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6)
- 2023(2040)
- 2022(1656)
- 2021(1519)
- 2020(1277)
- 2019(2704)
- 2018(2805)
- 2017(4360)
- 2016(2706)
- 2015(3313)
- 2014(3396)
- 2013(3088)
- 2012(2806)
- 2011(2550)
- 2010(2659)
- 2009(2141)
- 2008(2118)
- 2007(1999)
- 2006(1715)
- 2005(1510)
- 学科
- 业(11462)
- 技术(10491)
- 管理(9676)
- 企(9497)
- 企业(9497)
- 济(8396)
- 经济(8395)
- 技术管理(5572)
- 教学(4921)
- 理论(4124)
- 方法(3849)
- 教育(3729)
- 学法(3348)
- 教学法(3348)
- 数学(3318)
- 数学方法(3277)
- 农(3174)
- 学理(3085)
- 学理论(3085)
- 中国(2689)
- 新技术(2551)
- 高新(2546)
- 高新技术(2546)
- 研究(2500)
- 农业(2383)
- 业经(1969)
- 学(1874)
- 贸(1607)
- 贸易(1607)
- 易(1590)
- 机构
- 学院(39563)
- 大学(37746)
- 研究(13738)
- 济(13574)
- 管理(13412)
- 经济(13199)
- 理学(11357)
- 理学院(11248)
- 管理学(10994)
- 管理学院(10929)
- 技术(9107)
- 科学(9092)
- 京(8347)
- 中国(8161)
- 农(8015)
- 业大(7392)
- 所(7289)
- 江(6904)
- 职业(6732)
- 研究所(6709)
- 农业(6367)
- 中心(5996)
- 范(5974)
- 师范(5896)
- 教育(5527)
- 北京(5335)
- 州(5276)
- 院(5101)
- 技术学院(5060)
- 职业技术(4988)
共检索到60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曾杰 翁启杰 汪炳根 陈玉培 黎明
在对西南桦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用途以及分布区较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主要对西南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西南桦人工林的关键在于选用适生种源 ,适时采种 ,正确处理和保存种子 ,种子必须低温 (10℃以下 )保存。造林最好用营养苗 ,7~ 8月播种 ,10月中~ 11月中将芽苗移入营养袋内继续培育 ,3~ 4月出圃造林。育苗基质要疏松 ,排水性能要好 ,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苗高 2 0~ 30 cm时出圃造林。在上年的 11~ 12月整地 ,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方式 ,穴要大(5 0 cm× 5 0 cm× 4 0 cm)。造林要适时 ,一般 3~ 4月 ,在干湿季明显的地区 ,7~...
关键词:
西南桦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周晓勤 王成洪
通过从陕西、山西、山东沾化、浙江义乌引进5个北方枣品种与溆浦鸡蛋枣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历经10年的引种、比对、筛选。从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晚熟、抗性强、产量高的山东沾化冬枣作为湘西南晚熟优质鲜食枣品种。进行了该品种的试验研究,并系统组装了冬枣在湘西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湘西南 冬枣引种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煌灿 尹光天 曾炳山 傅精钢 张伟良 张国
论述了黄藤的壮苗培育和造林技术、藤林的经营采收技术及经营黄藤林经济效益。23°30’N以南为黄藤适生栽培区,年均温20~24.5℃,极端低温大于一2.8℃,15C活动积温大于5800℃;年降雨量大于1200mm。适宜的立地:林内相对光照强度大于50%,土壤润湿,表土有机质含量大于2%,全氮大于0.1%,全磷大于0.01%,pH4.4~6.7。在15℃条件下,保持种子在29%的安全含水率的湿藏法,能有效保持种子活力6个月。黄藤造林的综合技术质量指标:1年生苗木的合格苗叶片数大于4.O片,苗高大于25cm,壮苗叶片数大于5.O片,苗高大于35cm;8年生藤林成丛株数大于13.O株,12年生藤林原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早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试区平均在1:4以上,最高试验小区可达1:12。选定的最优方案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施入尿素75g/m ̄2后,即刻覆盖竹叶30cm厚度。
关键词:
雷竹 地面覆盖 竹笋 早产 产量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刘跃钧
研究结果表明,马兰种子采收后在常温下贮藏的时间不宜超过7个月,利用常温贮藏的马兰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的最佳季节是种子采收后的第5~7个月即次年春季,平均出苗株数可达到364株.m-2。设施栽培全年可采收11次,平均每隔33 d采收1次,而露地栽培全年采收9~10次,平均每隔36~40 d采收1次,全年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 d。设施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平均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且设施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露地栽培的马兰茎叶较老、较粗、涩味重、可食率低。设施栽培年均净收入15.03元.m-2...
