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
- 2023(740)
- 2022(655)
- 2021(587)
- 2020(539)
- 2019(1215)
- 2018(1196)
- 2017(2098)
- 2016(1240)
- 2015(1378)
- 2014(1441)
- 2013(1487)
- 2012(1449)
- 2011(1293)
- 2010(1290)
- 2009(1192)
- 2008(1168)
- 2007(1103)
- 2006(940)
- 2005(795)
- 学科
- 济(4230)
- 经济(4228)
- 业(2600)
- 管理(2286)
- 学(2144)
- 方法(1897)
- 数学(1622)
- 企(1619)
- 企业(1619)
- 数学方法(1586)
- 税(1564)
- 农(1544)
- 收(1389)
- 税收(1388)
- 中国(1260)
- 农业(1169)
- 财(998)
- 地方(960)
- 理论(768)
- 技术(740)
- 业经(735)
- 贸(697)
- 贸易(696)
- 制(691)
- 和(652)
- 易(646)
- 地理(619)
- 生态(616)
- 资源(608)
- 及其(589)
- 机构
- 大学(18493)
- 学院(18172)
- 研究(8749)
- 科学(7137)
- 中国(6404)
- 农(5888)
- 济(5695)
- 经济(5556)
- 所(5497)
- 研究所(5170)
- 管理(5103)
- 农业(4829)
- 理学(4464)
- 京(4460)
- 理学院(4350)
- 业大(4167)
- 管理学(4050)
- 管理学院(4022)
- 中心(3419)
- 室(3394)
- 省(3392)
- 院(3337)
- 实验(3215)
- 实验室(3081)
- 科学院(3057)
- 农业大学(2964)
- 范(2956)
- 重点(2928)
- 北京(2904)
- 师范(2887)
共检索到2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凌起
八二年十一月间,笔者曾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西段作实地考察。本文以这次考察调查所得资料为基础,对照华南其它一些热作宜植区的情况,就西双版纳热带作物布局的条件、现存的问题及今后方向等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有助于我国热带作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闯
美国农业区划及作物布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聂闯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资源。这些资源为其发展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作物种类的繁多和行业的齐全。美国虽然在人均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海水养殖面积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但还是十分重视农业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鹤龄 王润元 张强 刘德祥 蒲金涌
根据甘肃省1985—2005年的气候资料和同时期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省主要作物的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过去20 a里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河西地区,玉米和棉花播种范围扩张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比重显著增加,春小麦种植面积比重快速降低,种植范围大幅向祁连山浅山区退缩,种植结构的这种调整使玉米和棉花逐渐取代小麦成为河西主要作物,并最终导致该区主要作物种植格局从以小麦为主转变为以玉米和棉花为主;在中部地区,春小麦面积逐年缩小,冬小麦和杂粮种植扩张,玉米的种植比例逐年上升,马铃薯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了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种植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军 刘静航
本文论述了GIS支持下节水农业作物布局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如:空间决策系统分层框架结构的建立。遥感数据源的应用、数据标准化处理、专家系统应用、决策方案的生成和评价方法,以及作物布局适宜度和方案综合满意度等概念的建立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仁田 丁贤怠 吴国庆
本文在分析了80年代以来浙江省冬季农业结构变异的特点、原因等基础上,提出浙江省冬季农业应“稳定大、小麦,积极发展油菜、蚕(豌)豆、马铃薯和绿肥、饲料作物”的开发思路,并在科研、政策等方面予以配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军霞 张一平 赵双菊 宋清海
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了林内不同高度和全光照条件下不同波长太阳辐射.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热带季节雨林垂直方向上不同波长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雾凉季时昼间各辐射要素值均随高度的下降而递减,而干热季和雨季时,受光斑的影响,个别时刻出现了较低观测点的辐射值高于较高观测点的现象;各季节不同高度各测点的总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日总量值及其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均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各测点比值均呈现红外辐射>总辐射>可见光的趋势;各测点的辐射值、辐射日总量值、日总量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以及红外辐射和可见光在总辐射中所占份额均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且这些值在各季节间的大小顺序随测点高度的不同而变化.受林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赵双菊 窦军霞 刘玉洪
该文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的气温和树表温观测资料 ,通过实测、对比方法 ,探讨了热带季雨林平均气温及其树表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通过对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 ,发现由于热带季节雨林受地方气候和森林结构影响 ,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的差异 ,导致气温和树表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在林冠附近 ,树冠表温和气温及温度日较差均呈现最大值 ,显示了林冠面具有较强的热力效应 ,且其效应在干热季显著 .在 12 :0 0— 16 :0 0 ,树冠附近空气与树冠表层间的热力传输 ,雾凉季树冠附近气温低于林冠表温 ,热量从树冠传向空气 ;而干热季则反之 ,树冠附近气温高于林冠表温 ,林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一平 王进欣 马友鑫 刘玉洪 李佑荣
因林窗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异质性 ,对林窗内物种分布、种群动态及物种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森林演替和更新所起的重要作用乃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林窗 8个方位 (从林窗中央到林内 )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和 1 5m高度气温水平空间多点观测为基础 ,探讨了林窗温度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西双版纳由于区域性天气现象 (雾 )、太阳高度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共同影响 ,形成不同季节林窗区域温度效应在时空上的明显差异一高值区的时空位移及空间不对称性现象 :林窗温度最高区域并非出现在林窗中央 ,而是林窗某一侧 ,其位置、强度随时间和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 ;另外 ,林窗内不同介质间 ...
