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5)
- 2023(5556)
- 2022(5039)
- 2021(4611)
- 2020(4126)
- 2019(9920)
- 2018(9890)
- 2017(19437)
- 2016(10938)
- 2015(12580)
- 2014(12884)
- 2013(13212)
- 2012(12522)
- 2011(11486)
- 2010(11686)
- 2009(11103)
- 2008(11342)
- 2007(10450)
- 2006(9013)
- 2005(7982)
- 学科
- 济(50359)
- 经济(50318)
- 管理(31554)
- 业(29771)
- 方法(24991)
- 企(22880)
- 企业(22880)
- 数学(22312)
- 数学方法(22135)
- 农(14415)
- 财(12859)
- 地方(12284)
- 中国(11394)
- 学(10850)
- 农业(9849)
- 业经(9093)
- 贸(9070)
- 贸易(9068)
- 和(9024)
- 易(8756)
- 务(8217)
- 财务(8200)
- 制(8194)
- 财务管理(8177)
- 环境(8083)
- 企业财务(7753)
- 资源(7402)
- 地方经济(6785)
- 理论(6694)
- 银(6402)
- 机构
- 大学(167618)
- 学院(166378)
- 济(68178)
- 经济(66686)
- 管理(63409)
- 研究(56962)
- 理学(54599)
- 理学院(53943)
- 管理学(52961)
- 管理学院(52651)
- 中国(42883)
- 科学(37216)
- 京(35968)
- 农(32144)
- 所(30682)
- 财(30572)
- 研究所(28052)
- 中心(26911)
- 业大(26756)
- 农业(25643)
- 江(25500)
- 财经(24669)
- 北京(22635)
- 范(22599)
- 师范(22354)
- 经(22231)
- 经济学(20993)
- 州(20530)
- 院(19731)
- 经济学院(19254)
- 基金
- 项目(109770)
- 科学(84579)
- 研究(78442)
- 基金(78341)
- 家(68923)
- 国家(68374)
- 科学基金(57030)
- 社会(48195)
- 社会科(45541)
- 社会科学(45521)
- 省(42899)
- 基金项目(42235)
- 自然(37475)
- 划(36525)
- 自然科(36406)
- 自然科学(36390)
- 教育(35844)
- 自然科学基金(35737)
- 编号(33095)
- 资助(32570)
- 成果(27155)
- 重点(25019)
- 部(24708)
- 发(24513)
- 创(21931)
- 课题(21899)
- 科研(21528)
- 计划(20718)
- 创新(20583)
- 教育部(20533)
共检索到241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雾和逆温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露的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露日数呈干季较多、雨季较少的分布特征;干季的露水对本地区热带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可部分缓解干季降雨的不足,避免或减弱冷冻害的发生。
关键词:
露水资源,农业气候分析,西双版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张光明 李红梅 段文平
测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干季对雾露水的截留量及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加浓下沉而来。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夜间 ,各林冠层截留的雾露水总量可达 1 36mm ,其中最上层林冠截留 0 97mm(吸附水 0 4 5mm ,流落水 0 2 2mm) ,中间层林冠截留 0 4 0mm (吸附水 0 2 9mm ,流落水0 1 1mm) ,下层林冠截留 0 2 8mm ,(吸附水 0 2 3mm ,流落水 0 0 6mm)。林冠截留雾露水量的多少与最上层林冠处的风速、降温强...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林冠截留 雾露水 西双版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夜雨及雾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夜雨、雾雨的形成机制及其农业气候意义。结果表明,本区降水呈夜雨与昼雨相均衡的状况,夜雨率达545%~577%,尤其是雾季和干热季可分别达714%、706%。夜雨形成多是山风环流造成的地形雨,雨强小,雨时长,因而对作物的有效性高。夜间雾雨则在作物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部分缓解干旱季节作物需水的不足。因此,深入探讨夜雨和雾雨资源是制定有效防御干旱对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夜雨资源,农业气候分析,西双版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向前 李思颖 王家金 陈啸云 梁名志 周玉忠 蒋会兵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境内的古茶树进行逐片、逐株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古茶树资源种类、树龄、数量、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现存古茶树资源总面积5494.1hm2,分布于全州18个乡,59个村;古茶树分属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古茶树树龄在1000 a以上的有2株,500~1000 a的有7株,300~499 a的有13株,其余树龄多为100~299 a;92.55%的古茶树长势表现健壮,7.45%的古茶树长势较差和濒死。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建立了古茶树资源档案,讨论了西双版纳地区古茶树资源面临的生存危机和濒危原因,并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一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本文给出了西双版纳雾的类型特征、时空分布,描述了山区辐射雾和逆温暖带形成的机制、规律,及对某些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山区雾及逆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
辐射雾,逆温层,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娜 封志明 姜鲁光 张景华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从英 王萌 梁晓宇 马腾 杨叶 张宇
【目的】旨在明确我国云南省主要植胶区——西双版纳橡胶树炭疽病菌复合群的种属分类,筛选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liviae的防治药剂。【方法】采集分离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炭疽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35株橡胶树炭疽病菌,其中63%的菌株属于胶孢炭疽菌复合群,34%的菌株属于尖孢炭疽菌复合群。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将35株炭疽菌归为4个种属,分别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siamense,尖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laticiphilum和C.wanningense,以及云南首次发现的C.cliviae。另外,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噻菌胺5种杀菌剂对云南和海南地区橡胶树C.cliviae菌株的EC_(50)值为0.075~1.09 mg/L,其中咪鲜胺抑制活性最佳。【结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的优势种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siamense。