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1)
2023(19274)
2022(16084)
2021(15088)
2020(12310)
2019(28250)
2018(27870)
2017(52211)
2016(29045)
2015(32631)
2014(32894)
2013(32010)
2012(29757)
2011(26747)
2010(27216)
2009(24680)
2008(24232)
2007(21824)
2006(19580)
2005(17748)
作者
(82292)
(68277)
(67849)
(64245)
(43380)
(32601)
(30934)
(26610)
(26032)
(24694)
(23263)
(22949)
(21931)
(21666)
(20964)
(20961)
(20369)
(20130)
(19555)
(19466)
(17191)
(16883)
(16467)
(15699)
(15348)
(15328)
(15150)
(15130)
(13655)
(13640)
学科
(122338)
经济(122221)
(98015)
管理(90748)
(86065)
企业(86065)
方法(48107)
数学(37884)
中国(37518)
数学方法(37494)
业经(35942)
(35600)
(31800)
地方(31172)
技术(26175)
理论(25323)
农业(25236)
教育(24503)
(23937)
(22100)
(21955)
财务(21886)
财务管理(21860)
(21608)
企业财务(20694)
(20132)
贸易(20112)
(19428)
环境(18945)
(18465)
机构
学院(411408)
大学(405527)
(161780)
管理(159592)
经济(158222)
研究(139593)
理学(136505)
理学院(134874)
管理学(132822)
管理学院(132031)
中国(102208)
(89494)
科学(84881)
(73554)
(70218)
(64106)
(63529)
研究所(63486)
中心(62030)
(61700)
师范(61238)
财经(58028)
北京(57522)
业大(57024)
(52610)
(51965)
(50809)
师范大学(49426)
农业(49254)
技术(49099)
基金
项目(270026)
科学(214916)
研究(207528)
基金(191410)
(164871)
国家(163267)
科学基金(141144)
社会(128951)
社会科(122028)
社会科学(122002)
(109061)
基金项目(101444)
教育(99747)
(91395)
自然(88875)
编号(87605)
自然科(86801)
自然科学(86783)
自然科学基金(85254)
资助(76909)
成果(71776)
课题(62852)
(62516)
重点(61501)
(59794)
(59419)
创新(54714)
项目编号(53302)
教育部(51688)
国家社会(51591)
期刊
(187909)
经济(187909)
研究(129312)
中国(90738)
教育(74288)
管理(63917)
(58627)
学报(57248)
(56937)
科学(55948)
大学(44630)
技术(42898)
农业(40963)
学学(40643)
(35443)
金融(35443)
业经(33203)
财经(28383)
经济研究(28334)
(24526)
问题(24065)
(23617)
技术经济(21634)
职业(21606)
图书(20778)
科技(20293)
(19977)
论坛(19977)
现代(19311)
商业(18833)
共检索到629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礼兵   刘俊   张红梅  
区域产业发展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风向标。从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文献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相称,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形式主义等现实困境,使其无法有效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因此,建议以引领力为主导、以内驱力为抓手、以支撑力为保障优化西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助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有胜  
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协同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二者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教育效果的互补性和教学方法的相通性。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突出。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快健全思创融合发展的标准体系、课程体系、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断夯实师资力量,加快畅通融合机制,进一步释放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文祥  吴文勇  刘杰  王俊峰  郑盼盼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才的目标,面向全体、全员参与,从理念、模式、机制、载体、队伍等方面构筑了以具有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职业人才核心本质属性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并付诸实践,实现了对民族贫困地区高职学生的"志智双扶",实现学生顺利、稳定、高质量就业,有效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地区脱贫治本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丹丹  杨如安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不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无法实现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目标。云南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已培养4届高职毕业生,学生创业率高达43%。究其原因,一是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的产业优势;二是学院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是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业品质。因此,以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加工专业4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研究,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恒平  
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人才,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虽有独特优势,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需要政府、行业、高校、学生配合联动,推动创新创业取得实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艺  李德平  高莉  
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发展显示,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生态位短暂失衡、内部因子培育不充分、生态系统内外交换不协调的困境。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生态观是必然趋势,有助于激发师生活力、构建育人合力、稳定高职教育生态链。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路径、方法引入现有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形成培养"全人"协同校园生态、遵循"遗传变异"促进自主发展、依托区位推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共生格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淑冰  胡永红  俞苏洋  
以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在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和平台上,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协同合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以转变观念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应对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发挥地方工科院校优势,探索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伟强  吴春萍  
文章分析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必要性,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机制体制、创新协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发展困境,进而从把握关键点、找准着力点、聚力突破点三方面提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琳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地理、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然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应该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创意。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扎根西南地区民族实际,尽力把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蓉  
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注重高校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晖  楼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大,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正面临着巨大变局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主动担负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任,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英慧  
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汉生  仇志海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厘清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科学定位了人才目标,修正了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专创融合"的实践体验平台建设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取得实效,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萧萧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产业链和人才供需链升级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文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以效果为导向推进双创教育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实施目标管理、完善有序高效管理体制与机制、点面结合打造双创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乐乐  雷世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现行国家实施创新发展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它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发展环境、价值取向和发展途径等。高职院校已经出现和正在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竞赛机制的"选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发散思维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实战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和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需要紧扣"三全"发展定位,抓好广谱式教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因人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