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9)
- 2023(3125)
- 2022(2621)
- 2021(2429)
- 2020(2025)
- 2019(4434)
- 2018(4613)
- 2017(7848)
- 2016(4746)
- 2015(5424)
- 2014(5692)
- 2013(5221)
- 2012(4984)
- 2011(4521)
- 2010(4701)
- 2009(4249)
- 2008(4139)
- 2007(3820)
- 2006(3401)
- 2005(3100)
- 学科
- 济(12851)
- 经济(12821)
- 管理(11191)
- 业(8686)
- 学(7382)
- 企(6620)
- 企业(6620)
- 制(5505)
- 体(5277)
- 农(5165)
- 中国(5025)
- 财(3858)
- 理论(3805)
- 方法(3660)
- 银(3475)
- 银行(3438)
- 地方(3364)
- 行(3349)
- 教育(3332)
- 融(3274)
- 金融(3267)
- 农业(3117)
- 体制(3065)
- 业经(2984)
- 和(2955)
- 数学(2807)
- 数学方法(2742)
- 度(2447)
- 制度(2441)
- 物(2438)
- 机构
- 学院(65921)
- 大学(65254)
- 研究(28527)
- 科学(20869)
- 中国(20409)
- 农(20197)
- 济(20042)
- 管理(19454)
- 经济(19353)
- 所(16656)
- 农业(16132)
- 理学(15790)
- 京(15564)
- 理学院(15543)
- 研究所(15342)
- 管理学(15077)
- 管理学院(14971)
- 业大(14692)
- 中心(12294)
- 江(11864)
- 省(11643)
- 技术(10858)
- 院(10726)
- 财(10591)
- 农业大学(10108)
- 室(10021)
- 北京(9870)
- 范(9312)
- 州(9119)
- 师范(9095)
- 基金
- 项目(45850)
- 科学(33276)
- 研究(30484)
- 基金(30038)
- 家(29123)
- 国家(28864)
- 科学基金(22097)
- 省(19506)
- 划(16836)
- 社会(16115)
- 自然(15509)
- 基金项目(15501)
- 自然科(15099)
- 自然科学(15088)
- 社会科(15004)
- 社会科学(15002)
- 自然科学基金(14799)
- 教育(14107)
- 编号(12638)
- 资助(12499)
- 重点(11142)
- 成果(11015)
- 计划(10870)
- 科技(10814)
- 课题(10285)
- 发(10132)
- 体(10001)
- 创(9221)
- 科研(8960)
- 部(8875)
共检索到107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欢 郭俊杰 王春胜 尹海锋 曾杰
[目的]探究西南桦间接器官发生过程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诱导等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建立西南桦高频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西南桦TC2号无性系的节间茎段为外植体开展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培养基筛选试验,并优化了预培养条件,揭示了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暗培养时间,愈伤组织分化阶段激素组合,以及预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1)预培养的适宜条件为:弱光培养(1 000 lx) 15 d后转至暗培养7 d,再正常光照(2 000 lx)培养8 d,该条件下可获得适度黄化的植株,其平均株高和节间长度分别为6.6 cm和3.1 cm;(2)适合西南桦节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B5+1.0 mg·L~(-1) TDZ+0.2 mg·L~(-1) NAA+20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5 d;(3)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8mg·L~(-1) 6-BA+0.5 mg·L~(-1) GA_3+3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4)采用上述最优方案,其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净增殖系数为88.9%和6.2以上,平均每个预培养植株可产生56.8个不定芽;(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WPM+0.1 mg·L~(-1) NAA+2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培养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结论]本研究完整构建了高效稳定、重复性好的西南桦节间茎段高频再生体系,该体系不仅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增殖系数较高,还可提升节间茎段取材的效率,为今后开展西南桦组培快繁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其遗传性状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西南桦 节间茎段 预培养条件 再生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胡莹 李冰华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家银 郭琛 谢玉明 杨莉 邓子牛
为了建立椪柑成年态离体高效再生体系,比较了7种消毒方法的灭菌效果和4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改良消毒法能有效降低成年态椪柑节间茎段的污染率(约12.2%)和死亡率(约27.2%),增加外植体的萌芽率(约12.8%)和成功率(约30.6%);MS+BA1mg/L+NAA0.5mg/L最适合椪柑成年态节间茎段生长,萌芽率达12%;另外,1cm左右的成年态接穗茎尖嫁接的成活率仅约10%,选用5mm以下的茎尖可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使用1mm左右茎尖进行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这可能与柑橘接穗越大携带的内生菌越多有关.
