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
2023(1912)
2022(1607)
2021(1489)
2020(1342)
2019(3222)
2018(3159)
2017(6410)
2016(3209)
2015(3138)
2014(2808)
2013(2833)
2012(2814)
2011(2598)
2010(2587)
2009(2012)
2008(1885)
2007(1733)
2006(1545)
2005(1484)
作者
(9500)
(7874)
(7815)
(7565)
(5029)
(3850)
(3499)
(3035)
(3011)
(2734)
(2700)
(2700)
(2673)
(2648)
(2590)
(2560)
(2504)
(2447)
(2315)
(2232)
(2221)
(1994)
(1993)
(1796)
(1776)
(1775)
(1768)
(1631)
(1624)
(1600)
学科
(15498)
经济(15495)
管理(8150)
(6963)
(5751)
企业(5751)
方法(5198)
结构(4842)
数学(4720)
数学方法(4686)
(4366)
地方(4053)
产业(3979)
环境(3694)
(3582)
中国(3471)
(3099)
(3094)
关系(2958)
产业结构(2902)
(2705)
资源(2644)
(2625)
生态(2592)
地方经济(2583)
业经(2536)
对外(2512)
体制(2439)
(2364)
财务(2364)
机构
学院(42721)
大学(42422)
(19245)
经济(18967)
研究(17569)
管理(14925)
理学(13057)
理学院(12865)
管理学(12630)
中国(12548)
管理学院(12543)
科学(11764)
(9397)
研究所(8829)
(8721)
(8709)
(7905)
(7232)
业大(7090)
中心(6944)
农业(6942)
(6856)
财经(6526)
经济学(6297)
研究院(6104)
(5944)
经济学院(5732)
(5474)
北京(5460)
(5405)
基金
项目(31678)
科学(24684)
基金(23267)
(21451)
国家(21330)
研究(21039)
科学基金(17713)
社会(13838)
社会科(13252)
社会科学(13249)
(12490)
基金项目(12373)
自然(11731)
自然科(11420)
自然科学(11414)
自然科学基金(11223)
(10503)
资助(9740)
教育(8954)
重点(7888)
(7739)
编号(7082)
(6885)
计划(6519)
科研(6450)
(6351)
国家社会(6090)
科技(6090)
创新(6087)
发展(5962)
期刊
(19877)
经济(19877)
研究(11945)
学报(9220)
科学(8052)
(6827)
中国(6694)
大学(6595)
学学(6488)
(5733)
管理(5383)
农业(4637)
经济研究(3734)
财经(3318)
(3294)
金融(3294)
业经(3122)
技术(2999)
(2964)
问题(2725)
(2580)
林业(2510)
业大(2217)
(2148)
资源(2114)
技术经济(2113)
商业(2108)
(2084)
科技(2031)
教育(1980)
共检索到60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陈洪明  李秋文  
1992、1993年鸟类繁殖季节,对西天目山低山带5种林型内的繁殖鸟类作了测定。采用路线统计法、香农-威纳信息论原理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分析了繁殖季节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密度和优势种,划分了5个鸟类群落。文中描述了鸟类群落的特征,并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落类型。柳杉种群呈典型的集群分布,并随个体的增大,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为间歇型(sporadictype)的种群结构。通过对天目山柳杉的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的探讨表明:天目山柳杉林属天然林与人工林共存状态,并可通过幼苗库进行天然更新,但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需林窗和林内倒木等条件。图3表2参2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 英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通过对西天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调查,取得样地资料50份,抽样面积达10hm~2,抽样成数为1/60。根据各样地乔木层常绿阔叶树种或落叶阔叶树种的比例与所在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了西天目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分布界限。常绿阔叶林带现状森林植被的分布上限为660m,演替顶极植被为796m;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下限分别为1133m和1176m;其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地段。另外,还研究了组成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主要有青冈、甜槠、紫楠,浙江樟,小叶青冈、雷公鹅耳枥、茅栗、小叶白辛树,四照花,川榛,柳杉和黄山松等。绝大多数乔木树种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在西天目山各森林群落之中。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刘宗悦  徐钧杰  祁祥斌  余树全  
【目的】近年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不断扩张已经对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毛竹林的更新管理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对天目山毛竹林进行皆伐处理,研究分析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旨在促进天目山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方法】基于天目山毛竹林皆伐后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2018—2020年的定位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科属种组成、优势种的变化、树种功能特征组成、物种多样性等恢复特征。【结果】(1)物种组成丰富且变化剧烈:乔木层有45科、86属、131种,灌木层有65科、137属、224种,草本层有45科、99属、135种;2020年与2018年相比,乔木层变化不大,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快速下降,分别下降了54.1%和65.5%。(2)乔木层优势种均为落叶树种,并且大部分优势种的年均种群大小变化率的绝对值都高于10%;灌木层优势种主要为山茶科The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植物;草本层的优势种主要为莎草科Cyper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3)毛竹皆伐后群落以落叶树种为主,其种数与株数在群落中的占比分别约为80%和90%;不同生长型及光耐受性树种的种数占比变化不大,但中性与阴性树种的株数大幅增加,增长率分别为88.1%、56.2%;(4)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并且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灌木层的Shannon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均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显著增高(P<0.05);草本层的Shannon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均显著降低,Pielou均匀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天目山毛竹林皆伐后的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恢复效果明显,因此,毛竹林皆伐是恢复和保护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可行方法,同时也可用于提高亚热带毛竹林蔓延扩张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表10参3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邓英英  赵明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内设置1块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用相邻网格调查法划分100个调查单元,用全站仪对每株毛竹进行精确定位调查,基于GIS的Voronoi图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空间结构单元,选择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竞争指数和目标竹最近邻竹株数4个空间结构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空间结构因子的重要性表现为聚集指数>年龄隔离度>最近邻竹株数>竞争指数;聚集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的负相关关系最明显,较高聚集程度是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前提条件;年龄隔离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产毛竹林的年龄隔离度≥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华  韦新良  汤孟平  骆文建  王敬  
