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7)
2023(12775)
2022(10364)
2021(9574)
2020(7661)
2019(17764)
2018(17616)
2017(33850)
2016(17930)
2015(20231)
2014(20270)
2013(20018)
2012(18756)
2011(17297)
2010(17793)
2009(16408)
2008(15673)
2007(13835)
2006(12771)
2005(11777)
作者
(52116)
(43497)
(43432)
(41367)
(27902)
(21018)
(19524)
(16641)
(16602)
(15731)
(14982)
(14861)
(14328)
(13937)
(13370)
(13355)
(12816)
(12593)
(12540)
(12311)
(11168)
(10699)
(10654)
(10206)
(9918)
(9863)
(9557)
(9545)
(8799)
(8609)
学科
(100756)
经济(100682)
管理(43932)
(41427)
方法(33581)
(30731)
企业(30731)
地方(29658)
数学(29076)
数学方法(28528)
中国(26081)
(23836)
业经(21287)
(17502)
地方经济(17077)
农业(16755)
(13848)
贸易(13833)
环境(13774)
(13739)
(13555)
(13545)
理论(13517)
(13425)
金融(13420)
(13181)
(12883)
银行(12869)
(12568)
产业(12271)
机构
学院(260789)
大学(256105)
(113258)
经济(110914)
研究(95291)
管理(95264)
理学(80540)
理学院(79430)
管理学(77789)
管理学院(77276)
中国(72612)
科学(57367)
(55979)
(48493)
(48122)
研究所(43356)
中心(42666)
(40723)
(40056)
(38462)
师范(38129)
财经(37587)
北京(36299)
经济学(35132)
业大(34806)
(34497)
(33745)
(33170)
经济学院(31125)
农业(30750)
基金
项目(166821)
科学(130917)
研究(124590)
基金(117989)
(102196)
国家(101333)
科学基金(86619)
社会(79544)
社会科(75377)
社会科学(75358)
(67165)
基金项目(62014)
教育(56561)
(55313)
自然(53576)
自然科(52251)
自然科学(52242)
自然科学基金(51240)
编号(50820)
资助(49036)
(42620)
成果(41100)
重点(37887)
课题(36719)
(35306)
发展(34640)
(34173)
(34098)
国家社会(32745)
创新(31977)
期刊
(140333)
经济(140333)
研究(83163)
中国(56684)
(37649)
管理(37275)
科学(35841)
(35424)
学报(35112)
教育(31176)
大学(27489)
农业(26023)
技术(25929)
学学(25701)
(25559)
金融(25559)
经济研究(23239)
业经(22982)
财经(18519)
问题(17702)
(16176)
统计(14680)
技术经济(14505)
资源(14161)
(13966)
(13370)
商业(12968)
(12843)
世界(12641)
图书(12241)
共检索到413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敏  陈赖嘉措  王英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这种基于数量扩展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存在较多弊端,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泸沽湖为例,用旅游承载力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以旅游接待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区域)的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敏  陈赖嘉措  王英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这种基于数量扩展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存在较多弊端,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泸沽湖为例,用旅游承载力分析法对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以旅游接待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区域)的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文章考察地处四川和云南之间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研究小组收集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族群关系互动的认识。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但旅游开发并没有完全消除当地族群间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旅游发展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族群意识的加强、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贫富差距的增大,都影响当地族群关系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在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推行参与式开发和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学锋  龙茂兴  
以凤凰县旅游发展为例,在认真分析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凤凰县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并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旨在为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文  
泸沽湖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传统文化退化的困境。如何促进高原湖泊流域民族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分析泸沽湖旅游发展对其流域生态和民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模式的内涵、原则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颖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舒小林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可发现主要有综合型、核心景区带动型、公司集团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和特色乡村型五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和鼓励社区参与,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共存的特征,本文提出生态经济是民族地区打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依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洪君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经过阿坝州,留下极其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为阿坝州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应抓住机遇,以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开发为龙头,努力打造“雪山草地”品牌,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琦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阻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利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培养和扶持乡镇旅游企业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和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灿  
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来作出决策选择,以德宏州旅游为例,在分析旅游发展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德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提出了德宏的旅游产品要把边境、民族、生态文化和珠宝经济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保山、缅甸跨境区域合作发展旅游,将瑞丽和腾冲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集散地,形成滇西黄金旅游线的两个增长极,实现双赢,达到构建精品环线的目标;走特色开发和全方位开发并重的旅游发展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亚权  李娅  
通过对云南省4个林下经济典型发展区的案例点和6个林下经济潜在发展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意愿进行分析,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选择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建议,并从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资金投入、成立农民合作社、完善评价体系4方面探索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亚权  李娅  
通过对云南省4个林下经济典型发展区的案例点和6个林下经济潜在发展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意愿进行分析,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选择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建议,并从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资金投入、成立农民合作社、完善评价体系4方面探索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树梅  
利用民族节日"展游",结合发展贵州旅游业,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种"展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管理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通过同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的集群,实现了范围经济,比起单纯的旅游开发来说,更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通过交易会、推荐会、学术会、展示会、节会、赛会等展会与旅游相结合,宣传贵州旅游资源,筹措开发资金、技术和人才,能有效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锁成  李斌  金贤锋  
川西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形复杂,许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川西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两难境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很有必要。而川西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大旅游产业符合川西民族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大旅游战略思想与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能关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建立起以生态旅游业为先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体系,这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