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6)
2023(9273)
2022(8391)
2021(8006)
2020(6721)
2019(15601)
2018(15642)
2017(30036)
2016(16593)
2015(18776)
2014(18739)
2013(18531)
2012(16960)
2011(15143)
2010(14883)
2009(13371)
2008(12804)
2007(10766)
2006(9213)
2005(7835)
作者
(49405)
(40871)
(40572)
(38716)
(26307)
(19806)
(18381)
(16244)
(15686)
(14693)
(14194)
(13694)
(13019)
(12909)
(12661)
(12520)
(12411)
(12112)
(11862)
(11603)
(10359)
(9977)
(9919)
(9283)
(9221)
(9158)
(9125)
(8972)
(8338)
(8257)
学科
(62521)
经济(62455)
管理(44943)
(42400)
(35320)
企业(35320)
方法(30496)
数学(26383)
数学方法(26084)
(16545)
(15960)
中国(15031)
地方(14926)
(14275)
业经(13677)
农业(11239)
(11143)
贸易(11135)
(10843)
(10767)
理论(10761)
环境(10489)
技术(10042)
(9462)
(9309)
财务(9251)
财务管理(9237)
(8920)
教育(8802)
企业财务(8748)
机构
大学(231718)
学院(229938)
管理(93179)
(83883)
经济(81874)
理学(81794)
理学院(80835)
管理学(79262)
管理学院(78869)
研究(78501)
中国(54397)
科学(53196)
(49900)
(42513)
(40671)
业大(39595)
研究所(37791)
(36030)
中心(34662)
农业(33923)
(32122)
北京(31119)
(30757)
师范(30464)
财经(29878)
(28525)
(27205)
(26665)
技术(25388)
师范大学(24790)
基金
项目(168777)
科学(131105)
基金(121516)
研究(119319)
(107693)
国家(106843)
科学基金(90710)
社会(71982)
社会科(68089)
社会科学(68071)
(66656)
基金项目(65960)
自然(62271)
自然科(60747)
自然科学(60729)
自然科学基金(59587)
(56827)
教育(53889)
资助(49932)
编号(48775)
成果(38602)
重点(37851)
(36072)
(35767)
(34949)
课题(33270)
科研(32798)
创新(32603)
计划(32522)
大学(30681)
期刊
(88076)
经济(88076)
研究(63602)
学报(42725)
中国(39670)
(38454)
科学(37754)
管理(32238)
大学(30698)
学学(29069)
农业(27855)
(24946)
教育(24602)
技术(18816)
(14834)
金融(14834)
业经(14670)
(14250)
图书(13456)
经济研究(13354)
财经(13253)
科技(12416)
业大(12024)
理论(11920)
资源(11543)
问题(11537)
(11300)
实践(11286)
(11286)
(11077)
共检索到31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燕  吴建祥  齐会会  白玉路  许存宾  周雪平  胡培松  彭云良  
2010-2012年5-8月在西南稻区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对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植株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西南地区分布最广,且在各个调查均有发现;褐飞虱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未见;而灰飞虱则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滇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北部甚至更北的西南稻区,并在飞虱危害较轻的2011年成为田间优势种群;除滇西高原外,西南稻区各地水稻生长季节部分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在2.5%~10.0%之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西南稻区水稻当前最主要病毒病,历年在贵州东南部发生危害,部分田块矮化株带毒率达到100.0%,但在滇西高原和四川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坤龙  王海峰  徐钟天  崔娜  
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能够传播多种水稻病毒,严重威胁亚洲水稻生产.稻飞虱主要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条纹病毒,褐飞虱传播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和水稻草矮病毒,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本文介绍了3种稻飞虱的基本特性及5种水稻病毒的基因功能和致病特征,详细阐述了稻飞虱与水稻病毒的互作机制,总结了病毒在稻飞虱体内的传播路线及传播障碍,为综合防控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为完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T-PCR检测法及其他常规方法研究不同虫态、不同接虫密度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的能力、不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影响、白背飞虱饲毒时间和传毒时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虫态白背飞虱不同的接虫密度水稻发病率不同,接虫密度增加发病率增高;随着虫龄增大而白背飞虱传毒效率增高。接虫密度2头/苗、3头/苗时,45龄和长、短白背飞虱型成虫传毒引起水稻发病率均达到100.00%。不同水稻生育期影响白背飞虱传毒效率。接虫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吴碧球  秦碧霞  李战彪  李成  孙祖雄  谢慧婷  黄凤宽  蔡健和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兰波  孟凡  钟玲  张顺梁  李湘民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消长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诱虫灯测报和田间取样方法测定江西省崇义、井冈山、莲花和万安等4个县(市)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4个县(市)不同时期灯下和水稻田间白背飞虱的带毒率。结果表明:江西省4个县(市)灯下和田间白背飞虱消长动态与带毒率变化规律相同,即白背飞虱高发期其带毒率也较高。崇义和万安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高峰期较早,在7月28日左右;其次是井冈山,高峰期在8月8日左右;莲花则最晚,高峰期在8月18日左右。根据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时间差异,可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王健  赖凤香  钟雪莲  傅强  彭云良  
