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8)
2023(7998)
2022(6763)
2021(5911)
2020(4608)
2019(10485)
2018(10357)
2017(19434)
2016(10253)
2015(11388)
2014(11585)
2013(11767)
2012(11606)
2011(11031)
2010(11418)
2009(10584)
2008(10252)
2007(9259)
2006(8810)
2005(8444)
作者
(31815)
(26703)
(26668)
(25311)
(17395)
(12796)
(12000)
(10284)
(10246)
(9681)
(9363)
(8896)
(8763)
(8722)
(8490)
(8226)
(7940)
(7698)
(7667)
(7307)
(7083)
(6592)
(6558)
(6286)
(6106)
(6078)
(5872)
(5783)
(5532)
(5317)
学科
(72829)
经济(72778)
地方(25018)
管理(24558)
(23452)
中国(20093)
方法(17673)
(15939)
地方经济(15909)
(15723)
企业(15723)
数学(15386)
数学方法(15297)
业经(14342)
(12242)
农业(11620)
(11435)
(10777)
金融(10776)
环境(9993)
(9821)
银行(9812)
(9700)
(9565)
(9324)
贸易(9313)
(8806)
(8782)
产业(8260)
发展(8173)
机构
学院(159941)
大学(157456)
(79665)
经济(78176)
研究(66274)
管理(54574)
中国(50294)
理学(44929)
理学院(44286)
管理学(43690)
管理学院(43382)
科学(37768)
(34859)
(34550)
(33542)
研究所(30867)
中心(28395)
经济学(25942)
财经(25629)
(25556)
(25472)
(23385)
北京(23244)
(23078)
(23018)
经济学院(22926)
师范(22891)
科学院(20856)
(20725)
(19937)
基金
项目(95898)
科学(75176)
研究(72728)
基金(67735)
(58620)
国家(58114)
科学基金(48560)
社会(48243)
社会科(45769)
社会科学(45762)
(37708)
基金项目(34875)
教育(31628)
(31487)
(28838)
编号(28601)
资助(27742)
自然(27720)
自然科(26973)
自然科学(26968)
自然科学基金(26466)
成果(24035)
发展(23996)
(23598)
重点(22372)
课题(21461)
(20893)
国家社会(20403)
(19350)
(18282)
期刊
(105477)
经济(105477)
研究(58329)
中国(38034)
(25385)
(23855)
管理(23060)
科学(21684)
学报(21543)
(19168)
金融(19168)
经济研究(17986)
农业(17370)
教育(17101)
大学(16567)
业经(15999)
学学(15618)
技术(15025)
财经(13793)
问题(13286)
(12162)
世界(10242)
(10117)
技术经济(9936)
国际(9526)
(8883)
经济问题(8720)
商业(8464)
统计(8166)
经济管理(8153)
共检索到27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庄  
80年代西太平洋地区强劲的发展势头,曾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此10年间,包括美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4国.下同)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均实际增长率,除美国(2.8%)外,分别达到4.3%、6.3%和5.0%,均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增长速度。区内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大经济发展中心。但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经济运行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民  
在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与西太平洋地区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对日本与“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美国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围堵共产集团”的庞大安全防御体系,不仅提供了日本、“四小龙”经济成长所需的基本条件——“安全”,而且在资本输出(经援与投资)、技术转让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特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黎禾  
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前,我国政府实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偏重内地建设,但这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1992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每年9.1%,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然而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很大,1979年至1992年间,增长率最高的广东省为13.3%,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2%,相差7.1个百分点。1992年以后,这种差距更大了,1992年的GDP增长率最高的省是江苏,为26.2%,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5%,相差19.7个百分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海涛  
通过对283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程度的提升能够显著缩小地区生产率差距,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程度的增强,则有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倾向;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程度的增强对东中部区域城市生产率差距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乐尧  
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自50年代以来曾一度趋于缓和与缩小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与开放的过程中又重新扩大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促成的,有其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上的必然性,但却不能认为是合理的、有益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过于不平衡,不但势必影响作为整体的全国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的发展及其效益的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立人  
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相互之间的差距还在随快速增长而不断扩大。能否经以控制而给以调整,力争逐步走向相对平衡,成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讨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开俊  
“两基”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对“两基”在各地区间的推进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把握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才能制定出既有利于全局发展 ,又有利于各地区相互协调、促进的政策 ,尽快缩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芯  陆小莉  
文章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组合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从全国、南北、三大地区和省域共4个层面探究了1990—2019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接下来5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第一,绝对离差、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指数的组合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和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第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教育水平和生产资料对东部地区不平衡的调节作用最强,政府干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逆冲击效应最为显著;第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仅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特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演变特征,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4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证实了政府干预过度会扩大地区差异、生产资料流动性加强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生霞  陈婷婷  
文章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对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实施效果研究。以全要素生产率(TFP)和人均GDP为研究变量,融合不同测度方法的互补优势,构建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数(EIDI)、Theil-L指数和Zenga指数分别测算了2004—2019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发现三大地区和全国的经济不平衡呈现先减少后扩大的演变态势,证实了2004—2016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缩小的研究结论。对Theil-L指数进行分解,发现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引起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且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总不平衡的贡献度最大,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次之。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是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最优路径,且不平衡程度平均可减少8.24%;缩小区域内差异是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潜在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永祯  齐海鹏  
财政在处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对策刘永祯,齐海鹏我国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注意了全国范围的生产力合理布局,贯彻了各民族、各地区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方针政策,财政正确发挥了调节不同地区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因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燕娜  游茂  王小万  王冬  丁丽莎  姜虹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我国31省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策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选取各省前一年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为解释变量,各省当年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总金额及各项财政专项补助金额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前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来年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影响。结果:各省拉动内需的经济状态直接影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尤其是设备购置专项的补助水平。而对于政策性导向为特征的公共服务任务专项投入不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结论:推动供给侧改革利用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以提高地方政府健康投资经济实力,重视对以政策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绩效标准制定以保障政策落实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祯  齐海鹏  
论财政在处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对策刘永祯,齐海鹏一我国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注意了全国范围的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贯彻了各民族、各地区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方针政策,财政正确发挥了调节不同地区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因而取得了全国各地区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由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17个成员制订的《太平洋经济展望》报告书指出:太平洋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率1993年将为4.4%,1994年为4.7%,经济将明显复苏。美国经济1993年将增长3%,1994年将增长2.7%;日本今年将增长3.1%,明年增长4.5%;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将介于5.2—10.5%之间;中国1993年将达9.5%,1994年将为9%,而且在10年之内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保持亚太地区之冠。10年后,中国将从泛太平洋地区脱颖而出,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1992年中国进口总额达1656亿美元,比1991年增加近300亿美元,增长22.1%。其中,出口850亿美元,增长1...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维  
美国财政对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调控崔维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国,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世纪末产业革命的滚滚浪潮波及到美国北部各州,使美国步入世界工业大国的行列。而美国南部和西部及山地诸州的经济还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