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6)
- 2023(15617)
- 2022(13404)
- 2021(12650)
- 2020(10248)
- 2019(23715)
- 2018(23799)
- 2017(44412)
- 2016(24580)
- 2015(27970)
- 2014(28223)
- 2013(27447)
- 2012(25518)
- 2011(23346)
- 2010(23804)
- 2009(21731)
- 2008(20819)
- 2007(18624)
- 2006(17022)
- 2005(15080)
- 学科
- 济(115205)
- 经济(115095)
- 业(65560)
- 管理(60080)
- 农(51118)
- 企(43629)
- 企业(43629)
- 方法(41259)
- 数学(36022)
- 数学方法(35655)
- 农业(34133)
- 中国(31263)
- 地方(27546)
- 业经(26889)
- 学(24382)
- 教育(23243)
- 财(20557)
- 制(18021)
- 发(17837)
- 理论(17754)
- 贸(15998)
- 贸易(15988)
- 易(15437)
- 环境(15297)
- 地方经济(15058)
- 技术(15014)
- 和(14578)
- 策(14352)
- 融(14338)
- 金融(14333)
- 机构
- 大学(353882)
- 学院(351745)
- 济(144257)
- 经济(141176)
- 管理(133504)
- 研究(125643)
- 理学(115782)
- 理学院(114332)
- 管理学(112320)
- 管理学院(111655)
- 中国(88704)
- 京(76388)
- 科学(75946)
- 农(69448)
- 所(63268)
- 财(60672)
- 研究所(57565)
- 中心(56089)
- 范(55681)
- 师范(55351)
- 业大(54944)
- 农业(52890)
- 江(52624)
- 北京(48854)
- 财经(48708)
- 师范大学(45009)
- 经(44292)
- 院(44069)
- 经济学(42555)
- 州(42037)
- 基金
- 项目(235620)
- 科学(185998)
- 研究(180494)
- 基金(168185)
- 家(145709)
- 国家(144115)
- 科学基金(122418)
- 社会(113433)
- 社会科(106824)
- 社会科学(106793)
- 省(92522)
- 基金项目(89180)
- 教育(86102)
- 划(78321)
- 编号(76501)
- 自然(76053)
- 自然科(74150)
- 自然科学(74136)
- 自然科学基金(72809)
- 资助(67756)
- 成果(64355)
- 课题(53826)
- 部(53465)
- 重点(53194)
- 发(52881)
- 创(48217)
- 教育部(46093)
- 国家社会(45747)
- 创新(44711)
- 人文(44709)
- 期刊
- 济(170106)
- 经济(170106)
- 研究(113879)
- 中国(75211)
- 农(71403)
- 教育(62150)
- 学报(54434)
- 科学(51201)
- 农业(48742)
- 管理(45760)
- 大学(43019)
- 财(42744)
- 学学(39594)
- 技术(32678)
- 业经(30330)
- 融(30239)
- 金融(30239)
- 经济研究(24937)
- 财经(23946)
- 问题(22677)
- 业(22590)
- 经(20546)
- 版(17718)
- 技术经济(17625)
- 世界(17602)
- 图书(17338)
- 科技(16106)
- 理论(15984)
- 经济问题(15861)
- 现代(15610)
共检索到53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业成就感不强,失学现象较为严重;学生性格形成出现偏差和情感交流欠缺,道德品行产生偏离等不良表征。法律救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家庭教育权利实现的重要路径,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给予法律救济;制订父母返乡就业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来补偿家庭教育权利的缺失,以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权 法律救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在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向城镇的过程中,大多数流动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留守儿童规模快速扩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在重庆市31所农村小学收集的1.2万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兼顾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机会和学业成绩、义务教育和后义务阶段教育,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纽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志松 谢陈陈
本文基于对武陵民族地区S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式:学校教育、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并从教育机制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书国
家是国之基,国是家之本,家庭教育是正家立国之根本大计。伴随家庭教育的春天正在到来,家庭教育呼唤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研究理念滞后、理据不足、理性缺乏、理论薄弱,存在的碎片化而非系统化、感性化而非理性化、重诠释而非重创新、重观念导向而轻实际操作的现象比较严重。深入分析其成因,在学习中借鉴,在继承中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理论和西方家庭教育理论的批判性吸收,重生价值,重建体系,重构理论,打一场新时代中国家庭教育理论建设的"八年抗战",以实现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的创新和理论自信。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理论缺失 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吉 刘亮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后,留守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残缺或断裂,稳定的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模式出现异化,从而引起家庭功能出现改变,家庭情感功能弱化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受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以家庭环境为中介对其发展与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结构与功能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宁宁 周正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9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村留守家庭所属中间型和极端型比例过高,家庭“松散”和“僵硬”问题突显;(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水平不高,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显著高于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据此,可以通过培育家庭亲子关系、重视家庭经验习得、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等方式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灵芝 王雅鹏
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家庭在经济上的不利地位,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六省农村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农村家庭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柳翔浩
由于受教育权的破坏、受监护权的转移、发展权的限制,已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感不强,失学现象严重;心理问题突出,性格形成出现偏差和情感交流欠缺;道德品行产生偏离等不良后果。法律保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重要路径,具体解决途径包括:对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法律救济;制订父母返乡就业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来补偿家庭教育权的缺失,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受教育权 法律保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伟 肖汉仕
基于湖南湘潭市545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就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健康的相关性、影响效应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功能、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健康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家庭功能对其情绪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间接效应值为0.16;家庭功能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于留守儿童的情绪健康,间接效应值为0.1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颂 刘全礼
运用自编问卷,考察130名学业不良儿童与788名一般儿童在家庭主客观教育资源上的异同。结果表明,学业不良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在家长受教育水平、家长期望值、家庭学习氛围方面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学业不良儿童家长提供的学业支持存在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点。文章分析了造成学业不良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的可能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生 陈丹 苏梅 齐媛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教育系统,对于流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研究通过对2001-2016年间有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期刊文献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聚焦于微观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尤其注重对家庭教育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且比较关注家庭教育的现状、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指导、家庭背景和对策。研究指出为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需增强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需发掘家庭成员优势,以共同学习的理念构建新型家庭教育;需应用"互联网+"重构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教育 积极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