咪鲜胺对我国新发现的橡胶树C.cliviae的抑制效果依然良好。本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对橡胶树炭疽病菌分类的认识,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金渝 张建华 杨晓洪 王波 金航 华秋瑾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地区四路糯、小黄糯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利用SSR标记,对来自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的四路糯、小黄糯3个地方糯玉米品种7个亚居群及1个地方爆裂玉米和1个薏苡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以黄早四和Mo17为对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用21对玉米核心SSR引物,在7个糯玉米亚居群中总共扩增出201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82,标记索引系数MI值7.92,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094。(2)品种内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968~0.2216之间,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09。(3)遗传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7个糯玉米亚居群被划分...
关键词:
糯玉米 SSR标记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阎百兴 邓伟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为95.42d;7~9月大豆地地面的露水凝结量明显高于沼泽地地面,而5~6、10月低于沼泽地地面;沼泽地中冠层的露水凝结量最多,地面上的露水量略低于顶层,而大豆地中露水凝结量的垂直差异不明显;2003年沼泽地、大豆地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凝结的露水量为20.68、19.46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5%、4.75%。露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季降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萍芳 苏云海
作为一种典型的消费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丝毫回避不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掌握和作用。在激烈的旅游竞争态势下,西双版纳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而应对的事实是西双版纳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有失去原有竞争优势的危险。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SWOT分析 西双版纳 旅游业 发展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伟
近年来,云南的旅游业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尽管云南旅游资源禀赋丰富,但旅游业在云南各地区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促进和制约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以政策为核心的制度因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双版纳和丽江的旅游发展为例证,从管理体制、旅游促销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因素如何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制度 旅游业 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斌 周智生
橡胶种植成为近年来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其文化景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通过选取西双版纳全州作为大研究区和其所辖的基诺山区为田野调查点,点面结合,研究分析了西双版纳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受全球化的影响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的橡胶林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机制。橡胶种植在给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以及现代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发展风险性增加、民族发展互补性减少、民族共生关系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橡胶文化景观 全球化 民族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荟
寺庙教育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教育形态之一。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文化传播和民族教育的固定场所。现代学校教育介入后,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处于对立冲突的状态之中,主要体现在生源、时间、教学内容、学生人生观、和尚生身份等方面。这是由经济优势带来的文化自信和对他文化的排斥;学校教育传承傣族文化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内容脱离当地生活,致使"读书无用论"流行;寺庙教育的世俗化倾向和管理上的松散状态;相关政策向学校"一边倒"的倾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 王邵军 李霁航
以西双版纳高檐蒲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测定系统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测定。结果表明:(1)高檐蒲桃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时间变化模式,波动范围为3.335.7 2μmol·m(-2)s(-1),变异幅度为2.39;(2)土壤呼吸具有较大的温度敏感性,它与3个土层(05、510、1015 cm)土壤温度拟和的Q_(10)值分别为2.4、2.55和3.06;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显著正相关(P<0.01),它可以解释87.8%91.4%的土壤呼吸变化;(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师 王晓兵 白军飞 黄季焜
农产品价格变动下农户生产决策的动态调整是一个既关系农户福利又影响产业安全的经济问题。基于理性预期理论,以天然橡胶为研究对象,利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612户橡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天然橡胶价格预期变动下农户的生产调整行为,探讨影响农户价格反应行为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预期橡胶价格变动幅度越大时选择生产调整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在预期价格上升时调整生产行为的概率显著大于下降时,橡胶价格下降时,29.58%的农户会采取反应措施,而预期橡胶价格上升时,农户采取反应措施的达53.92%,呈现显著的非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