关键词:
椪柑 成年态节间茎段 微芽嫁接 再生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关键词:
笃斯越桔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均匀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关键词:
中红杨 离体叶片培养 植株再生 生根成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仁菊 范建新 王永清 刘涛 金吉芬 彭志军
【目的】为建立高效的火龙果快繁体系及保存母本优良性状。【方法】以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作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配比、基本培养基浓度、外植体类型等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筛选适宜不定芽增殖、生根及移栽等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火龙果茎段上保留刺座并带小刺和绒毛的外植体,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85.1%),显著高于带刺座但未保留小刺和绒毛的外植体,而不带刺座的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为0;适宜火龙果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0.2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Tryptone 500 mg/L;适宜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6-BA 1.0 mg/L+NAA 0.1~0.2 mg/L+CCC 0.5~1.0 mg/L+AC 0.03%~0.05%,生根率在98%以上;移栽成活率高、长势较好的基质是珍珠岩+腐殖土(2∶1)或蛭石+腐殖土(1∶1)。【结论】利用带完整刺座(包括小刺和绒毛)的火龙果成年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成功率较高,培养周期较短,生根移栽较易,为火龙果的工厂化育苗及快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李志辉 杨模华
选取红冠桉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了无菌再生体系;对外植体选择、不定芽增殖、生根诱导及移栽各阶段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茎尖为较适宜的外植体;(2)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6—BA 1.5 mg/L+NAA0.2 mg/L+VB26.0 mg/L;(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IBA 1.5 mg/L+VB26.0 mg/L,生根率达96.3%;(4)发酵过的椰糠与黄心土按3∶2混合而成的基质为适宜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达81.15%。本研究首次利用茎段建立了红冠桉无菌再生体系,为今后的研究及大规模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红冠桉 离体培养 茎段 再生植株 移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凤兰
通过不定芽直接再生和经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香果树快速、高频率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幼叶切块、茎段、叶柄和根)、叶片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MS附加1.0 mg/L 6-BA和1.0 mg/L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其中叶片外植体叶面向下放置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MS添加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94.35%.香果树不定芽直接再生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在MS添加6-BA或ZT的培养基上,不...
关键词:
香果树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不定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华 王飞 陆秀英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5.0 mg/L+IAA1.0 mg/L+AgNO3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3.0 mg/L+IAA1.0 mg/L+GA32.0 mg/L+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2 mg/L+NAA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关键词:
辣椒 离体培养 再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关键词:
生菜,再生,遗传转化,农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征 伍江波 刘雪梅 金晓玲
【目的】研究在BA、NAA、IBA、2,4-D等激素作用下,杜仲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杜仲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转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杜仲成熟胚、幼嫩胚、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使用BA、NAA、IBA、2,4-D等激素,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同时分析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和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建立杜仲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成熟胚MS+BA 2.0mg/L+NAA 2.5mg/L,诱导率77.8%;幼嫩胚MS+BA 0.5mg/L+2,4-D 2.0mg/L,诱导率...
关键词:
杜仲 成熟胚 继代周期 不定芽 愈伤组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洁 郑雪莲 屈会娟 李明 阎文昭
利用目前四川省主推的6个高淀粉甘薯品种进行悬浮培养及有效植株再生的研究,对以MS为基础的10种胚性愈伤培养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基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多。胚性愈伤组织在添加1.8 mg/L 2,4-D、30 m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进行震荡培养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培养40周后,进行植株再生培养,比较了3种以MS为基础的再生培养基,将直径大于1cm的大细胞团放在添加1.5 mg/L ABA、30 mg/L蔗糖的MS上获得再生植株最多,再生率为96%。
关键词:
高淀粉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团 植株再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迎春 叶要妹 刘国锋 包满珠
将孔雀草品种T.patula‘LittleHeroGolden’的叶片、子叶和下胚轴接种于4种含有不同浓度IAA、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比较不同外植体的再生植株的能力。结果表明,叶片再生植株能力较子叶和下胚轴强。随后,进一步将其叶片接种于9种添加不同浓度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结果显示,在MS+NAA1.5mg·L-1+BA1.0mg·L-1的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75%。5份材料的叶片分别接种在该培养基上,再生率均达70%以上,其中T.patula21614的再生率达85%。所有再生植株均能成苗并表现出正常的形态特征。从而建立了适合于5种基因型孔雀草的离体高效再生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储秀云 敖小平 胡尚力 肖兴翠 梁丽蓉 王红霞 徐刚标
首次建立了湘林–77叶片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林-77叶片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5 mg.L-1 NAA+0.005 mg.L-1 TDZ;最适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 mg.L-1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NAA;炼苗移栽最适的基质为黄土:有机质按5:1混合。
关键词:
湘林–77 叶片 不定芽 再生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