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3)
- 2023(9097)
- 2022(7717)
- 2021(6923)
- 2020(5420)
- 2019(12280)
- 2018(12337)
- 2017(22561)
- 2016(12298)
- 2015(13944)
- 2014(14357)
- 2013(14312)
- 2012(13912)
- 2011(12915)
- 2010(13455)
- 2009(12468)
- 2008(12179)
- 2007(11181)
- 2006(10501)
- 2005(9979)
- 学科
- 济(74633)
- 经济(74573)
- 管理(31090)
- 业(28248)
- 地方(25106)
- 中国(21508)
- 企(20593)
- 企业(20593)
- 方法(17570)
- 农(17200)
- 业经(15826)
- 地方经济(15530)
- 数学(14530)
- 数学方法(14409)
- 学(13387)
- 农业(12134)
- 发(11588)
- 融(11546)
- 金融(11544)
- 制(11371)
- 银(11131)
- 银行(11118)
- 财(11081)
- 行(10867)
- 环境(10254)
- 贸(9810)
- 贸易(9797)
- 理论(9405)
- 易(9270)
- 和(8990)
- 机构
- 学院(184047)
- 大学(179609)
- 济(82818)
- 经济(80952)
- 研究(71009)
- 管理(61773)
- 中国(55340)
- 理学(49989)
- 理学院(49307)
- 管理学(48505)
- 管理学院(48140)
- 科学(41024)
- 京(39677)
- 财(37929)
- 所(37012)
- 研究所(32604)
- 江(32203)
- 中心(31618)
- 州(28456)
- 农(28317)
- 财经(28239)
- 范(27261)
- 师范(26992)
- 北京(26310)
- 经济学(26127)
- 院(25411)
- 经(25158)
- 省(23831)
- 经济学院(22991)
- 业大(22328)
- 基金
- 项目(105137)
- 研究(82509)
- 科学(81208)
- 基金(71333)
- 家(60738)
- 国家(60118)
- 社会(51661)
- 科学基金(50405)
- 社会科(48818)
- 社会科学(48809)
- 省(43620)
- 教育(37325)
- 基金项目(36636)
- 划(35097)
- 编号(34996)
- 发(30144)
- 成果(29929)
- 资助(29509)
- 自然(28653)
- 自然科(27883)
- 自然科学(27877)
- 自然科学基金(27352)
- 课题(26272)
- 发展(25020)
- 展(24590)
- 重点(24209)
- 部(22026)
- 年(21687)
- 创(21411)
- 性(21179)
共检索到31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敏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关键在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从西双版纳州的实际状况出发 ,探讨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经济发展 思路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梅 周晶 费宇 惠卿 段昌群 付健梅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水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和问题诊断,可有效提升其发展能力和示范借鉴效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3个维度共选取30项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该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1)该州发展能力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状态不断提升。(2)该州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耦合协调度演变历程为“中度失调(2009—2015年)—基本协调(2016—2019年)”。(3)影响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子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万人拥有公交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马咏洪 卢皓 余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斌 周智生
山地多民族地区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当地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密切相关。运用遥感、GIS技术,并结合田野调查,点面结合,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橡胶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这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演化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特色经济、文化的损害,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以及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民族共生关系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晓巍
尽管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教育以及傣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都面临着改革和扬弃的挑战,但它们并没有失去固有的社会基础。从清末至今,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教育历经波折,其教育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和制度、教育方式和手段,以及教育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然而,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依然离不开南传佛教教育。南传佛教教育亦是如此,一方面它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教育要素必须植根于傣族地区固有的文化资源之上,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从傣族文化发展中获取自身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南传佛教 佛教教育 傣族文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连慧 黄莉娟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探索银政农"多方联合、共享共建"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疏通了支农资金血液,强化了政策支持,支持当地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融资发展成效凸显,被评为全国试验区。实证分析表明,"多方联合、共享共建"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更利于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但长效开展此项工作以切实惠农支农,需进一步优化当地支农的政策、金融格局、保障体系及信息支撑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模式 傣族园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甘孜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晓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建国,刘玉桥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作为西部大开发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的湘西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分析湘西自治州区域开发条件、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州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战略思路、战略定位和战略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湘西自治州 经济发展 战略定位 战略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研究制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层层分解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增加对“三农”投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了农业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映梅,沈琼
本文以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空间竞争区的云南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为例,针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道路雷同的问题,对比分析两地州经济行为的空间移动特征、区位效益“屏蔽”现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民族经济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万鹏
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对弘扬傣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指出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保护的难点,并从各个不同方面对传统竹楼与新式现代“洋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最后提出其保护的五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岳小艾
文章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放到边疆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来加以探析。并以云南德宏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德宏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德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边境 文化产业 民族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糯米到饭米:西双版纳傣族主食变迁之动因及影响探微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探索符合藏区特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建设阿坝新江南调研
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研究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基于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调查
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金融服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矫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个案调查
高原藏区金融助推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