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1)
- 2023(3108)
- 2022(2782)
- 2021(2526)
- 2020(2189)
- 2019(4880)
- 2018(4733)
- 2017(8439)
- 2016(5135)
- 2015(5564)
- 2014(5319)
- 2013(5347)
- 2012(4817)
- 2011(4468)
- 2010(4468)
- 2009(4057)
- 2008(3877)
- 2007(3460)
- 2006(2980)
- 2005(2520)
- 学科
- 济(15621)
- 经济(15613)
- 业(9549)
- 管理(8923)
- 方法(8248)
- 学(7935)
- 数学(7534)
- 数学方法(7421)
- 企(6531)
- 企业(6531)
- 农(5485)
- 农业(3848)
- 壤(3841)
- 土壤(3828)
- 中国(3510)
- 森(3427)
- 森林(3427)
- 林(3398)
- 业经(3163)
- 环境(3083)
- 地方(2969)
- 财(2902)
- 贸(2778)
- 贸易(2778)
- 理论(2590)
- 易(2570)
- 教育(2286)
- 及其(2276)
- 技术(2271)
- 生物(2264)
- 机构
- 大学(72996)
- 学院(72053)
- 研究(29816)
- 农(26378)
- 科学(24197)
- 济(23444)
- 经济(22959)
- 管理(22674)
- 农业(20833)
- 业大(20676)
- 理学(20083)
- 理学院(19714)
- 中国(19262)
- 管理学(19065)
- 管理学院(18951)
- 所(17925)
- 研究所(17015)
- 京(16343)
- 农业大学(14242)
- 室(12493)
- 中心(12474)
- 省(12453)
- 实验(11855)
- 实验室(11356)
- 江(11232)
- 院(10962)
- 重点(10741)
- 业(10668)
- 科学院(10449)
- 技术(10097)
- 基金
- 项目(56769)
- 科学(42379)
- 基金(40253)
- 家(39600)
- 国家(39344)
- 研究(32744)
- 科学基金(31010)
- 省(23948)
- 自然(23523)
- 自然科(22938)
- 自然科学(22920)
- 自然科学基金(22541)
- 基金项目(21781)
- 划(20668)
- 社会(18773)
- 社会科(17751)
- 社会科学(17744)
- 资助(16460)
- 教育(15285)
- 计划(14644)
- 科技(14341)
- 重点(13938)
- 发(12266)
- 科研(11931)
- 创(11606)
- 农(11406)
- 编号(11346)
- 专项(11262)
- 部(10981)
- 创新(10978)
共检索到100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萍 姚斌 罗红梅 李树红 张绍松
【目的】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细菌高酶活的菌株,并对其初步鉴定,为综合利用废弃生物质中纤维素和发掘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LB培养基分离并纯化菌株,刚果红染色实验测定其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物。【结果】经分离共获得34株细菌,其中5株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酶活性。2株细菌分别被鉴定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和吉氏芽孢杆菌(B.gibsonii);另外3株细菌亦是芽孢杆菌,分类的具体属种尚待进一步确定。分离物5株芽孢杆菌中,沙福芽孢杆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结论】原始森林长期累积枯枝落叶于林地土壤,富集有丰富的微生物类群,通过分离纯化,经鉴定获得两株细菌对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分解效果,可进一步发掘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心昱 孟宪菁 高鲁鹏 樊金娟 徐丽君
自然垂直带典型温带原始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对碳估算及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比长白山北坡垂直小样带3种典型原始森林土壤养分状况,并将岳桦林(海拔1996 m)采集土柱分别置换到云冷杉林(海拔1350 m)和阔叶红松林(海拔740 m)样地,将云冷杉林采集土柱置换到阔叶红松林样地中进行1年野外模拟增温培养。结果发现,土壤碳、氮、磷含量表现为岳桦林>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并且0~10 cm>10~20 cm土层。0~20 cm土壤碳、氮、磷密度表现为阔叶红松林>岳桦林>云冷杉林,分别为5.64~12.75、0.24~0.89、0.04~0.14 kg.m-2。3种林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骆婷 夏虹 冯定胜 高友 王一丁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采自四川汶川的高山森林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采用透明圈法等对其多项降解功能进行鉴定,筛选能够同时降解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油脂和过氧化氢的多功能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分离到40株可培养细菌,其中21株为多功能菌株,菌株N14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12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32对淀粉的降解能力最强,菌株N12、N16、N19、N20对油脂的降解能力较强,菌株N19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能力最强。经鉴定,这些多功能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山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并且其中的功能菌数量多且降解能力较高,因此,该结果在高山森林土壤资源菌的应用方面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多功能菌株 微生物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青山
在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采用定位和典型样地研究法 ,对该区森林的主要森林类型急尖长苞冷杉 (Abiesgeorgeivar .smithii)原始林林内和林外 (采伐迹地 )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林内A层土壤容重小于林外A层土壤容重 ,分别为 0 74和 0 92 ,B、C两层 ,林内和林外分别为 0 94、1 34和 0 99、1 2 2。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相比较 ,林内A层均大于林外A层 ,B层则相差不明显。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表层 (0~ 10cm)含水量...
关键词:
西藏 冷杉原始森林 土壤 物理性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阳 王蒙蒙 马磊 赵政 邱强 沈其荣
为了从不同生境样品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并评价其纤维素分解能力,以结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测定其在刚果红平板上水解圈大小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分析各菌株对小麦秸秆的分解效率。结果表明:4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水解圈,并能使滤纸条发生崩解。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了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分别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3,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6、55-3和55-4。接种21 h后菌株X3获得最大滤纸酶活力(0.12 U·mL-1),27 h...
