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3)
- 2023(5984)
- 2022(5288)
- 2021(4888)
- 2020(4461)
- 2019(10622)
- 2018(10338)
- 2017(20149)
- 2016(10973)
- 2015(12683)
- 2014(12651)
- 2013(12718)
- 2012(12181)
- 2011(11145)
- 2010(11267)
- 2009(10672)
- 2008(10761)
- 2007(10017)
- 2006(8500)
- 2005(7555)
- 学科
- 济(50121)
- 经济(50077)
- 管理(28048)
- 业(26476)
- 方法(23488)
- 数学(21151)
- 数学方法(20967)
- 企(19957)
- 企业(19957)
- 农(13748)
- 地方(12513)
- 学(12511)
- 财(11105)
- 中国(10660)
- 贸(10392)
- 贸易(10389)
- 易(10053)
- 农业(9126)
- 业经(8614)
- 环境(8398)
- 和(7727)
- 制(7649)
- 务(6721)
- 财务(6708)
- 财务管理(6687)
- 地方经济(6651)
- 融(6412)
- 金融(6410)
- 银(6299)
- 企业财务(6285)
- 机构
- 大学(165139)
- 学院(164464)
- 济(67034)
- 经济(65565)
- 管理(60276)
- 研究(59020)
- 理学(51601)
- 理学院(50933)
- 管理学(49954)
- 管理学院(49641)
- 中国(43669)
- 科学(39130)
- 京(35934)
- 农(33878)
- 所(31609)
- 财(29200)
- 业大(29088)
- 研究所(29046)
- 中心(27195)
- 农业(26484)
- 江(25426)
- 财经(23533)
- 北京(23154)
- 院(22001)
- 范(21739)
- 师范(21524)
- 经(21168)
- 经济学(20562)
- 州(19894)
- 经济学院(18887)
- 基金
- 项目(110920)
- 科学(84797)
- 基金(78654)
- 研究(77498)
- 家(70692)
- 国家(70173)
- 科学基金(57505)
- 社会(47051)
- 社会科(44514)
- 社会科学(44494)
- 省(43464)
- 基金项目(42269)
- 自然(38405)
- 自然科(37212)
- 自然科学(37195)
- 划(37191)
- 自然科学基金(36497)
- 教育(34595)
- 资助(32553)
- 编号(31415)
- 重点(25807)
- 成果(25172)
- 发(24720)
- 部(24015)
- 科研(22051)
- 创(21942)
- 计划(21849)
- 课题(21806)
- 创新(20699)
- 大学(20226)
共检索到237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通过对西天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调查,取得样地资料50份,抽样面积达10hm~2,抽样成数为1/60。根据各样地乔木层常绿阔叶树种或落叶阔叶树种的比例与所在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了西天目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分布界限。常绿阔叶林带现状森林植被的分布上限为660m,演替顶极植被为796m;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下限分别为1133m和1176m;其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地段。另外,还研究了组成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主要有青冈、甜槠、紫楠,浙江樟,小叶青冈、雷公鹅耳枥、茅栗、小叶白辛树,四照花,川榛,柳杉和黄山松等。绝大多数乔木树种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在西天目山各森林群落之中。
关键词:
西天目山 森林垂直带 建群种 定量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 英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天目山 大型真菌 名称 分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正会 蒋兴成 陈志强 吴定敏
研究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南段垂直带蚂蚁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上蚂蚁群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蚂蚁群落优势种数目普遍递减 ,优势种所占比例递增 ,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递减。随海拔升高 ,优势度指数普遍递增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递减。同时观察到了一些例外。在北段云南松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例外与植被为纯林有关 ,而该处物种数目和个体密度偏高例外与边缘效应有关。中南段季风常绿阔叶林出现的优势度指数偏高 ,优势种数目、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与植被片断化有关。中北段和中南段山体上部出现的优...
关键词:
蚂蚁群落 物种多样性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尤建林 韦新良 李东 黄俊臻 赵明水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以调整。评估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的最重要因子。2007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9727.4万元,人均1805.80元,消费者剩余8599.6万元,人均390.90元,评估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所做同类研究相近,过程相对较为合理和客观。图1表1参1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锦丽 江洪 舒海燕 吴孟霖 方成圆 孙文文 陈晓峰 牛晓栋 龚莎莎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典型阔叶林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在秋冬季节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叶绿素荧光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2个季节中,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ielD)、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均以交让木最高.光补偿点(lcp)秋季以交让木最高,小叶青冈次之,中国绣球最低;冬季交让木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明水 周忠辉 程晓渊 杨逢春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996年营造的木荷防火林保持水分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荷防火林地地上部分截留的水分比对照地多 5 2 37t·hm-2 ;0~ 30cm土层贮存的水量比对照地多 68 98t·hm-2 。 3a来木荷林地地表枯落物混草层营养元素N ,P ,K ,Ca ,Mg ,Mn ,Cu和Zn分别比对照地多积累了 1 4 0 8,2 5 5 ,1 4 0 5 ,1 8 41 ,1 0 1 ,0 5 0 5 ,0 0 0 65和 0 0 1 93kg·hm-2 。木荷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对照地土壤的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程爱兴 喻爱林 傅卫庆 郑平谣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关键词:
森林土 酶 活度 西天目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成林
天目山清凉峰共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包括种下等级)。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显著优势(占蕨类植物属总数的71.10%),但本区蕨类区系不属于熟带蕨类区系,而应划归耳蕨—鳞毛蕨类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以温带性成分占优势(占种子植物属总数的63.03%),也兼有热带性成分(33.54%),呈现亚热带特性。通过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揭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作为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的特征。
关键词:
植物区系地理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李智勇
通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对保护区美学质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水域和其它等6类景观类型组成。阔叶林为优势景观,面积比例维持在80%以上,是形成保护区优美景色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该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低,结合度和聚集度高,具有宏观美。2)常绿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平均斑块面积、结合度和聚集度也随之降低;而落叶阔叶林各指标变化与之相反,并在2004年开始超过了常绿阔叶林成为主导景观类型,丰富了保护区的季相变化,显著提升了秋季美景度。3)竹林面积扩张了近3倍,但是斑块破碎度较高,没有形成壮阔的竹海景观,而且极易入侵阔叶林,造成阔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美景度的下降,所以采取人为砍伐对其扩张进行了控制。4)景区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等面积增长了50%,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和统一规划,建筑物景观与当地的森林景观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美学质量不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锋 宁攸凉 赵荣
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众多,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森林旅游不仅能够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也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因此,森林旅游常被用作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文章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户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1)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高于非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2)而经营农户的非旅游收入与非经营农户人均收入没有显著性差异;(3)经营农户的旅游收入高于非旅游收入,森林旅游带来的收入已经成为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最后,为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促进社区农户生计与保护区管理协调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中志 和加卫 杨少华 袁理春 和志娇 赵琪 王泽清
对采自玉龙雪山具有较详细资料的206种蝴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龙雪山蝴蝶区系属东洋界范畴;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玉龙雪山蝴蝶从山麓至山顶,随海拔升高,东洋界种类递减,古北界成分逐渐增多,尤以海拔2500 m以上更加明显;在海拔3200 m以上东洋界种被古北及跨区系种所替代。
关键词:
玉龙雪山 蝴蝶 区系 垂直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海生 肖复明 张学玲
为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协调区内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促进保护区建设可持续性,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所在乡镇1985、1995、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85、1995、2005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效率分别为0.8284hm2/cap、669元/hm2,0.8568hm2/cap、2779元/hm2,1.0534hm2/cap、8382元/hm2。以2005年度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足迹 生态补偿 鄱阳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