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
- 2022(4)
- 2020(2)
- 2019(1)
- 2018(4)
- 2017(18)
- 2016(7)
- 2015(2)
- 2014(4)
- 2013(8)
- 2012(4)
- 2011(6)
- 2010(3)
- 2009(2)
- 2008(5)
- 2007(5)
- 2006(5)
- 2005(2)
- 2004(3)
- 2003(3)
- 学科
- 贸(19)
- 贸易(19)
- 易(17)
- 济(14)
- 经济(14)
- 管理(9)
- 保护(7)
- 国际(7)
- 国际贸易(7)
- 收(7)
- 税(7)
- 税收(7)
- 业(6)
- 中国(6)
- 关系(6)
- 农(6)
- 农业(6)
- 出(6)
- 方法(6)
- 保护区(5)
- 出口(5)
- 出口贸易(5)
- 及其(5)
- 口(5)
- 概况(5)
- 自然(5)
- 自然保护(5)
- 自然保护区(5)
- 财(5)
- 资源(5)
- 机构
- 学院(71)
- 大学(67)
- 科学(31)
- 济(27)
- 经济(27)
- 中国(22)
- 所(22)
- 研究(22)
- 农(21)
- 农业(18)
- 理学(17)
- 理学院(16)
- 管理(16)
- 管理学(16)
- 管理学院(16)
- 业大(14)
- 南(14)
- 省(14)
- 研究所(14)
- 室(13)
- 实验(12)
- 实验室(12)
- 局(12)
- 农业大学(11)
- 国家(11)
- 家(11)
- 新疆(11)
- 科学院(11)
- 业(10)
- 中心(10)
共检索到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卫斌 杨德军 曹建新
在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更新的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有维管束植物109种,分属59科92属,其科属及其区系成分的数量组成已超过山地雨林(维管束植物有83种,48科76属)。西南桦人工群落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7.63%~60.61%和80.43%~82.15%,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温带成分分别占9.09%~11.87%和10.87%~14.28%,说明普文西南桦人工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具有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研究同时表明,随着森林恢复,西南桦人工群落热带分布成分具有增加趋势,人工林植物区系的丰富度与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西南桦 人工林 植物区系 比较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龙 徐拓远 则得
通过梳理中国自然保护区"封闭式"保护的演进逻辑,结合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封闭式"保护模式案例,讨论该地野生亚洲象肇事事件的成因。结果发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封闭式"保护模式为野生亚洲象保护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象群数量增多。但是,这种保护方式,一方面忽略了已有的人象相处模式,另一方面没有加入对亚洲象生存空间承载力的考量,进而造成了亚洲象食物来源减少、生存空间岛屿化等问题,导致亚洲象与周边社区冲突不断。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慎这种模式的不合理之处,探索"封闭式"保护的突破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吉文娟 张利才 张加云 杨晓鹏
利用西双版纳州3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州茶树不同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10.0℃积温、<0℃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3个茶区近53年各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和积温普遍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普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普遍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各茶区不同,勐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景洪和勐海变化趋势不明显;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对该区茶树的发育期进程、鲜叶理化成分的含量、病虫害的发生及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西双版纳 茶区 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斌 陶庆 杨士剑
本文通过整理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理所多年的内部资料,了解亚洲象(Elaphas maximus)和其他野生动物在周边村寨附近活动的情况;并使用“双S”技术即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亚洲象活动分布及时间。由此对人与亚洲象等野生动物冲突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关键词:
尚勇 亚洲象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冼军李 陈涛 张弛 周蕾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的深入推进,我国区域内边境城市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机遇,其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出独特的发展特征。本文以区域内边境城市——西双版纳景洪市进行个案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景洪市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内在逻辑呈现内生和外生动力机制彼此促进,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特征。其中,内生动力机制为核心要素,外生动力机制为重要引导要素,两者共同作用,推动城市发展"量"的增加与"质"的提升,进而形成一种城市发展效益反作用于动力机制的循环动态网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例,提出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初步设计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关键词:
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空间 旅游产品 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映梅,沈琼
本文以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空间竞争区的云南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为例,针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道路雷同的问题,对比分析两地州经济行为的空间移动特征、区位效益“屏蔽”现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民族经济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凤珠 赵海艳
通过对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嘎洒镇城镇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有很大一部分傣族儿童、青少年转用了汉语;生活在村寨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由母语单语人向傣汉双语人过渡的变化。傣文的习得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傣文水平偏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现状的成因。
关键词:
傣族儿童、青少年 语言文字 使用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臧云岩
土耳其东南部的东南安纳托利亚地区,农业和水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市场潜力大,投资环境良好,是外国投资较理想的地区,也是我国转移剩余加工能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比较好的选择地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松年
加纳共和国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0年人口约为1500万,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近10年来,加纳年均人口增长率约为3%,绝大部分人口住在农村,城市人口约占5%。 60年代以来,因多种因素影响,加纳国民经济持续衰退,到80年代初,经济恶化加剧:产量锐减,通货膨胀严重,国内外赤字剧增,经济濒临崩溃。80年代中期,加纳政府开始实行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