为全面掌握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结构特征,在全面清查基础上设置10个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分析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并运用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分别做拟合对比;利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测算枫香各径阶、各部分生物量,分析生物量结构;同时研究枫香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冠幅结构符合森林经营的目标,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基本符合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结构规律;树干、树根生物量占枫香总体生物量的91.4%,各径阶枫香生物量总体分布不均匀,树干和树根生物量分布曲线起伏较为接近,各径阶树冠生物量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吕君  赵明水  李静  蒋文伟  
选择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古柳杉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柳杉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实测春夏秋三季不同柳杉生境小气候、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评价其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柳杉群落Simpson、Shannon-Wienner及Pielou等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大小排序为山顶(0.918 2;4.345 9;0.805 9)>山麓(0.895 9;4.116 0;0.781 1)>山中(0.890 9;3.999 6;0.747 3),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不同特点,其增长趋势为山中(37)>山顶(33)>山麓(31);春夏季节空气负离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商侃侃  
孑遗植物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重要成分。通过调查浙江天目山以孑遗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了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种间相关性和生态位宽度,探讨树种间的相互关系及共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曦  任斐  邵生富  王政懂  
本文报道天目山地区鸟类 1 93种 ,隶属 1 6目 4 5科 ,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 4 6 6 2 %。其中留鸟 93种 ,占 4 8 1 9%;夏侯鸟 34种 ,占 1 7 6 2 %;冬侯鸟 5 2种 ,占 2 6 94 %;旅鸟 1 4种 ,占 7 2 5 %。我国特有鸟 9种 ,占国内特有鸟种数的 9 0 %。文中分析了鸟类迁徙 ,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在动物地理分布上 ,天目山属东洋界华中区 ,接近中北界南缘 ,鸟类组成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和混杂的特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邓英英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为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采用8邻域边缘校正方法,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秆龄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自然状态的毛竹纯林活立竹、枯死竹和整个毛竹林的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554,0.556和0.553,均为聚集分布;活立竹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5...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广泽  周权  蒙建忠  张洪茂  
2017年9月-2018年8月,运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武汉市桂子山鸟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48种,隶属于6目24科;优势种为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乌鸫(Turdus mandarinus);留鸟24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5种,旅鸟9种,分别占比50.00%、20.83%、10.42%、18.75%;在人工建筑及附近、乔木林、乔灌混合林、草地几种生境中,乔灌混合林中的鸟类数量较多,多样性较高.与之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桂子山的鸟类种类明显减少,较1953年-1965年记录种类减少33种,减幅40.74%;较1966年-1990年记录种类减少37种,减幅43.53%;优势种由[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家燕(Hirundo rustica)逐渐变为现在的灰喜鹊和乌鸫.结果表明,随着城市扩建和人口增长,城市鸟类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发生了较大改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游诗雪  张超  库伟鹏  朱弘  赵明水  余树全  
【目的】开展群落动态变化长期研究,为森林保护、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块1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监测样地,对每木进行编号、挂牌,调查记录其种名、树高、胸径及位置坐标等信息。2012年进行复测,比较分析16年来乔木层胸径≥10 cm树种的群落动态变化。【结果】群落中常绿和落叶树种株数所占比例,从1996年54.97%和45.03%变为2012年的62.81%和37.19%;群落科、属、种组成从1996年24科34属40种变为2012年29科40属48种,16年来,树种退出3科5属6种,新增8科11属14种,其中,退出的偶见种(总株数1~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5个大小级。采用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在1 hm2样地内,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7种,其中乔木为76种,灌木51种。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树级,多达99个物种,占群落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78%。除幼树外,从幼苗到大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数呈增加趋势。要获得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