55601)
(51890)
国家(51539)
研究(45401)
科学基金(43739)
自然(32233)
自然科(31537)
自然科学(31525)
基金项目(31361)
自然科学基金(30970)
社会(29527)
社会科(27931)
社会科学(27924)
(27662)
(25257)
资助(21528)
教育(19932)
重点(17160)
编号(16695)
计划(16113)
(15437)
(15343)
科研(14908)
(14485)
科技(14310)
创新(13690)
国家社会(12562)
大学(12492)
期刊
(36526)
经济(36526)
研究(24216)
学报(21438)
(19324)
科学(19311)
中国(17939)
大学(15015)
学学(14681)
农业(12857)
管理(10742)
(10494)
资源(7640)
(7553)
(6212)
金融(6212)
业经(6078)
业大(5949)
林业(5703)
经济研究(5691)
财经(5654)
(5518)
技术(5498)
科技(5149)
问题(5005)
教育(4879)
(4774)
(4683)
农业大学(4604)
地理(4504)
共检索到133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瑜艳  程财  陈琼  刘峰贵  周强  张海峰  
基于西宁市7个社区居民购物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探讨西宁市不同区位社区居民不同类型商品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位社区居民购物频率、出行时段和出行距离存在差异,受营业时间和气温的影响居民购物活动以白天为主,夜间较少;市中心和郊区社区较多居民步行购买低等级商品,市中心外围较多居民购买低等级商品以公共汽车为主;西宁市市中心和郊区居民购物出行符合不同等级的商品购物空间的等级圈层结构,可分为3个圈层,而市中心外围居民的不同等级商品购物圈差别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瑜艳  程财  陈琼  刘峰贵  周强  张海峰  
基于西宁市7个社区居民购物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探讨西宁市不同区位社区居民不同类型商品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位社区居民购物频率、出行时段和出行距离存在差异,受营业时间和气温的影响居民购物活动以白天为主,夜间较少;市中心和郊区社区较多居民步行购买低等级商品,市中心外围较多居民购买低等级商品以公共汽车为主;西宁市市中心和郊区居民购物出行符合不同等级的商品购物空间的等级圈层结构,可分为3个圈层,而市中心外围居民的不同等级商品购物圈差别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会然  宋金平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彦威  沈洁  翁桂兰  
基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并从主观决策和客观物质空间的两个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表现出低频率、夜间化、短距离以及非机动与公交出行方式为主的一般特征;商品购物出行的时空间等级明显,但具有分散化和扁平化的特征。其中,不同商品购物活动空间选择因素的不同导致其购物出行范围的等级性差异,而城市商业物质环境和空间分布更多地决定了居民购物行为的具体方式、空间大小和集中程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以2013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休闲活动频次及时长、休闲活动的时间集聚、距离分布、时空分布密度和时空集聚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家外活动以生存型为主,休息日以休闲型为主,高阶层居民比低阶层居民在工作日休闲活动时间长,休息日活动频次高;居民在工作日的休闲活动受生存型活动时空约束明显,各阶层在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主要集聚于近距离;居民休闲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活动空间变化大于休息日;低阶层居民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白天收缩,中高阶层以上居民工作日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休息日收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以2013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休闲活动频次及时长、休闲活动的时间集聚、距离分布、时空分布密度和时空集聚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阶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家外活动以生存型为主,休息日以休闲型为主,高阶层居民比低阶层居民在工作日休闲活动时间长,休息日活动频次高;居民在工作日的休闲活动受生存型活动时空约束明显,各阶层在休息日的休闲活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主要集聚于近距离;居民休闲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活动空间变化大于休息日;低阶层居民晚间休闲活动集聚范围明显比白天收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智群  柴彦威  王冬根  
网上购物行为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商店购物行为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深圳市已成为网上购物行为最为活跃的中国城市之一。以深圳市民网上购物行为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不同调查区之间网上购物行为的频率、花费、目的等的比较,研究中国大城市居民网上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调查显示,网上购物行为处于起步阶段,购买频率和花费不高,但经常购买的商品种类差异明显,居民对网上购物的接受度很高;购物花费、非目标商品购买量与城市实体商业中心的相关性明显,居民网上购物活跃度与距离商业中心的远近有关,购物花费空间差异明显,商业中心内调查区的非目标商品购买较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益澄  马仁锋  孙东波  王楠楠  李章凯  晏慧忠  
运用结构式访谈和深度访谈,探索宁波市海曙区老年人的购物行为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城市老年人的购物行为通常发生在小区内或小区周边,购物圈为离家0~500m;老年人购物频率呈现每天购买蔬菜食品、隔一天购买日用品,外出购物主要发生在上午,且以步行为主。2城市老年人购物行为受到年龄、性别、收入和家庭结构的综合影响,年龄是老年人购物行为内部分异的最重要因素。3城市老年人购物行为主要分为经济实惠型、成熟理智型、享受生活型和新潮时尚型,购物行为空间基本符合距离衰减定律,但局部有波动且表现为跳跃式五圈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一洺  柴彦威  关美宝  
在面向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中,居住地作为最重要的锚点之一,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和最为常用的地理背景范围。但是综合考虑到居民的整日活动安排与地理背景的动态性,居住地以外的地理背景同样对居民活动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基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结合城市中不同区位地理背景影响差异性,对西宁市城市空间居民的活动空间、地理背景分异进行讨论,以验证各区位采取不同地理背景范围时其中的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的解释力,总结行为分析时适宜的地理背景范围。研究认为中心城区居民受强制性工作活动影响,仅以居住地为地理背景范围时,建成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一洺  柴彦威  关美宝  