为指导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和害虫发生程度预测,在室内苗期评价了来自西南和长江流域620份水稻生产品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苗期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30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27个,皖稻51、荣优225、汕优736、西农优10号、糯稻N-2、C两优513、冈优364和珍辐糯等8个品种在苗期对2种飞虱均表现抗性。将45个抗、感程度不同的生产品种种植于位于广西兴安县的鉴定圃,所有品种在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单株平均虫量均显著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N1,表现出明显的抗性。糯稻N-2和西农优10号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表现出全生育期抗性;苗期感白背飞虱的川谷优204、K优404、威优156和湘丰优1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建国  巴俊伟  李冠义  林奇英  吴祖建  谢联辉  
16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virus,RDV)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RDV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各品种的发病率划分其抗性等级.免疫品种1个,占供试品种的6.25%;中抗品种6个,占37.50%;中感品种3个,占18.75%;高感品种6个,占37.50%.感病品种潜育期较短,为11-15 d左右;抗病品种潜育期较长,为15-20 d左右.水稻品种的发病率与叶蝉带毒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99.99%.协优46兼具抗虫性和抗病性;宜香2292仅具抗病性;冈优734为免疫品种,是水稻矮缩病抗性育种的良好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旭红  焦晓国  张国安  涂巨民  徐才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勇  李婷婷  董家红  丁铭  张仲凯  
以云南中部的昆明市和东北部的曲靖、昭通的水稻产区为重点,对水稻矮缩病毒病(RDV)的发生情况作了初步调查,采集疑似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病病株样本,并进行了ELISA检测确认。结果表明:寻甸县和嵩明县的水稻产区中水稻矮缩病毒病发生较普遍,与其相邻的地区和与其有一定距离的滇东北地区也有发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丽萍  
 对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和不同性别褐飞虱、白背飞虱成虫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褐飞虱对甲胺磷 1999年后为低水平抗性;对叶蝉散、西维因和混灭威 10年间的敏感性有一定波动,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 1995年后为中等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甲胺磷 1997年起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叶蝉散和西维因 1998年后也达中等水平;对混灭威 2002年开始上升为低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都处于高抗水平。褐飞虱对扑虱灵、甲胺磷和叶蝉散的敏感性变化规律年度内均为迁入代>迁出代>回迁代,年度间为翌年迁入代>头年回迁代。褐飞虱对扑虱灵敏感性下降的速度较甲胺磷和叶蝉散快。2种飞虱的雄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高于雌成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俊子  周倩  崔亚  高必达  
2010年,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在湖南省大面积爆发。为确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采集湖南省永州零陵、邵阳隆回、郴州宜章等地发病田块及附近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提取RNA后,用自行设计的专利引物对,对其进行RT-PCR检测,发现高粱、野燕麦、牛筋草是新的SRBSDV自然寄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周国辉  蒲玲玲  兰波  李湘民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2种主要病毒,这2种病毒病在田间危害症状较相似,难以准确鉴定。为建立这2种病毒的一步快速检测方法,从混合引物配比、退火温度2个方面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并用这2类病毒的总RNA进行了RT-PCR验证,最终建立了准确、灵敏、快速的一步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从江西省大余县和南昌县采集的水稻矮缩病毒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余县10份样品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10份样品中有7份样品检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70%,另外3份样品检出水稻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静  王家亮  朱赛华  何瑞银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稻飞虱图像分类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优化的稻飞虱图像分类算法。[方法]对采集到的原始昆虫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以及边缘跟踪来获取完整的昆虫彩色背部图像,同时基于该图像集提取昆虫的形态、颜色以及纹理特征66个,结合F-score特征评价方法,筛选出10个特征参数作为最优特征子集,并将其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值。[结果]当采用全部66个特征作为输入特征值时,稻飞虱图像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6.19%;当采用最优特征子集作为输入特征值时,稻飞虱图像的分类准确率也为96.19%。[结论]以该方法获得的最优特征子集作为稻飞虱图像的特征参数不仅降低特征维度,提高稻飞虱图像分类效率,而且保证分类性能,为实现水稻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建坤  张春梅  卢子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杰  王军  周彤  陈志德  仲维功  
为了明确江苏新发生的矮缩病害为水稻黑条矮缩病,采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对其病原进行了精确鉴定。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设计扩增RNA聚合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和RNA沉默抑制子基因以及核心蛋白基因部分编码区的4对引物,提取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水稻植株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4个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江苏南京的分离物的4个基因部分编码片段与已登录的对应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共发现7个碱基的突变。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7个单碱基突变都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根据以上结果确认该病病原为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