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8)
- 2023(4746)
- 2022(4354)
- 2021(3975)
- 2020(3722)
- 2019(8823)
- 2018(8806)
- 2017(17045)
- 2016(9858)
- 2015(11358)
- 2014(11638)
- 2013(11761)
- 2012(11265)
- 2011(10302)
- 2010(10427)
- 2009(9889)
- 2008(10079)
- 2007(9479)
- 2006(7917)
- 2005(7016)
- 学科
- 济(41348)
- 经济(41313)
- 业(24211)
- 管理(23770)
- 方法(22174)
- 数学(20056)
- 数学方法(19894)
- 企(18419)
- 企业(18419)
- 学(12199)
- 农(11928)
- 财(10246)
- 中国(9316)
- 地方(8321)
- 贸(8166)
- 贸易(8166)
- 易(7911)
- 农业(7810)
- 业经(7219)
- 制(6929)
- 和(6527)
- 务(6300)
- 财务(6287)
- 财务管理(6266)
- 企业财务(5879)
- 环境(5798)
- 银(5706)
- 银行(5678)
- 融(5480)
- 金融(5478)
- 机构
- 大学(150006)
- 学院(148813)
- 济(58171)
- 经济(56887)
- 管理(53259)
- 研究(53195)
- 理学(45713)
- 理学院(45151)
- 管理学(44170)
- 管理学院(43905)
- 中国(38983)
- 科学(37253)
- 农(35571)
- 京(32784)
- 所(29718)
- 业大(29379)
- 农业(28087)
- 研究所(27517)
- 财(25542)
- 中心(24216)
- 江(23262)
- 北京(20931)
- 财经(20533)
- 院(19072)
- 范(18972)
- 师范(18742)
- 农业大学(18595)
- 经(18498)
- 省(18093)
- 经济学(18023)
- 基金
- 项目(100151)
- 科学(75683)
- 基金(70441)
- 研究(67388)
- 家(64052)
- 国家(63582)
- 科学基金(51505)
- 省(40383)
- 社会(39462)
- 基金项目(37847)
- 社会科(37237)
- 社会科学(37219)
- 自然(35664)
- 自然科(34720)
- 自然科学(34704)
- 划(34469)
- 自然科学基金(34060)
- 教育(31003)
- 资助(29809)
- 编号(27222)
- 重点(23621)
- 成果(22096)
- 发(21847)
- 部(21539)
- 计划(21258)
- 科研(20304)
- 科技(20046)
- 创(19879)
- 课题(19235)
- 创新(18738)
共检索到212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关键词:
森林土 酶 活度 西天目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通过对西天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调查,取得样地资料50份,抽样面积达10hm~2,抽样成数为1/60。根据各样地乔木层常绿阔叶树种或落叶阔叶树种的比例与所在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了西天目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分布界限。常绿阔叶林带现状森林植被的分布上限为660m,演替顶极植被为796m;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下限分别为1133m和1176m;其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地段。另外,还研究了组成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主要有青冈、甜槠、紫楠,浙江樟,小叶青冈、雷公鹅耳枥、茅栗、小叶白辛树,四照花,川榛,柳杉和黄山松等。绝大多数乔木树种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在西天目山各森林群落之中。
关键词:
西天目山 森林垂直带 建群种 定量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万勤 钟章成 陶建平 何维明
By the methods of sampling soil profiles which A,B,and C represent humus horizons,illuvial horizons,and parent materials horizons respectively,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which include catalase,invertase,protease,and acid phosphatase) an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hree s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李智勇
【目的】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结果】71.2%的游客认可了天目山的这8类森林文化价值,其中身心健康(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62)和审美(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48)的认同人数最多,得分也最高;休闲游憩(认同人数占比85.6%,平均分1.39)、教育科研(认同人数占比87.1%,平均分1.3)、地方感(认同人数占比87.9%,平均分1.25)、文化遗产(认同人数占比83.0%,平均分1.17)次之;灵感(认同人数占比75.8%,平均分0.97)、宗教和精神服务(认同人数占比71.2%,平均分0.88)的认同人数最少,得分也最低。游客背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40岁以下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价值感知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40~60岁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审美、地方感的感知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对天目山审美和地方感的感知会随着停留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停留1周至1个月的游客感知最高。【结论】因此,在天目山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对身心健康和审美价值的过度开发,加强对灵感、宗教和精神服务价值的挖掘。图1表6参2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一 刘彦春 刘世荣
[目的]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和土壤酶活性对环境因子变异的响应,以深入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微生物因素在调控土壤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增温技术和96孔-微平板法测定了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解析环境因子在调控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增温处理在生长季显著提高土壤温度1.91℃,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了12.15%,微生物量碳氮显著增加了40.30%和61.29%;增温处理在非生长季显著提高土壤温度2.2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万勤 王开运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 ,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 ,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 ,植被特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植物 -土壤界面的土壤酶 ,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 ,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 :(1 )土壤酶系统分异 ;(2 )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 ;(3)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 ;(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5 )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关键词:
土壤酶 森林生态系统 进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景唐 王文新 曹雪峰 王占勤 逯保林
本文对太岳山林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森林土壤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了5个典型剖面;详细观察了各剖面形态;对其物理化学性质作了全面分析;并对肥力状况作了初步探讨.结果确定了,该林区山地垂直带上的4个主要土壤类型(或亚类).即钙积褐土(海拔900~1 200m);普通褐土(海拔1 200~1 500m);棕壤(海拔1 500~2 100m);腐棕土(海拔2 100~2 400m).
