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0)
- 2023(6751)
- 2022(5410)
- 2021(5134)
- 2020(4057)
- 2019(9126)
- 2018(8790)
- 2017(17074)
- 2016(9310)
- 2015(9992)
- 2014(9938)
- 2013(10098)
- 2012(9359)
- 2011(8530)
- 2010(8684)
- 2009(8224)
- 2008(8229)
- 2007(7680)
- 2006(7002)
- 2005(6211)
- 学科
- 农(49047)
- 济(43549)
- 经济(43414)
- 业(36054)
- 农业(32975)
- 管理(17125)
- 业经(15516)
- 中国(14090)
- 方法(12755)
- 地方(12387)
- 农业经济(12377)
- 数学(11946)
- 数学方法(11846)
- 险(11429)
- 企(11346)
- 企业(11346)
- 保险(11338)
- 制(11310)
- 发(9769)
- 村(9476)
- 农村(9457)
- 银(8882)
- 银行(8880)
- 财(8800)
- 发展(8496)
- 展(8491)
- 行(8476)
- 收入(7825)
- 策(7705)
- 融(7570)
- 机构
- 学院(133094)
- 大学(126987)
- 济(58366)
- 经济(57207)
- 管理(51092)
- 研究(45078)
- 农(44957)
- 理学(43637)
- 理学院(43175)
- 管理学(42456)
- 管理学院(42230)
- 中国(40567)
- 农业(33701)
- 财(26521)
- 业大(26374)
- 科学(26117)
- 京(25691)
- 中心(23275)
- 所(22455)
- 江(20841)
- 农业大学(20469)
- 财经(20139)
- 研究所(20084)
- 经(18342)
- 范(17303)
- 经济管理(17287)
- 师范(17205)
- 经济学(16875)
- 省(16778)
- 州(16647)
- 基金
- 项目(87443)
- 科学(68882)
- 研究(68275)
- 基金(63207)
- 家(54240)
- 国家(53559)
- 科学基金(45677)
- 社会(45550)
- 社会科(42456)
- 社会科学(42448)
- 省(35150)
- 基金项目(33777)
- 编号(29595)
- 教育(28580)
- 农(28052)
- 划(27877)
- 自然(26341)
- 自然科(25676)
- 自然科学(25670)
- 自然科学基金(25202)
- 资助(24417)
- 成果(23407)
- 发(20674)
- 部(19712)
- 课题(19171)
- 国家社会(19151)
- 重点(18975)
- 性(18488)
- 制(18304)
- 创(17357)
共检索到20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娜
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正式实施。城乡居保整合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其缴费档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评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对于完善城乡居保制度,构建更为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金东 覃双凌
文章分析了西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发现个人缴费率偏低、保障水平低、政府补贴低、通货膨胀等是该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个人缴费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投资收益率低等,因此应提高个人最低缴费标准,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和政策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制,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金东
通过财政补贴负担水平、财政收入比重与城乡居民人口比重的比值、基础养老金实际替代率等指标对西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西南四省区基层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县级政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较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提供支持。因此,提升西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能力,可以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建华 薛兴利 毕红霞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随着制度的渐近正规而有所提高,然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的差距导致各地政策的差异,对农民的养老金水平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本文选取各地政策中与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基础养老金、缴费档次和标准、财政缴费补贴和超年限增发额等进行保障水平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养老金绝对额还是与各地农民消费水平相关联的相对额,不仅水平低下且差异巨大,补贴标准随意及对农民激励作用有限,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基础养老金、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等补贴政策予以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瑞纲 陆天正
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指数保险的推行及试点情况,研究如何创新地分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业气象风险,实现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目标。首先,分析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气象灾害与贫困区域特点,探讨气象灾害与贫困的关系;其次,论述气象指数的运行机理、优势及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探讨其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的可行性;再其次,借鉴国际组织为帮助农民缓解贫困,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试点的气象指数保险的经验;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的精准扶贫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气象指数保险,促进农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沈毅 樊林昕 施阳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重点之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新农保"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险水平,还提高了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受"新农保"试点覆盖范围的限制及低于适度水平给付起步策略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文章研究发现,在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条件下,2012~2050年适度个人账户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2.7%和1.48%;适度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12%和2.96%;适度农村社会养老金及家庭养老年均提升全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幅度分别为4.78%和3.81%。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强 张开云 周杨
养老担忧度是个体对养老所面临的预期困境的担心程度,是从精神生活方面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2023年全国8个省24个县362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表明,72.6%的农村居民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较高。传统保障、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健康状况越差、子女数量越少、家庭储蓄越少、社区交通越不便捷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高;年龄越大、兄弟姐妹数量越少、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养老担忧度越低。在养老保险层面,参保群体的养老担忧度较低,制度的公平性越高、期望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农村居民的养老担忧度越低。因此,需要重视传统保障和养老保险的协同作用,构筑更具韧性的双重保障体系来有效应对养老风险的扰动和冲击。
关键词:
传统保障 养老保险 养老风险担忧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辉 周园
一般认为商业性养老保险具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其他养老保障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站在投保者个人理财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相对养老保障水平较低,投保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不足一半被用于被保险人的养老,这与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销售人员的佣金有着重要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军成 高电玻 吴丽丽
养老事关每个人的切实需求。目前,我国老龄化率突破总人口的16.15%,步入加速老龄化时代。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贫困化更为突出。作为农村居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作用式微,传统观念将其原因归结于经济投入不足,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建立了保障效果模型,论证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根结是城乡隔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探索城乡统筹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分步走",分别推进名义保障水平、实际保障水平相同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力求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的失灵,推动公平、可持续的"老有社会所养"目标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军成 高电玻 吴丽丽
养老事关每个人的切实需求。目前,我国老龄化率突破总人口的16.15%,步入加速老龄化时代。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贫困化更为突出。作为农村居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作用式微,传统观念将其原因归结于经济投入不足,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建立了保障效果模型,论证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根结是城乡隔离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探索城乡统筹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分步走",分别推进名义保障水平、实际保障水平相同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力求解决农村社会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荣莉
消除贫困、 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 农村扶贫是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因此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战略, 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 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但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多、 分布广、 贫困发生率较高, 返贫率较高, 仍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 指出现阶段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扶贫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荣莉
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农村扶贫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因此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战略,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但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发生率较高,返贫率较高,仍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扶贫开发成本较高、相对贫困问题显现、市场体系建设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成欢
本文结合西部地区新农保试点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新农保缴费水平、待遇水平、补贴水平的评估,发现受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限制,西部地区新农保缴费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呈现逆向激励,加之基金保值增值风险较大,新农保待遇水平受限。鉴于此,本文立足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角度,从提高缴费水平、区分养老层次、提高替代率和建立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为西部地区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李珍珍 封进
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确定合适的水平。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背景下,还需要综合考虑转移劳动力的低收入、高流动性等特征。本文首先基于异质性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养老保险的适度规模进行讨论;其次以转移劳动力为例,对理论进行检验,发现收入对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流动性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模拟表明,有30%的转移劳动力愿意选择"较高保障水平",而有60%愿意选择"较低保障水平"。
关键词:
保障水平 异质性个体 转移劳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颛慧琳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也在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和谐社会 养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