在面向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中,居住地作为最重要的锚点之一,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和最为常用的地理背景范围。但是综合考虑到居民的整日活动安排与地理背景的动态性,居住地以外的地理背景同样对居民活动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基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结合城市中不同区位地理背景影响差异性,对西宁市城市空间居民的活动空间、地理背景分异进行讨论,以验证各区位采取不同地理背景范围时其中的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的解释力,总结行为分析时适宜的地理背景范围。研究认为中心城区居民受强制性工作活动影响,仅以居住地为地理背景范围时,建成环境对活动空间没有显著影响,扩展到活动地的地理背景范围时可以对居民活动空间进行解释;近郊区以居住地和活动地作为地理背景均可以在一定程度对空间行为进行解释,活动空间模型更优;远郊区考虑活动空间地理背景时可以对空间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结果一方面对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补充了实证说明;另一方面对理解居民生活方式与对城市空间的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章雨晴  甄峰  张永明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居民的购物消费行为和传统零售业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购物行为具有一定差异。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市居民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并区分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网购行为特征差异,对理解网络购物和实体购物相互作用关系及网购对于交通出行和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居民网络购物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商品、不同频率网购人群在社会经济属性、空间特征、网络使用及购物习惯、购物态度上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频率网购衣服的人群在特征上的差异更为显著,体验型商品对网络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方式的响应更为强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文浩  王晓  段文标  于澎涛  王彦辉  于艺鹏  
【目的】深入理解和定量评价西宁市重要造林树种油松人工林的水文影响,为其林水协调的多功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宁市湟水林场选择中龄、郁闭的油松人工林典型样地,于2021年生长季(6—10月)同步监测林外降水、林冠截持、干流、穿透雨、树木蒸腾、林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并基于水量平衡计算林地产流。【结果】1)生长季降水量为396.5 mm,林冠截留量、林木蒸腾量和林下蒸散量分别为117.6、109.4和187.5 mm,各占同期降水量的29.66%、27.59%和47.29%,存在先增后减的月份变化。2) 0~100 cm土层储水量在生长季净增130.2 mm,接受高达189.3 mm的外来输入水分(来自深层土壤及上坡);土壤体积含水量6—8月为消耗期,整体走势一直减少,均在10%以下,存在明显的土壤干旱胁迫;9—10月为恢复期,呈波动上升趋势,均在9.3%以上。3)生长季总蒸散量为414.5 mm,超过同期降水量18.0 mm;基于0~100 cm土层水量平衡,考虑外来输水和土壤储水变化影响后,林地净产流-18.0 mm,即林地可降低坡面或流域产流。【结论】在西宁市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即使在丰水的2021年生长季,自然降水也难以满足郁闭的油松人工林蒸散耗水需求,需通过降低密度(郁闭度)减少蒸散或适当灌溉补水来维持林分的抗旱稳定性,以保障其发挥好城市景观林的主导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甜  周伟  
分析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对其布局进行调整是土地整治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村庄用地集约程度和保护耕地有重要作用。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和Fragstats的景观指数计算功能,以西宁市为例,在市域尺度上探讨道路、河流、坡度、坡向、耕地等环境因素与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相关关系,并对西宁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西宁市农村居民点有较大的布局潜力,而且受耕地、坡度、道路、河流、坡向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可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保留发展区、搬迁区。市域尺度上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县级、村级等小尺度斑块的破碎化,强化了相邻斑块的差异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战秀  栾维新  马瑜  片峰  
我国沿海地区是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经济园区超前、超大规划空间规模,加剧了城市的土地矛盾,为解决沿海经济园区合理规划空间扩张的问题,论文以16个沿海经济园区为样本,根据其与城市的区位关系划分为远离城市型、城市边缘型、城市内部型三类园区,分别就三类园区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及土地政策下,园区发展25 a,最大扩张规模不超过60 km2,园区扩张节奏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园区建设初期以及"二次创业"阶段是园区扩张的高峰期;不同区位的园区扩张方向与形态存在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爱文  赵雪雁  张文婷  
本文利用兰州市居民购物行为调查问卷,从不同类型商品和不同商业中心出发,分析影响居民购物决策的因素。一方面,通过构建购物信息渠道多样化指数、购物决策因子评价指数分析影响居民选购不同类型商品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商业中心地认知指数、购物因子评价指数,分析了影响居民选择不同购物中心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①购物信息的获取因商品等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渠道,商品等级越高,购物信息渠道越单一;②影响居民选购不同类型商品的因素不同,各种因子评价指数因商品等级的提高而显示出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性变化;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决策因子各不相同,随着商品等级的提高,商品知名度和质量指数也逐渐升高,而可达性因素逐渐降低,心理因素评价指数也随之提高;③居民对不同商业中心的认知水平不同,影响居民选择不同商业中心的决策因素不同,传统的商业中心由于交通、认知等优势,在兰州市居民购物决策活动占据主体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