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
- 2023(136)
- 2022(133)
- 2021(115)
- 2020(104)
- 2019(202)
- 2018(242)
- 2017(439)
- 2016(215)
- 2015(257)
- 2014(215)
- 2013(277)
- 2012(233)
- 2011(181)
- 2010(189)
- 2009(205)
- 2008(192)
- 2007(183)
- 2006(169)
- 2005(144)
- 学科
- 税(1267)
- 税收(1119)
- 收(1117)
- 业(678)
- 管理(587)
- 济(485)
- 经济(485)
- 企(467)
- 企业(467)
- 财(439)
- 务(307)
- 财务(307)
- 财务管理(307)
- 学(305)
- 企业财务(295)
- 农(274)
- 法(226)
- 农业(218)
- 税法(194)
- 技术(188)
- 水产(174)
- 方法(170)
- 虾(155)
- 动物(143)
- 数学(143)
- 数学方法(141)
- 理论(134)
- 财政(129)
- 动物学(125)
- 教育(123)
- 机构
- 大学(3005)
- 学院(2958)
- 研究(1139)
- 管理(1013)
- 理学(931)
- 理学院(923)
- 中国(906)
- 济(891)
- 科学(887)
- 管理学(868)
- 管理学院(864)
- 经济(862)
- 农(763)
- 税(734)
- 所(691)
- 财(666)
- 务(633)
- 研究所(614)
- 农业(612)
- 税务(599)
- 京(576)
- 局(575)
- 家(563)
- 国家(544)
- 省(540)
- 业大(536)
- 江(526)
- 中心(510)
- 院(479)
- 技术(470)
共检索到4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关键词:
露水资源,农业气候分析,西双版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研究制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层层分解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增加对“三农”投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了农业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向前 李思颖 王家金 陈啸云 梁名志 周玉忠 蒋会兵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境内的古茶树进行逐片、逐株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古茶树资源种类、树龄、数量、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现存古茶树资源总面积5494.1hm2,分布于全州18个乡,59个村;古茶树分属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古茶树树龄在1000 a以上的有2株,500~1000 a的有7株,300~499 a的有13株,其余树龄多为100~299 a;92.55%的古茶树长势表现健壮,7.45%的古茶树长势较差和濒死。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建立了古茶树资源档案,讨论了西双版纳地区古茶树资源面临的生存危机和濒危原因,并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本文给出了西双版纳雾的类型特征、时空分布,描述了山区辐射雾和逆温暖带形成的机制、规律,及对某些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山区雾及逆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
辐射雾,逆温层,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萍 陈爱国 刘宏茂
探讨轮歇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研究西双版纳轮歇农业的现状、类型,指出轮歇农业的生态后果,建议进一步加强轮歇农业及其替代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轮歇农业 土地退化 西双版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万鹏
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对弘扬傣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护的难点,并从各个不同方面对传统竹楼与新式现代“洋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最后提出其保护的五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颦 马黎
民间舞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利用文化物质材料和文化精神构成的综合创造的动态意象。从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产业消费中的变化来看,旅游作为一种生机勃勃的表演产业,伴随着对"原生"文化表演的追求,傣族民间舞的重构和消费特征由文化物质材料向文化精神转化。但这并没有使民间舞的特质意象消解,而是旅游作为一种地方文化重构中生机勃勃社会因素与其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一起作用于民间舞的现代创造重构中。使民间舞在旅游发展中被更深层次的融入当代审美意识成为新的现代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晓巍
尽管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教育以及傣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都面临着改革和扬弃的挑战,但它们并没有失去固有的社会基础。从清末至今,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教育历经波折,其教育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和制度、教育方式和手段,以及教育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然而,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依然离不开南传佛教教育。南传佛教教育亦是如此,一方面它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教育要素必须植根于傣族地区固有的文化资源之上,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从傣族文化发展中获取自身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南传佛教 佛教教育 傣族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佳琦 薛达元
近年来,西双版纳的人工橡胶林面积不断扩张,逐渐凸显出不良的生态影响。本文基于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从生物多样性、水分、土壤、景观格局、病虫害等5个方面对橡胶林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显示,大面积种植橡胶林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能力、土壤质量均有明显下降,热带雨林景观出现较为严重的破碎化和片段化,病虫害出现大面积爆发。针对以上分析,建议改造胶园,提高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限制橡胶种植面积,并提供技术支持;对橡胶产业发展实施生态补偿费政策;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橡胶林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橡胶林 热带雨林 生态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建武 林萍
傣族传统文化具有佛教世俗化,民间习俗佛教化,以及神佛世界融合的特点。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傣族佛寺园林与汉传佛教的佛寺园林迥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园林常选址于村寨中风景最优美,地位最显要的地方。总体布局不求规整对称,佛寺中的建筑和小品造型独特,装饰材料和色彩丰富多样,热带植物和宗教文化植物姿态万千。在分析各组成元素特色的基础上,认为傣族佛寺具有风格朴实无华,建筑形式独特别致,装饰小品独树一帜,植物应用具有地域特色和小乘佛教文化特色等与众不同的园林特色。图2参12
关键词:
园林学 傣族 佛寺 园林特色 西双版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程贤敏,石人柄
一、西双版纳的领主制与人口再生产 (一) 西双版纳的领主制 西双版纳,古称动泐,明代才有西双版纳之称。据傣文《泐史》记载,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将其辖区划分为12个提供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西双版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磊 杨大荣 彭艳琼 魏作东
榕属的4个亚属在西双版纳均有分布,目前已报道榕树69种、亚种和变种,占全国已报道榕树种类的69.4%,其中榕亚属23个种和变种:白肉榕亚属4个种:聚果榕亚属2种和变种;无花果亚属41个种、变种和亚种。在榕树隐头果内生活着种类专一的传粉榕小蜂和一些非传粉小蜂。西双版纳地区目前已分类鉴定29种榕树的30种传粉小蜂和170多种非传粉小蜂,其它榕树种类及其隐头果内的小蜂种类还未获得活体标本而没有确切的分类定名。传粉小蜂与非传粉小蜂以及各种非传粉小蜂之间相互影响,并影响着榕树与传粉小蜂形成的共生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榕树隐头果内复杂的小蜂群落。对榕树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都集中在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李毓
阈限体验是旅游体验研究的重要话题,旅游场域中员工的类阈限体验并未像旅游者般受重视。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个案,从人类学阈限理论视角,运用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方法,深入剖析泼水演员日常生活和类阈限体验的关系、类阈限体验的特征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可以理解为离开日常生活村落,在旅游空间从事泼水工作中的体验。泼水工作相对于演员的日常休闲生活来说是乏味的,但与日常工作中繁杂的农活相比又充满了愉悦和精神意义,对其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表现为对工作规范及纪律模糊化,
关键词:
类阈限体验 泼水演员 傣族园 西双版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