关键词:
马兰 人工栽培 设施栽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根有 金水虎 钱新标 吴家森 吴忠东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 ,对白花败酱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冬春时节搭建大棚有利于白花败酱的生长 ,提高产量。栽植密度以 2 5株·m-2 较适宜。施用复合肥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白花败酱产量。白花败酱生态适应性较强 ,适于人工栽培 ,露地栽种年产量达 39 2t·hm-2 。表 4参 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友斌 叶永印 Ibrahim
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对水稻旱种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播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与基肥施氮比例和播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播种密度一定和施氮水平较低时,氮肥应先满足中、后期群体之需要而作穗肥施用,基肥施氮比例不应超过50%;而在施氮水平较高时,氮肥施用应以基肥深施为主,基肥施氮比例应占总施氮量的72·5%右左,其余视苗情作穗肥施用较佳。选择生育期较短、高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是水稻旱种成攻的关键;选用适当的除草剂并进行有效除草是水稻旱种成攻的保证。
关键词:
二次回归旋转设计 播种密度 穗肥 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卫星 朱艳 田永超 姚霞 汤亮 刘小军 倪军
随着现代作物栽培学与新兴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作物栽培管理正从传统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向着定量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作物精确栽培技术即是将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作物栽培学,并对作物栽培学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感知、动态化模拟,从而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与精确化。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精确栽培技术体系,重点在作物栽培方案的定量设计、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监测、作物生产力的模拟预测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并在试验示范中实现了基于生产因子的作物栽培管理方案优化设计、基于光谱信息的作物生长指标监测诊断、基于生长过程的作物产量品质预测预报。作物精确栽培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鸣钿 蔡龙淼 苏迎平
水稻软盘育秧抛栽的效益及配套栽培技术福建省沙县农业局饶鸣钿蔡龙淼福建省三明市农技站苏迎平水稻利用塑料软盘育秧进行抛栽移植是一项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法。沙县1994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取得成功。1995年在双季早稻、再生稻、单季稻上示范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家国 张大学 张鸿
在四川盆地的春、夏旱常发区,秧苗受旱后不能及时移栽,严重影响水稻生产。通过模拟和实际受旱两种条件,研究了迟栽对秧苗及其本田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旱地培育长龄大苗秧的栽培技术对策,可显著增强秧龄弹性,早插增产,迟栽亦能获得较高产量,减轻灾害损失,变被动受旱减产为主动抗旱减灾增产。
关键词:
水稻,迟栽,秧龄弹性,旱育大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关键词:
珙桐,繁殖,栽培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蒋永祥 陈玉兰 董元华 田关森
通过对菜用大叶枸杞扦插繁育与生长习性的研究,总结了枸杞菜丰产栽培技术。大叶枸杞扦插以8cm长硬枝插条效果最好。枸杞菜生长受肥水影响最大,扦插前宜施足基肥,在每次采收后,施速效肥以补充肥力,以后每7~10d用3g·L-1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追肥。在夏季高温季节(日均温≥25℃)宜搭建荫棚,以防高温危害。枸杞菜在30~40cm高时采收,采收时茎基部留1.0~2.0cm,用以萌发更新。收获期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分期采收7次。11月下旬留种,用原畦留种或埋于土下越冬
关键词:
枸杞 绿色蔬菜 扦插 生长习性 促成栽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唐甸伟 刘杰
玉兰笋是以食用性笋为主的楠竹品种。自70年代从广东佛山引种海南,80年代末经科技人员与笋农的精心培育,艰苦摸索,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引发了玉兰笋经济开发的契机。90年代初,形成规模生产,玉兰笋产量逐年提高,海南省现有笋园达4000多公顷,食笋能自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开阳 蔡明历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了Ⅱ优 5 0 1的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 ,Ⅱ优 5 0 1作中稻栽培 ,具有生育期适中 ,较耐高温、穗大粒多和结实率高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大田有效分蘖期短 ,株型较好 ,生物产量、净同化率和经济产量高等特点。生产上宜采用每hm2 2 5 .6万穴 (11.7cm× 33 .3cm)的密度和促蘖保花法 ,培育带蘖壮秧 ,够苗晒田提高成穗率、确保足够穗数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Ⅱ优501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仿云
牡丹产业化发展受到了国内外重视,以种苗为主、盆花和切花为辅的3种商品形式已经形成.主要的生产栽培技术是由以优质种苗生产为目的的常规栽培、以盆花和切花生产为主的促进(抑制)栽培、以及以迅速扩大繁殖为目的的生物快速繁殖等三大技术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中种苗生产栽培技术、促成栽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生物快速繁殖技术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关键词:
牡丹 产业化 栽培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