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6)
- 2023(9003)
- 2022(7711)
- 2021(7241)
- 2020(6296)
- 2019(14916)
- 2018(14454)
- 2017(27450)
- 2016(14630)
- 2015(16424)
- 2014(16564)
- 2013(16707)
- 2012(15794)
- 2011(14477)
- 2010(14886)
- 2009(14055)
- 2008(14195)
- 2007(13267)
- 2006(11856)
- 2005(10361)
- 学科
- 济(65648)
- 经济(65572)
- 业(43196)
- 管理(38209)
- 农(31544)
- 企(29550)
- 企业(29550)
- 方法(27871)
- 数学(24314)
- 数学方法(24019)
- 农业(21543)
- 财(17121)
- 中国(16823)
- 业经(16658)
- 学(13966)
- 地方(13835)
- 制(12630)
- 贸(11500)
- 贸易(11494)
- 易(11139)
- 务(10269)
- 财务(10238)
- 财务管理(10211)
- 企业财务(9713)
- 理论(9711)
- 银(9700)
- 银行(9673)
- 融(9527)
- 金融(9523)
- 收入(9346)
- 机构
- 大学(218420)
- 学院(216842)
- 济(87365)
- 经济(85363)
- 管理(81991)
- 研究(74905)
- 理学(69680)
- 理学院(68860)
- 管理学(67576)
- 管理学院(67140)
- 中国(57517)
- 京(46226)
- 科学(45575)
- 农(43898)
- 财(41396)
- 所(38406)
- 中心(36332)
- 研究所(34641)
- 江(33959)
- 业大(33797)
- 农业(33322)
- 财经(32296)
- 范(30827)
- 师范(30579)
- 北京(29347)
- 经(29023)
- 州(27446)
- 经济学(26634)
- 院(25893)
- 师范大学(24363)
- 基金
- 项目(140030)
- 科学(108824)
- 研究(104808)
- 基金(100191)
- 家(87093)
- 国家(86270)
- 科学基金(72515)
- 社会(65945)
- 社会科(62041)
- 社会科学(62020)
- 省(54764)
- 基金项目(52949)
- 教育(47820)
- 划(45953)
- 编号(45421)
- 自然(44772)
- 自然科(43669)
- 自然科学(43652)
- 自然科学基金(42871)
- 资助(40214)
- 成果(39194)
- 重点(31488)
- 部(31012)
- 发(30797)
- 课题(30036)
- 创(27911)
- 项目编号(27209)
- 国家社会(27186)
- 性(27017)
- 科研(26682)
- 期刊
- 济(102227)
- 经济(102227)
- 研究(63510)
- 农(45548)
- 中国(45465)
- 学报(36662)
- 财(33266)
- 科学(32417)
- 农业(29745)
- 大学(27475)
- 管理(26076)
- 学学(25431)
- 教育(24766)
- 融(21476)
- 金融(21476)
- 业经(19369)
- 技术(17971)
- 财经(15728)
- 图书(15259)
- 经济研究(15258)
- 业(14093)
- 问题(13930)
- 经(13495)
- 版(12962)
- 理论(11477)
- 技术经济(10724)
- 实践(10550)
- 践(10550)
- 书馆(10447)
- 图书馆(10447)
共检索到333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峰 赵珊
信息贫困正成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尤其需要对信息化过程中面临贫困的西南民族村落群体所处的生活情境进行剖析。小世界生活情境既是信息贫困在全球化格局下的微观研究背景,也是信息不平等加剧化的重要变量,本文旨在信息贫困的话题讨论下构建小世界生活情境分析框架,形成对特殊的西南民族村落信息世界的认识,为西南民族村落信息贫困的研究设想和政策运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信息贫困 小世界 生活情境 西南民族村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李晓红
本文认知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特征决定了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产出表现为经济贫困和社会锁定。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异质性,打破贫困人口的社会锁定,实现减轻和消除贫困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社会锁定 异质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尤亮 刘军弟 霍学喜
从理论视角,研究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从政策决策视角,推进解决贫困人口的持续贫困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聚焦"渴望"—影响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的关键,以渴望与投资关系为主线,建立"渴望—投资—贫困"理论分析框架。依据个体渴望异质性分析的结果,将贫困人口划分为高渴望群体和低渴望群体。针对高渴望群体投资不足行为的约束,本文提出以输血型政策供给突破制约投资不足的外在约束的解决方案;针对低渴望群体的投资不足行为,本文提出以激发型政策供给促使贫困人口由低渴望向高渴望转变,进而提出采用输血型政策供给以促进其投资行为,实现低渴望群体脱贫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联 孙永生 王娜 倪国华
贫困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目前,关于贫困形成机理的研究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回顾贫困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结合中国反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个贫困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贫困的各致贫因素:经济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脆弱性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本文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贫困 形成机理 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成赖 王易
反贫困的优先次序:一个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世界银行研究顾问委员会鲍里斯·普雷斯科维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帕特劳斯·斯威坦尼茨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确立反贫困的优先次序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社会支出政策,并以摩洛哥为例讨论其应用情况。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月琴 张小倩 杨峰