关键词:
次生林 林窗 温度效应 时空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王进欣 马友鑫 刘玉洪
该文利用热带次生林林窗边缘树干的表面温度观测资料 ,探讨了昼间林窗边缘和林内树表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林窗边缘与林内树表温的差异、林窗边缘树表温与林窗中央地表温的差异 .指出在林窗区域 ,受太阳直接照射的东侧和北侧林墙中部存在表面温度高值区 ,是林窗区域除林冠面、林窗地面、林内地面之外的新的第 4热力作用面 ,对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形成以及林窗边缘植物的侧向生长等均有重要意义 .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为研究林窗更新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小平 卞新民
针对我国农田面积小 ,影响作物生产效果的自然、社会和技术因子复杂 ,各因子田块间差异大等问题 ,采用物元分析法结合GIS (地理信息系统 )方法 ,实现了作物空间布局优化的科学化、客观化、自动化 ,以及结果表现的图形化、直观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效东 刘宏茂 沙丽清 冯志立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 ,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 ,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 ,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 2 以上 )的分布 ,表现为山地雨林 (2 2类 ,4 974个 )多于季节雨林 (19类 ,16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元昌 杨宇明 杜凡 姜垒 许彦红
为研究中国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方式 ,在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山地雨林中设置了 1 2块固定观测样地 ,并在定期观测数据基础上估计林分生长量、林木进界率与径阶保留率等 .据此建立林分自然生长的径级分布模型 ,择伐作业对保留木影响的损伤模型 ,采伐后由于林窗效应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经验模型 ,进界生长模型等热带森林生长动态数学模型并估计了林分初始状态、林分动态转移因子等参数 .以森林经营实践的内在逻辑和关键过程为基础设计了森林生长和经营模拟系统的框架概念 ,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各个独立程序模块 ,用VBA语言与EXCEL结合开发了系统应用软件 .应用本模拟系统对西双版纳热带林的择伐经营模式作了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阚望 许姗姗 杨太源 刘悦 王连春 李红祥 谭元花 吴德喜 孔宝华 李成云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叶际细菌群落结构。【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对随机7个调查采样点采集的39个无细菌症状的植物样品测序。【结果】草本样本细菌与木本植物细菌相比,共有的OTUs数量相似,木本植物细菌间差异的OTUs数量相对小于草本植物间的。在门(phylum)水平上主要检测注释到Cya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及未归类细菌门。在纲(class)水平上主要检测注释到Alphaproteobacteria、Bacteroidia、与Bacilli、Clostridia及未归类细菌纲。在属种水平上,Methylobacterium、Acinetobacte分布最广,Pseudomonas、Sphingomonas次之。Geobacter、Exiguobacterium、Nocardioides、Hymen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Pseudarthrobacter、Comamonas、Vogesella、Massilia与Aeromonas等细菌寄主范围窄,但是分布普遍。【结论】研究检测注释到植物病原细菌、益生细菌、其他细菌及未归类细菌。弄清了西双版纳叶围细菌群落结构,为开发利用潜在生物防治、医疗有益细菌,了解潜在植物致病细菌,认识细菌对热带雨林生态稳定性的角色与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细菌 群落 叶际 多样性 西双版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窦军霞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孙晓敏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占年总辐射的百分率为净辐射59.98%、有效辐射28.68%、反射辐射11.34%、透射辐射7.13%.因季节间气候特征的差异,使得雾凉季林冠上的太阳辐射时间变率较小,而雨季的较大;干热季则受林冠集中换叶的影响,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变化较为特殊.在热带季节雨林,透射辐射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度,特别是干热季时数值较高;一天中,透射辐射数值在中午较高,并且干热季时存在“突跃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会兵 梁名志 何青元 刘本英 唐一春 陈红伟 王平盛
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采用野外面上调查、定点社区入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认知、管理、利用与保护古茶园的传统知识和经验。结果显示:在1700年前,布朗族就以原始宗教信仰为基础,逐渐形成对茶树种植的禁忌崇拜,通过"习惯法"、"头人"等来规范古茶树的种植与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古茶树种植系统,并演绎出丰富的传统制茶方法和饮茶习俗,形成独特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布朗族对茶的传统习惯用法、医药用法等。本文在对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古茶园传统知识遗忘丢失的原因,提出古茶园传统知识保护建议。
关键词:
布朗族 古茶园 传统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