关键词:
堆肥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结晶度 分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文芳 胡国全 徐彦胜
从若尔盖草甸淤泥中获得一株低温厌氧纤维素菌CD-2,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状,严格厌氧,菌体大小为0.3μm×2.8~3.1μm,生长温度范围5~40℃(最适温度20℃);pH范围6.5~8.0(最适pH7);NaCl浓度范围0.1%~0.4%(最适NaCl浓度0.2%)。分离菌株能利用滤纸、纤维素粉MN30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木聚糖等。在菌株CD-2的纤维素酶系中,存在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3种组分,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和25℃。该菌株还存在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30℃。通过16S rDNA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英 沈其荣 娄无忌 刘生浩 崔中利
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到2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M1和M2。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4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57.53%和54.92%,未经处理的稻草秆纤维素失重率为38.82%和36.21%。膨化稻草比稻草秆易分解,纤维素降解率可达68.83%和60.02%。经初步鉴定,M1由木霉F1和芽孢杆菌Ba组成,M2由木霉F2和芽孢杆菌Ba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由真菌、细菌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 筛选 混合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中声 谷新光 江蓝 徐道炜 刘金福 李文周 陈文伟
【目的】探讨土壤细菌群落在戴云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900~1 500 m)分布特征,为理解海拔影响森林土壤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过程。【结果】(1)随海拔升高,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呈逐渐递减;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单峰模式;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2)不同海拔中土壤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10%)。(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如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CE指数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 100 m处达到峰值,且达到显著水平(P <0.05)。(4)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戴云山不同海拔土壤优势细菌群落具有明显模块化结构,关键类群包括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部分属,其中变形菌门的细菌关键类群最多。【结论】海拔、坡度、pH值、土壤全氮、水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是驱动不同海拔森林土壤优势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费岚 邵飞 贾睿 胡乐琴 何培民
从腐烂浒苔和浒苔暴发区域的海水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粗选,得到8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8株菌株分别接种到3种不同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6 d后,分别测定滤纸(FPA)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与水解浒苔纤维素的效果。8株菌株中得到H3、H4、H6、Q1四种产酶较好的菌株并鉴定。3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条件下,H3的CMC酶活力最高,为56.98 U/mL。H3与H4的浒苔水解效果较好,还原糖得率分别为10.4%和12.8%。
关键词:
浒苔 纤维素降解 菌株 酶活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炳晓 柴同杰 苏鹏程 吕静 姚美玲 戈胜强 秦梅
【目的】从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从奶牛瘤胃中采取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采用严格厌氧结合需氧培养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兼性厌氧细菌;采用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并绘制系统发育树;同时对细菌生长特性及有无致病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共分离到63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其中29株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包括24株G-菌,5株G+菌;24株G-细菌中,18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3株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株为大肠杆菌,1株为产酸克雷伯氏菌;5株G+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大明 赵钰 白炜琪 陈红漫 阚国仕 佡思涵 张聪
为探究产纤维素酶放线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酶学性质,从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放线菌,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并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初筛,通过酶活测定复筛,筛得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的放线菌一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液体发酵中的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活分别为30.06,10.40,8.05和13.88U·m L~(-1);通过对该菌株基因组中编码16S r rNA的DNA序列测序,得到一段1401bp的碱基序列,通过进化树分析可确认该菌为链霉菌属;在酶学性质研究中,该菌所产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放线菌 筛选鉴定 酶学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经元 王波 罗曦霞 喻凌 詹学明 喻子牛
对从中国20个省(区)采集的1542个土壤样品中分离的41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218株(53.2%)属于已知30个标准H-血清型中的15个H-血清型,即H1、H2、H3、H4、H5、H6、H7、H8、H13、H14、H15、H16、H17、H22和H26。其余的192株中,除175株为无鞭毛或自凝菌株无法进行血清学鉴定外,16株(3.9%)的H-抗原不与已知27个标准H-抗血清起交叉反应,其中有4株的H-抗血清也不与已知27个标准菌株的H-抗原起交叉反应;另一菌株无H-抗原,但其伴孢晶体和芽孢不分离,并连成长链状。这5个菌株生化反应也与H-血清型1-27的标准菌株不同...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血清学鉴定,毒力,土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孙朝晖 赵玉国 谢平林 李式军
从陈年堆积的畜粪堆中筛选出一个耐高温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的菌株。经鉴定 ,该菌株属于糖丝菌属易变糖丝菌种中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至少可耐 80℃高温 ,在 4 0~ 5 0℃下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 ,在 2 0~ 30℃下分解纤维素能力较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黄忠乾 谭伟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筛选具有透明圈的方法,从肥沃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溶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可达4.75的细菌,命名为DBJ。该菌最适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时间是60 h,培养温度是35℃,起始p h 7.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对DBJ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DBJ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其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 DBJ,DBJ的16S r DNA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JX392404。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筛选 鉴定 芬氏纤维微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奥 张健 杨万勤 吴福忠 刘利 谭波
为了解季节性融冻末期亚高山/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层细菌多样性特征,应用DGGE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高山地区4个典型森林群落(冷杉原始林、冷杉次生林、20年生粗枝云杉人工林、15年生粗枝云杉人工林)土壤冻结末期土壤有机层(OL)和矿质土壤层(MS)的细菌多样性。采用化学裂解法提取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样品总DNA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纯化后的总DNA经降落式PCR扩增得到高特异性16SrDNAV3区片段。样品PCR扩增产物经DGGE分离得到大量条带,不同样品间分离所得条带的强度和位置均有差异,表明研究样地在冻融末期具有一定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并且,OL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Shannon-Wi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