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1)
2023(10343)
2022(9044)
2021(8510)
2020(7192)
2019(16958)
2018(16525)
2017(31719)
2016(17682)
2015(20098)
2014(20325)
2013(20122)
2012(19103)
2011(17410)
2010(17391)
2009(16281)
2008(16032)
2007(14619)
2006(12644)
2005(11358)
作者
(52574)
(44201)
(44089)
(42047)
(27733)
(21602)
(20389)
(17252)
(16496)
(15610)
(15066)
(15048)
(14053)
(13897)
(13806)
(13718)
(13628)
(12927)
(12871)
(12683)
(10960)
(10895)
(10808)
(10102)
(9992)
(9890)
(9874)
(9647)
(9003)
(8948)
学科
(79734)
经济(79647)
管理(44797)
(41801)
方法(33719)
(31740)
企业(31740)
数学(30034)
数学方法(29692)
地方(24056)
(22575)
中国(19278)
(17367)
(16359)
农业(15223)
业经(15217)
(14608)
(13543)
贸易(13538)
地方经济(12999)
(12959)
环境(12073)
(12023)
(10778)
金融(10773)
(10467)
银行(10441)
理论(10130)
(9943)
(9514)
机构
大学(255326)
学院(254676)
(103189)
经济(100724)
管理(94459)
研究(91384)
理学(80931)
理学院(79785)
管理学(78331)
管理学院(77843)
中国(67570)
科学(58323)
(55334)
(47646)
(46140)
(46031)
研究所(43425)
中心(42602)
(39555)
业大(39371)
(37072)
师范(36774)
农业(36307)
财经(36258)
北京(34874)
(33370)
(32496)
(31723)
经济学(31342)
师范大学(29942)
基金
项目(172233)
科学(134141)
研究(125010)
基金(122463)
(107732)
国家(106858)
科学基金(89749)
社会(77826)
社会科(73524)
社会科学(73496)
(68017)
基金项目(66399)
(58176)
自然(57847)
教育(56793)
自然科(56363)
自然科学(56346)
自然科学基金(55293)
编号(51596)
资助(49065)
成果(42308)
重点(39593)
(39065)
(37594)
课题(36313)
(34698)
科研(33069)
创新(32604)
计划(31959)
国家社会(31764)
期刊
(116506)
经济(116506)
研究(74196)
中国(49738)
(41259)
学报(40503)
科学(38181)
(35636)
管理(30241)
大学(29725)
学学(27829)
农业(27682)
教育(26445)
技术(21897)
(21514)
金融(21514)
业经(18555)
经济研究(17708)
财经(17264)
问题(16287)
(15570)
资源(15433)
(14878)
技术经济(13000)
统计(12866)
(12774)
图书(12597)
(12078)
(11833)
科技(11604)
共检索到37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旦  夏飞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交通公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三方面构建能综合反映区域交通优势度的多维指标体系,结合广西交通发展现状和实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阙值和权重,深度的定量测度和比较广西各县区的交通优势度,并运用Arc GIS10.0软件呈现交通优势度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以期全面展示广西各县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差异,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理论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旦  夏飞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交通公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三方面构建能综合反映区域交通优势度的多维指标体系,结合广西交通发展现状和实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阙值和权重,深度的定量测度和比较广西各县区的交通优势度,并运用Arc GIS10.0软件呈现交通优势度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以期全面展示广西各县区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差异,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理论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旦  唐红祥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受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等级体系,以及国家战略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探索根植于民族特性和区位战略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运用SPSS、ARCGIS等软件,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桂滇省(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  丁嵩  刘光柱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GIS方法对1997—2010年处于全国经济边缘的广西区内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其县域经济已初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发展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总体空间集聚水平仍较低。在局部差异方面,高—高类型区集中在桂南县域及柳州、桂林中心城区,低—低类型区集中在桂西及桂中县域。受空间相互作用影响,边缘省区内核心—外围结构显著。经济热点区在保持总体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向桂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集聚的趋势。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强空间关联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快速跃迁,增长的空间差异缓慢缩小。进而,从历史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开放开发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边缘省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与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兴绪  刘曼莉  陈贻娟  
由于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集,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方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无显著性。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淳  梁双陆  