本文基于查特曼信息贫困的小世界理论,从生活情境视角出发,以凉山州彝族村落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来探究彝族村落信息贫困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信息贫困主要受自然地理、生产方式、语言文字、社会规范和家支文化这五个因素影响,并构建了彝族村落信息贫困的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息贫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脱贫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兴政 张大伟 陈彦馨
后脱贫攻坚时代,少数民族村落的中老年健康信息贫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子辈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子辈为父辈搜寻线上健康信息的行为逐渐常规化。为厘清少数民族村落青年线上健康信息主动替代搜寻意向的形成机制,笔者对西南民族村落大学生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村落青年的父辈健康状况忧虑会影响感知健康信息需求,直接经验则会影响线上健康信息效用,感知健康信息需求和线上健康信息效用均会正向触发主动替代搜寻意向;父辈信任仅能调节直接经验与线上健康信息效用之间的关系。因此,做好民族村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工作,触发其主动为父辈搜寻线上健康信息的意向,是解决少数民族村落地区中老年健康信息贫困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传波
本文介绍了一个风险和脆弱性分析框架,该框架将农户的各类资源、收入、消费、福利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很好地纳入到一个体系之中。讨论了农户可能遭受的各类资产风险、收入风险和福利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在贫困落后地区的特征。按此框架,本文对来自中国贫困地区108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风险和经济困难的认知涉及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多种风险交织是农户风险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键词:
农户 风险 脆弱性 分析框架 贫困 案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普万 周明
本文以中国为背景,分析了托达罗模型的普适性以及在中国所"遭遇"的三重变异;在此基础上,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必要修改,并以此为逻辑主线,分析了农民工在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制度上的三个方面的边缘化特征以及所衍生的经济贫困和人文贫困。提出,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的塑造最终解决农民工的贫困。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农民工 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的弱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村信息化重点是为农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农村,政府为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于2004~2008年5年期间下发了5个"1号文件",一再强调信息化这一政策。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何种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又如何体现?本文将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万广华 刘修岩 许庆
本文建立了一个农户收入最大化模型和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度量指标,并基于中国的农户调查数据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即使市场参与程度高,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也有可能陷入贫困;贫困农户比非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更低。所以,提高农户参与市场活动的程度只是降低贫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自由化改革以及伴随经济增长自动地减少贫困,而必须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部分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关键词:
市场化 农村贫困 渗透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李忠斌 李海平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分别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足导致金融交易成本过高是形成金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摆脱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乐章
中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的贫困。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从农民的生存状况和政策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得出了农民迫切需要扶贫、扶贫需要注重开发、扶贫要顺应农民需求的结论。
关键词:
农村贫困 扶贫开发 社会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海亚
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源和信息供给主体,能改变信息主体的时间、空间和智力识别水平,起到沟通政府与信息主体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通过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维护信息公平是可能且可行的。通过对杭州图书馆的案例分析表明,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创造社会资本、倡导社会包容和完善内部治理等途径,促使"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边界和动力得到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