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0)
- 2023(19577)
- 2022(16386)
- 2021(15299)
- 2020(12678)
- 2019(29088)
- 2018(29009)
- 2017(55757)
- 2016(30325)
- 2015(34274)
- 2014(34295)
- 2013(34047)
- 2012(31534)
- 2011(28816)
- 2010(29312)
- 2009(27316)
- 2008(27068)
- 2007(24435)
- 2006(22004)
- 2005(19816)
- 学科
- 济(133040)
- 经济(132890)
- 业(107300)
- 管理(94280)
- 企(87583)
- 企业(87583)
- 方法(55602)
- 农(50650)
- 数学(45319)
- 数学方法(44579)
- 业经(37109)
- 中国(36240)
- 农业(33959)
- 财(33840)
- 地方(30071)
- 学(26232)
- 制(25344)
- 理论(23545)
- 技术(23113)
- 和(23072)
- 贸(22973)
- 贸易(22954)
- 务(22945)
- 财务(22856)
- 财务管理(22820)
- 易(22229)
- 企业财务(21593)
- 策(20111)
- 环境(19823)
- 银(19812)
- 机构
- 学院(443879)
- 大学(440327)
- 济(179377)
- 管理(175925)
- 经济(175573)
- 研究(151385)
- 理学(150976)
- 理学院(149278)
- 管理学(146544)
- 管理学院(145739)
- 中国(116097)
- 京(95632)
- 科学(93961)
- 农(84112)
- 财(80913)
- 所(77589)
- 研究所(70256)
- 业大(68980)
- 中心(68920)
- 江(68432)
- 农业(64746)
- 财经(63959)
- 北京(60735)
- 范(59294)
- 师范(58761)
- 经(57993)
- 州(55219)
- 院(54288)
- 经济学(52117)
- 省(47011)
- 基金
- 项目(294307)
- 科学(231659)
- 研究(216220)
- 基金(212239)
- 家(185118)
- 国家(183456)
- 科学基金(157574)
- 社会(135932)
- 社会科(128523)
- 社会科学(128484)
- 省(116284)
- 基金项目(112005)
- 自然(102237)
- 自然科(99815)
- 自然科学(99789)
- 教育(98560)
- 自然科学基金(98008)
- 划(96962)
- 编号(89637)
- 资助(87485)
- 成果(72787)
- 发(65911)
- 重点(65837)
- 部(64423)
- 创(62002)
- 课题(61364)
- 创新(57417)
- 科研(55551)
- 国家社会(55471)
- 教育部(54703)
- 期刊
- 济(209606)
- 经济(209606)
- 研究(130964)
- 中国(91045)
- 农(81506)
- 学报(69838)
- 管理(67889)
- 科学(66152)
- 财(61940)
- 农业(55298)
- 大学(53217)
- 教育(50781)
- 学学(50102)
- 融(41757)
- 金融(41757)
- 技术(40842)
- 业经(38633)
- 经济研究(31083)
- 财经(30961)
- 业(29260)
- 问题(27493)
- 经(26572)
- 技术经济(23751)
- 图书(23133)
- 版(21950)
- 科技(21313)
- 资源(21227)
- 现代(20767)
- 世界(20456)
- 商业(20135)
共检索到674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红波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军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不是资源绝对匮乏问题,而是丰富的资源怎样得到有效利用、怎样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的问题。攀西地区是四川少数民族主要集中的区域,优势特色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低下。重新审视该区域农业资源价值,用新理念、新方式推动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对于攀西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现途径:一是推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三是培育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产业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汲荣荣 夏建新 吴燕红
移民工作是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之一,不仅关系工程建设的计划,还关系到库区社会稳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工作。少数民族移民在整个移民安置补偿中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性,在全面总结移民物质资本补偿、社会资本补偿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移民补偿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解决水电资源开发建设中少数民族移民安置补偿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移民补偿 物质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付欣
开发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要遵循开发性、创新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树立开发意识,培养开发与运用传统德育资源的文化主体,实现传统德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转化,在开发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力 管新帅
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民族地区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在甘肃省民族地区中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作物并不必然是该地区的优势作物,油菜籽和大麻等经济作物优势最大,玉米、洋芋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次之,瓜果蔬菜作物最弱;各县、州由于资源环境等不同农业优势产业也表现出相对差异性;集中资源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培养有前景的相对劣势产业是促进甘肃省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作物 优势产业 选择 民族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若干影响因素变量指标,先对广西壮族聚集地区农村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维度结构提出假设;再采用"配额"加"随机"的抽样方法,对广西、云南、贵州、四川4省的壮族、彝族、苗族、藏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和傣族等9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放独立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对原假设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是教育与医疗、经济、民族文化、自然地理、人口、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业不发达、农民增收缓慢,"三农"问题突出;农村人力资源比例高、数量多、素质偏低;少数民族种类多且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边疆线长和自然资源丰富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表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农"战略的实施基础;是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事关边疆和国家稳定;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胡中峰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飚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极端天气、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等,无一不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巨大负面作用。西南民族地区虽地处季风区、湿润区,但长期以来深受干旱困扰。在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影响下,这一地区旱灾发生的频度及破坏程度呈愈演愈烈之势。面对严峻的旱灾威胁,社会各界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月兰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之一,这里也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超载,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困、环境退化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贫困和环境退化是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琳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地理、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然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应该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创意。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扎根西南地区民族实际,尽力把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西南民族地区 创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玮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基于近10年来国内学者提出的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案例分析,构建了以生态、低碳、循环为核心,关注旅游惠民的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并详细介绍了此模式的内涵、实施路径及支持保障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低碳循环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鹏 李忠斌
发展特色农业是国家改革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也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从人力资源的视角观察特色农业,它不仅开启了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而且启动了一个新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支撑与推动特色农业持续深入发展,为它源源不断地供给知识与人才。扶持与发展特色农业,关键在于能够始终保持和增强这一过程的能量与活力,鼓励人们实践创新,学习积累,自我提升。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特色农业科技化与人才引进、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与推广、农企与农业合作社培育的战略布局与支点中要充分融入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与元素,推动特色农业持续、长效、创新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黎平辉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方式、保教内容与师资培养等都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与村寨组织、居住分散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办学方式、传承文化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保教方法创新、利用当地资源并符合民族心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等无疑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的根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博文 傅远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简称:CAFTA)的正式建成,为双边农业互联互通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农业外向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已有文献成果基础上,从农业外向化基础、农业外向化规模和农业外向化潜力三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面向东盟的农业外向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20122016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的农业外向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以期全面展示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农业外向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及困局之因,为新时期中国—东盟农业
关键词:
外向型农业 外向化 中国—东盟 互联互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