关键词:
森林土壤类型 剖面形态 垂直分布 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玉连 陆梅 曹乾斌 李聪 冯峻 王志胜
【目的】研究土壤酶活性对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为理解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水热条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带(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土层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采用冗余分析和蒙特卡洛检验,分析环境因子沿海拔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年均降水量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而植物群落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土壤密度和p H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土壤C/N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降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增加;样地微气候、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沿海拔梯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温度、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不同程度地相关,单一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全磷含量>含水量>pH>有机碳含量>年均气温>土壤温度>水解性氮含量>年均降水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 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土壤密度>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C/N>Simpson指数。【结论】水热条件(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p H、有机碳、水解性氮、全氮、全钾和全磷)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可调控不同海拔梯度内的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磷、水分、p H、碳、氮和钾是调控土壤酶活性海拔响应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海拔 土壤酶活性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笑
该文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土壤分类的基础,研究了北京妙峰山低山森林土壤的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根据1995年《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该土壤属雏形土纲,湿润雏形土亚纲,简育湿润雏形土类.
关键词:
低山森林土壤,土壤分类,简育湿润雏形土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汝英
本文综合介绍了北美森林土壤晚近的主要研究方向、苗头、新趋势以及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等情况,并与中国森林土壤学研究作了相互比较。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林业 北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秀清 韩有志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设置典型样地,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次生演替早期杨桦阔叶林→次生演替中后期云杉、杨、桦混交林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值先增加后减小,碳氮比平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3指标变异系数在11.74%64.71%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程相对次生林增大,基台值相对减小,表明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异质性程度较低,空间分布较次生林更趋于均匀化。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结构方差比在0 64.8%之间,变异具有较弱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关键词:
有机碳 氮素 空间变异 森林土壤 关帝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该文根据2004年8月的实测数据,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森林土壤的持水和入渗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是农地的1.5~2倍;除楠竹林外,各林分土壤的有效蓄水容量为农地的1.1~1.9倍;各林分土壤持水量为:常绿阔叶灌丛(454.1 mm)>马尾松阔叶混交林(327.6 mm)>常绿阔叶林(292.5 mm)>楠竹林(218.9 mm);4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常绿阔叶灌丛(10.169 mm/min)>楠竹林(0.927 mm/min)>马尾松阔叶混交林(0.743 mm/min)>常绿...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壤持水量 入渗特性 理水调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佟富春 肖以华
为了解华南地区城市森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的木荷林、桉树林、竹林和青皮林4种典型林分的土壤线虫进行调查。4个样地共获得土壤线虫31 570头,隶属于2纲8目39科93属,滑刃属、真滑刃属和伪垫刃属为优势属,常见属有14个,优势属和常见属的数量占总个体数的90.90%,其中,植食性线虫约占总数的35.27%,食微(食细菌类群+食真菌类群)线虫约占52.15%,而捕食/杂食类群约占12.58%,并且大部分食微线虫分布于凋落物层(66.99%)。总土壤线虫密度在10月份达到最高,土壤线虫密度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r=0.631;P<0.01)。土壤线虫密度和菌食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富春 肖以华 岑亚美 梁卓华 唐祥佑 秦文权
为进一步认识植被类型通过影响土壤生物进而影响整个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对城市森林不同林分类型下的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2010年1—12月,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林分(木荷、青皮、尾叶桉和粉单竹)的凋落物层、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逐月调查,采用Baermann漏斗法分离线虫;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进行测定;应用营养类群组成、c-p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指数等特征值分析城市林地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及其特征。4种林分样地共分离得到32 879头土壤线虫,隶属于2纲8目39科93属,土壤线虫的平均个体密度为669头/100 g干土;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的...
关键词:
土壤线虫 营养类群 功能结构 城市森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淑芬 俞元春 何晟
采用TOC 5000A总有机碳仪测定了福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酸性森林土壤中,DOC与有机碳总量、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土壤DOC与土壤中有机络合态铁、有机络合态铝和活性羟基铝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有机碳是影响土壤中铝和铁的溶出及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土壤DOC与pH值之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土壤中铝的吸附、保持及溶解铝的排出受到溶液中DOC的强烈控制。土壤DOC与交换性铝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