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0)
2023(12582)
2022(11225)
2021(10874)
2020(8907)
2019(20816)
2018(20907)
2017(40416)
2016(22459)
2015(25458)
2014(25856)
2013(25235)
2012(23307)
2011(20991)
2010(21269)
2009(19357)
2008(18940)
2007(16737)
2006(14928)
2005(13365)
作者
(64636)
(52978)
(52747)
(50550)
(34188)
(25521)
(24204)
(20868)
(20304)
(19588)
(18256)
(17850)
(17036)
(16928)
(16545)
(16361)
(16106)
(15811)
(15290)
(15201)
(13275)
(13177)
(12801)
(12241)
(12139)
(11977)
(11865)
(11746)
(10785)
(10577)
学科
(81331)
经济(81220)
管理(66154)
(60843)
(50789)
企业(50789)
方法(35570)
数学(30071)
数学方法(29567)
(24637)
(23234)
中国(22662)
(19330)
业经(19057)
地方(17632)
(16917)
理论(16229)
农业(16124)
(15971)
贸易(15963)
(15503)
(14753)
财务(14678)
财务管理(14635)
(14232)
(14193)
企业财务(13799)
(13667)
银行(13627)
环境(13611)
机构
学院(312993)
大学(310311)
管理(123150)
(117546)
经济(114486)
理学(105055)
理学院(103908)
研究(103187)
管理学(102059)
管理学院(101509)
中国(78539)
(66989)
科学(65032)
(57351)
(52844)
(49337)
(48415)
研究所(47501)
中心(47410)
业大(45422)
财经(44579)
北京(43074)
(42986)
师范(42651)
(40214)
(39784)
农业(38196)
(37831)
技术(35228)
师范大学(33848)
基金
项目(205969)
科学(159609)
研究(155307)
基金(144843)
(124909)
国家(123766)
科学基金(105540)
社会(92602)
社会科(87424)
社会科学(87402)
(81927)
基金项目(76788)
教育(72095)
自然(69057)
(68489)
自然科(67275)
自然科学(67259)
编号(66841)
自然科学基金(66009)
资助(60711)
成果(55871)
课题(46425)
重点(45617)
(44659)
(43812)
(42279)
项目编号(40945)
创新(39211)
科研(38830)
大学(38762)
期刊
(137059)
经济(137059)
研究(95745)
中国(61774)
学报(47143)
管理(45418)
(45374)
(43951)
科学(43331)
教育(42230)
大学(35190)
学学(32569)
农业(31181)
(29563)
金融(29563)
技术(28377)
业经(23748)
财经(20719)
经济研究(20203)
图书(19988)
问题(17815)
(17565)
理论(16505)
实践(15321)
(15321)
(15257)
现代(14824)
科技(14817)
技术经济(14552)
(14041)
共检索到471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翔未  
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中唯一没有正史记载的时代,西夏王陵作为鉴证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遗存,在中国陵墓建筑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西夏王陵迈向申遗浪潮的脚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遗址保护与建设问题。通过调查,从遗址自身的保护、遗址管理、遗址旅游开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建议,包括遗产活化、一体化发展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孙根年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高峰体验。作为体验时代的遗产旅游,是遗产保护、利用和遗产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遗产文化内涵的展示不够,体验性严重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遗产文化内涵"活化","可视化",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静态性和历史动态性的结合。以唐文化为特色的乾陵遗产要突出唐文化,展示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盛况;以"党项风情,神秘西夏"的西夏文化为主的西夏陵活化的过程就是丰富和活化西夏王陵遗址旅游产品;以明文化特色的十三陵陵墓建筑要体现明代汉族礼教、皇室文化和堪舆文化,展示明代陵寝建筑和雕塑等有形的历史遗产文化内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科伟,牛栋  
本文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提出了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中枢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咸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权东计  
在系统分析昭陵陵园山顶、山脊、山谷、平原地貌景观和陵园建筑遗址与陪葬墓空间分布模式的基础上,从山体形象、风水空间格局、长安城空间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昭陵陵园的空间意象和"依山为陵"的历史文化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遗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由居民和遗址的关系切入,将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划分为"居民与大遗址彼此制约"和"居民与大遗址相互协同"两个阶段。从居民破坏、居民贫困、居民搬迁安置、居民发展、居民参与等方面,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专项综述与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理论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铮争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使得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一些大遗址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汉长安城遗址区近年来所出现的"遗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尴尬局面,其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址保护中各利益主体(文物部门、地方政府、居民和开发商等)之间的矛盾。有鉴于博弈论对于分析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利益冲突所显现出的适用性,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中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彤  
在银川有着“昊王疑冢三百六”的传说:公元十一世纪,建立西夏国的昊王死后,每天有送葬的队伍出兴庆府向西而去,每天在贺兰山下出现一座高大的新坟,这样持续了360天,贺兰山下竖起了大大小小的360座“昊王坟”。一座座黄色的陵台,高大得像一座座小山丘,在贺兰山下连绵地延伸开去,在阳光映照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任宜欣  朱海霞  
避免大遗址社区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弱化,弥补周边社区文化底蕴和情感连结的缺失,有机结合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的重要任务。通过验证杜陵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杜陵遗产社区内部的共生机制,从功能、情感、文化、经济4个共生维度,提出可以增强共生关系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关伟锋  蔺宝钢  
通过对我国当前大遗址展示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其展示效能的理论依据及策略。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证等方法,指出当前大遗址展示不足及展示效能差源于东方土遗址特性及过于强调遗址"原真性",展示方式单一且多静态展示,同时缺乏多专业的介入。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初步探索高效能的大遗址展示方法与策略。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多维综合展示、多专业协同、增强遗址展示的互动体验性能有效提升遗址展示效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