缘于边境口岸的边贸经济形态能够为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依托于边贸经济的口岸城镇建设,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便捷途径或特色模式。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培育和发挥边贸经济的作用,促进边境口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进鹏  裴元圆  
乡村治权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治权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既有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权结构的认识,强调从精英/能人的能动性出发,或是侧重于精英权力存在的社会组织土壤。然而这样认识路径,既弱化了传统共同体内涵的整体性权力面向,也遮蔽了边疆乡村社会复杂而又特殊的治权结构事实。通过中国西南区域农村深度调查材料发现,传统时期的治权结构表现为整体性权力与个体性权力的复合支配,具有三层逻辑意涵:一是作为权力化身的整体对个体的支配,二是拥有权力的个体对处于服从地位的个体的支配,三是整体性权力支配往往优先于个体性权力支配。民主改革以后,复合型治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历史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在当今社会,探析复合型的治权结构及其嬗变进路,促进治权结构的现代化,最终转向整合式的治理图景,无疑对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曦  刘天平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扭转由单纯追求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塑造新的社会发展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稳定机制,以缓解消除贫困、促进文化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推进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罗显克  谭雪燕  
城镇化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以广西边境为例,结合边境8县市(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提出适合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仕强  杨建  刘雨婧  
基于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结合GIS可视化分析,对西部民族县域——江口县的旅游资源特征进行总结及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数量上,江口县旅游资源共有8大主类、22个亚类和110个基本类型,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类型全面;在1 021个单体中,自然类与人文类两者比例为1∶0.63,即旅游资源以自然类为主,高等级资源也集中在自然旅游单体上。另外,结构方面,特品级的旅游资源占比仅0.69%,优良级的占比16.16%,普通级的占比高达73.65%,呈典型的"金字塔"型。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但相对集中,太平镇资源丰富且等级高,其他各乡镇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兼容,数量上对等分布。江口县旅游资源丰裕且品质高,在民族县域中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旅游资源评价对县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张宏宇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发展性、独特性等特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C县在国家和省(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凭"经验"编制规划、规划实施缺乏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应建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特殊保障、评估考核、执行监督等有效机制,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静怡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边疆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罗刚教授的专著《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治理研究》以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非法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材料,深入思考何以实现国家边缘地带的社会控制、何以兼顾法律逻辑与社会生活逻辑等理论问题,提出治理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堵疏结合"的理论构想。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围绕非法移民产生的条件、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展开讨论;第二章对非法移民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结合非法移民的治理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在中国当前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也集中反映在地区城市化与内地的差异方面。为此,本文针对其城市化差异现状,就产业及结构如何调整、以及对现有城镇进行整合的兼并与重组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智国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演进受相互间胁迫和约束机制制约,如何促进其协调发展已引起广泛关注。对云南省近15年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演化状态及协调发展态势的分析表明,两系统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近年来,系统耦合关系虽呈协调演进之势,但其速度缓慢,且环境保护和治理滞后;未来两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重大挑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麻学锋  于美琪  
基于协同耦合视角探讨综合交通与旅游产业集聚的适配机理,并从县域尺度构建交通优势度模型,应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分析、逐步回归及空间计量模型探究2000—2019年大湘西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适配的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失配现象逐步改善,适配均衡性逐渐提升,形成以永定区、凤凰县、吉首市为核心的圈层结构。(2)适配水平整体具有明显空间相关性,局部集聚模式多元化,表现为由慈利县、花垣县、吉首市向辰溪县、洪江市降低趋势。(3)区域创新效率、旅游资源丰富度、城镇化水平等对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适配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水平始终是影响适配的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